何祥德
摘要:高中階段學生學習內容的呈現形式較為單一,在學習過程中難免會因為枯燥而失去興趣,最終導致影響學習的效果。而政治學科由于其特殊性,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引入時事政治教學,在幫助活躍課堂氣氛的同時,也能夠顯著提升學生理解問題、分析問題以及運用知識的能力,全面提升學生的學科素養。
關鍵詞:時事政治滲透教學;時事政治引入課堂;時代敏感性;綜合能力培養
中圖分類號:G633.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992-7711(2021)10-0037
一、高中政治教學時事政治滲透的可行性
政治學科學習的內容與我們的現實生活息息相關,采用一種較為概念化的方式來呈現我們生活中常見的事物以及事物的關系,因此,在政治教學中,教師就可以結合案例教學,將最新的時事新聞融入學生的政治課堂,同時結合相應的課本知識,讓學生在信息化的背景下更為深入透徹地理解課內所學到的知識,了解其使用范圍的廣闊性,培養正確的適應新時代的政治觀念。
二、高中政治時事政治融合教學的必要性
政治課程教學中理論知識所占的比例較大,學生需要理解掌握較多文字性的知識,長時間學生必然會感覺到枯燥與無聊,逐漸失去對政治學習的興趣。同時,政治教學大綱要求學生記憶的內容也較多,知識的邏輯性較強,學生單純依靠教師的講解以及自己的閱讀很難做到深入理解,死記硬背效率也很低。為了解決這些嚴重影響課堂教學效率的問題,采用融合時事政治的教學方式是很有必要的。例如,一些熱點事件,如公交車搶方向盤導致公交車墜江事故,學生就可以聯系到課本內部關于個人利益以及集體利益的問題,同時事發后運用相關的法律知識該如何評判這件事,相關的立法機關應該如何處理這一類事件等等。對于現如今熱點事件的分析,學生可以做到對知識的熟悉以及應用,不再需要死記硬背知識點,而是能夠將知識更加靈活生動地運用到生活中。
另外,政治課堂上進行時事熱點的分析,也能極大程度地激活課堂氛圍,為學生營造一種“踴躍回答問題,積極思考”的學習氛圍。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給學生展示出一個時事案例,引導學生從各個角度對其進行思考,同時讓有不同想法的學生與同學之間進行交流,學生在交流的過程中能夠發動自己的思想,且每一個學生對于知識的理解程度以及理解方向都是不同的,對于時事案例的分析也會從不同的角度進行,一件事情不能簡單地用對與錯來一概而論,而是需要學生從多個方面多個層次進行思考。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的思維能力以及氛圍是有限的,對于一個案例理解剖析很難做到全面深入,因此在課堂上引入的時事案例,不僅能夠讓學生之間互相學習與進步,同時教師也能夠在教學過程中發現自己思維的漏洞,找到自己在思考的過程中沒有想到的方向或者是沒有用過的知識,與學生一起進步。
三、時事政治教學滲透的具體措施
高中政治主要學習經濟、政治、哲學等幾大板塊,其涉及的知識與定理都距離學生的現實生活較遠,學生難以在生活中直接地感受并運用課內的知識。其講解的知識也較為晦澀難懂,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對知識機械地學習、記憶與運用,也無法達到教學大綱的要求。俗話說:“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在課堂教學之前,教師就可以采用時事案例引入教學的方式,選取與本節課內容相關的時事案例作為引導,讓學生首先對于新知識有一個初步的思考與認知,營造良好的學習與思考氛圍,同時吸引學生的探究興趣,引發學生對于本節課內容的好奇心。教學引入時也可以采取多種方式,圖片、視頻、音頻等呈現直觀的畫面。例如在講解經濟學的相關知識時,教師可以在課堂教學之前給學生播放一些典型企業的經營模式,展示現實生活中的企業是采用怎樣的模式來運營,讓學生初步了解相關知識例如國有企業與私人企業的區別,熟悉股票期貨等經濟學名詞,同時對于專有名詞有初步的記憶與思考。又比如在學習法律相關的知識時,教師就可以給學生展示生活中一些違反法律貼近生活的案例,讓學生分析案例中涉及的法律以及相應的懲罰措施。這不僅能夠讓學生對知識產生一定的理解與認知,同時也能對學生進行一定的思想道德教育。反例教學也是政治教學中經常會采取的一種教學模式,學生通過分析現實生活中觸犯法律的案例,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到我國的法律以及自己今后應該如何避免犯這樣的錯誤。這樣的時事案例分析,做到了在理論知識水平提高的基礎上對學生人品道德的塑造,真正實現了教育部門所提倡的“素質教學”。
通過時事案例的分析將學生引入本堂課的教學之后,教師就要開始結合時事案例進行課本知識的講解。在課堂講解結束之后,教師可以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對課堂剛開始所展示的時事案例進行再一次深入的剖析,并要求學生能夠結合本節課所學到的知識進行分析與論述,然后每個小組派出代表向大家展示小組的討論結果。在學生展示的過程中,教師就要注重學生思辨能力的培養,觀察學生在講解過程中能否做到有理有據,先提出自己的觀點與看法,然后再從不同的方面進行論述,每一個觀點都要搭配課內知識作為論據,最后再進行總結。學生在表達過程中,正是向教師在展示自己的學習成果,同時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思維辨別能力都得到了鍛煉與提升,政治教學的課堂教學效率也能得到極大的提高。
教師也可以發現學生對于時事案例的理解程度以及對于課本內知識的結合程度,同時對自己的教學成果進行檢測與反思,如果學生表達過程中出現較多問題,教師就需要反思是否是自己選取的時事案例與課內知識的聯系過少,或者是知識講解得過快學生無法吸收等等。
政治教學要具有強烈的時代性質,政治教師也需要做到與時俱進。在教學過程中引入當今社會的熱點問題作為課堂上探究的問題,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產生一種學習的興趣以及好奇心,產生解決問題的欲望,激發學生的內驅力。同時,中學生也需要做到關心時事,了解時事,對國內外的大事都具有一定程度的了解與思考,還要具備一定的時事敏感性,能夠對當下時事熱點提出自己的想法與見解,從而能夠樹立正確積極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全面提高綜合素養,實現“素質教學”。
(作者單位:安徽省霍邱縣第一中學237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