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搖洲
摘要:課堂教學是教學的重要環節之一,因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至關重要。要提高課堂教學一是了解學生學習物理的困惑,二是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三是提供討論交流的平臺。
關鍵詞:高中物理;高效課堂;解題習慣;題后反思;學生展示
中圖分類號:G633.7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992-7711(2021)10-0125
要提高高中物理課堂教學的效率,首先必須對高中物理課程有深刻的理解,其次必須對高中學生的學習能力、心理特征有準確的把握。據調查,學生學習物理有以下幾點困惑:1.在讀題時常受思維定式的影響,題目看到一半,就急于斷定是什么問題,結果遺漏了題中的已知條件、隱含條件和臨界條件,跳入了命題者設計的陷阱中;2.知道物理模型,但題目換一種樣子或者變化情境就看不出題目的意思;3.未熟練掌握解題方法,有時一類題看過一遍解題過程,記住了,然后過幾天再做就又不會了;4.聽教師講很容易,自己卻無從下手。
一、從例題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解題習慣
高中物理的難點在于是一門思考性、邏輯性、前沿性很強的學科,學生邏輯思維能力培養的落腳點在于解決物理問題。高中學生物理解題能力的培養,需要教師在課堂上多次示范,學生加以不斷訓練、總結。若不通過教師有效的引導,大部分高中生解答物理題是比較盲目的,常常發生在課堂上聽得懂,課后完成作業時卻無從下手。因而教師在物理課堂教學的過程中,除親自示范解題外,更主要的是進行讀題、構建物理模型、分析物理過程的習慣培養。
比如,解決高中物理問題的一般步驟是四步:第一步明確研究對象,且分析研究對象的運動狀態,第二步分析研究對象受力,第三步根據物理定律列方程,第四步求解作答(檢查)。其中的每一步都是至關重要的,切忌跳步。
以傳送帶為例:如圖所示,水平傳送帶以4m/s的速度運動,傳送帶長AB=10m,今將一工件輕輕地放在其左端,工件被帶動,傳送到右端,已知工件與傳送帶間的動摩擦因數μ=0.2,g=10 m/s2。試求:1.工件開始時的加速度a;
2.求工件做勻加速直線運動的時間;
3.工件由傳送帶左端運動到右端的時間t。
分析:第一步,研究對象是工件。第二步,運動情況是傳送帶運動,工件剛開始的狀態是靜止,這時傳送帶帶動工件運動,受力情況是重力、支持力、向前的摩擦力。第三步,根據運動學公式和牛頓第二定律列方程。第四步,解方程。
解決本題的關鍵是通過比較工件和傳送帶的速度關系,判斷摩擦力的方向。
總之,解題習慣的培養是為了解題少走彎路,明確方向。良好的學習習慣養成后,面對簡單的題目可以輕松解答,面對有一定難度的題目可以展開思路分析。因此,要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關鍵是對學生解題習慣的培養。
二、讓學生養成題后反思的習慣
一位哲人說:“開始是我們創造習慣,后來是習慣制造我們?!苯處煹姆此夹越虒W習慣能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學生的反思性學習習慣養成之后能更有效地提高學習效率?!白鲱}千萬道,解后拋九霄”是難以達到提高解題能力、發展思維的目的的。如果善于在解題之后反思,進行方法的歸類、規律的小結、技巧的揣摩,再進一步做一題多變、一題多問、一題多解,挖掘題目的深度和廣度,擴大題目的輻射面,那無疑對能力的提高和思維的發展大有裨益。
如講解上題后引導學生反思:1.若增大傳送帶的速度,工件就能更快地傳送到B處。求工件從A處傳送到B處的最短時間和傳送帶的最小速度。2.假如將工件改為煤塊,在傳送帶上留下的痕跡是多少?3.若工件是以一定的速度滑上傳送帶又可以分為幾種情況?4.若傳送帶的運行方向和工件滑上的方向相反呢?
通過本題教學,還應讓學生學以致用,學會遷移知識,如若傳送帶是傾斜的,還須比較重力分力和滑動摩擦力的大小關系,便于計算加速度的大小。
所以,一道題做完后,不要急于做下一題,要學會歸納,多問自己幾個為什么,如:完成本題關鍵是抓住了題中的什么條件,有哪些隱含條件,物體的運動過程是怎樣找到的,本題訓練了哪些知識點,運用了什么物理規律、定理。
三、課堂中留點空間讓學生展示
在課堂上教師講清楚一道題容易,學生在課堂上聽懂一題容易,但學生要講清楚一題就不容易。高效課堂中,強調學生的主動學習意識。要想讓學生的學習有主動性,教師在教學環節的設計中就要給學生一定的空間來表現自我,讓他們在學習中有樂趣、有主動性。
讓學生展示,可以讓學生理清聽課思路,現學現用,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課堂上教師經常提出一些問題,讓學生在思考中和辯論中展示自我。
讓學困生來解答一些簡單的題目,可以幫助其樹立自信。中等難度的題或稍難的題讓學優生解答,又能激發學優生的求知欲??傊?,課堂上要努力為不同類型的學生創造更多的機會和條件,多給予他們展示的空間。讓他們從點滴的進步中,感受成功的喜悅,進一步樹立自信心。如:上題的三個問題,學生學完牛頓運動定律后就不易于解答了,可以讓三位學生將過程寫在黑板上,然后由教師點評。教師要及時肯定他們,讓他們認識到“我能行”,克服自卑的心理。
通過展示,教師可以及時了解學生對本節知識的學困之處。沒有學透的知識,可以通過臨時創設問題,通過小組探究、教師的精講,來進行歸納并總結提升。
高效課堂的本質是讓學生愿意學習、學會學習,同時形成自學能力和探究能力,為學生走向社會奠定基礎。唯有敢于把課堂還給學生,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經歷”并且積累“經驗”,學習的過程才充滿生命的律動,因律動而感動,因情感的介入而生動和靈動。這才是教學的最高境界,這才會讓教師感到教育的神奇魅力。
參考文獻:
[1]曾福田.以學習任務單驅動教學,實現高效課堂:《等腰三角形專題復習》案例及思考[J].初中數學教與學,2011(14):35-38.
[2]周作華.淺談高效課堂中如何培養學生主動參與課堂教學[J].語數外學習:高中數學教學(中),2012(12):28-28.
[3]周作華.淺談高效課堂中如何培養學生主動參與課堂教學[J].語數外學習:高中數學教學(中),2012(12):28-28.
(作者單位:福建省龍巖市上杭縣第五中學36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