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帥文 王若塵
摘要:筆者以核心素養為理論基礎,依托2020年秋浙江省即將實施的高中英語新教材必修第一冊第三單元的閱讀教學內容,探究如何在教學過程中實現核心素養四個方面的有機融合發展。筆者認為,閱讀教學應以思維為引領,以深度文本解讀為基石,以語言能力和學習能力的提升為目標,并在閱讀過程中形成積極的文化意識。
關鍵詞:核心素養;英語學科核心素養;閱讀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2.0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992-7711(2021)10-0123
一、引言
人不學,不知義,但“學什么”“培養什么樣的人”以及“如何落實教育育人的本質”一直是教育界普遍討論的主要問題。2014年教育部印發《關于全面深化課程改革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意見》,提出將制定出各學段學生發展核心素養體系,把核心素養落實到各學科教學中。我國對核心素養的研究仍處于萌芽發展階段,對核心素養的概念尚未有一個廣泛接受的定義,但它所蘊含的以人為本和回歸教育“育人”本質的思想是被教育界普遍認可的(程曉堂、趙思奇,2016)。
二、從核心素養視角看英語閱讀教學
《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年版)將英語學科核心素養歸納為四個方面:語言能力、文化意識、思維品質和學習能力。以核心素養為指導的教學首先應設計主題引導下的內容教學(王薔,2015)。其次,提高文本解讀能力。有效的閱讀教學取決于教師文本解讀的層次,這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體驗和學習成效。再次,培養學生思維品質,提高學生英語閱讀品格。最后,創新閱讀教學方法,力求教學設計的情景化。教師應創新教學方法,設計情景化有層次的學習活動,發展多維度的教學方式。
三、核心素養指導下閱讀教學的設計思路與步驟
在此,筆者以英語核心素養為理論基礎,依托《普通高中教科書英語》必修第一冊(浙江省2020年即將開始使用的新教材,以下簡稱新教材)Unit3 Reading and thinking: Living legends的閱讀教學內容,嘗試“以主題和內容為主線、以語言為暗線設計教學活動和教學環節。學生在理解語篇內容、探究語篇主題意義的過程中體驗語言的使用,感知語言的結構,嘗試運用所學語言”(程曉堂,2018),在閱讀中實現核心素養各方面的有機融合發展。
1.探究主題意義,明確教學目標
本單元的主題語境屬于《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年版)》提供的“人與社會”下的“體育與健康、體育精神”,涉及的話題是“Living Legends of sports——體育界的傳奇人物”。學生通過閱讀不同的語篇所涉及的具體人物和事例,首先獲取榜樣人物成功秘訣的相關信息,探索榜樣人物之所以成為傳奇的原因,其次體會體育精神,再分析榜樣人物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感受他們對社會的貢獻,逐漸形成自己的人生目標和價值定位。這就是本話題下主題意義探究的主線。基于此,本堂課的教學目標確定如表1所示。
2.深度解讀文本,發展學習能力
閱讀教學應以語篇為載體,在理解和表達語言的實踐活動中,通過分析、感知、預測等思維活動,提升學生的語言能力,發展學習能力。新教材必修第一冊Unit 3 Reading and thinking: Living legends一文是一篇介紹體育界的傳奇人物郎平和喬丹的文章,整體結構緊湊,主線清晰。語篇的導入段落,作者給Living Legends設定了兩個標準:(1)Athletes who are masters in their sports;(2)Set good exam? ples for others。如果引導學生帶著這兩個評判標準去閱讀人物介紹的兩個主體語篇,篇章結構就會非常清晰。教師帶領學生在梳理語篇一內容的基本框架后,再通過問題鏈的設計引導學生通過對語言的理解和表達,體會郎平所具有的體育精神。通過設計具有縝密邏輯的問題鏈,使整個閱讀學習的過程層層遞進,幫助學生將語言、思維和文化相融合,進一步促進學生對主題意義的理解。教學設計如表2所示。
語篇二介紹了著名NBA球星邁克喬丹,由于第一個語篇教師已經給學生做了解讀示范,第二篇的解讀可以讓學生自主探索,根據“Living Legends”的兩個標準去劃分和歸納,發現文本的內在邏輯結構,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學習能力。同時可引導學生關注語言層面的細節描述,讓學生充分感知篇章語言形式和內容表達的融合。具體的教學設計如表3。
3.加深文化體驗,形成文化理解
只有當學生在閱讀過程中有了深刻的文化體驗和認知,圍繞主題的理解和表達才會呈現出更多彩的思維活動和深刻的思考力,才能發展英語學科核心素養。因此,本節閱讀課在學生深度理解文本的基礎上,教師應進一步引導學生理解體育精神,深化主題意義,加強德育浸潤,進行遷移創新。教學設計如表4所示。
4.分析語篇重難點,提升語言能力
基于主題意義探究的英語教學設計應依托語篇,輔之以聚焦語言知識學習的教學思路(程曉堂,2018)。教師應分析語篇的重點、難點和表達特點,確定每節課的語言提升點,以學生語言能力的逐步提升為教學的核心任務,在前期教學過程中為學生搭好語言支架,在鞏固環節創設遷移創新類活動平臺,確保學生可以地道、準確地輸出語言。本節課由于在前期學習語篇中語言支架和結構支架都已搭好,讓學生介紹自己心目中的“Living Legends of Sports”就會水到渠成。基于此,教學重難點如表5所示,遷移創新環節的教學設計如表6所示。
四、結語
基于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教育理念不僅重視學生的全面發展,而且對于學生人文情懷、創新意識、社會責任等各方面素質的提升都有重要的導向作用。高中英語閱讀課應在教師綜合分析學情的基礎上,以思維做引領,以深度的文本解讀為基石,提升學生的語言能力和學習能力,并在學習過程中促進學生形成健康積極的價值觀,通過教學使學科核心素養真正落到實處,實現學生綜合素質的有效提升。
參考文獻:
[1]教育部.教育部關于全面深化課程改革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意見[Z].2014.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 files/moe/s7054/201404/167226.html.
[2]程曉堂,趙思奇.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實質內涵[J].課程·教材·教法,2016(5):79-86.
[3]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4]王薔.從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到英語學科核心素養——高中英語課程改革的新挑戰[J].2015(16):6-7.
[5]劉道義.談英語學科素養——思維品質[J].課程·教材·教法,2018(8):80-85.
[6]柳夕浪.教學評價的有效突破——首屆基礎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評析之五[J].人民教育,2014c(23):32-35.
[7]程曉堂.關于主題意義探究的英語教學理念與實踐[J].中小學外語教學(中學篇),2018(10):1-7.
(作者單位:①浙江省天臺縣天臺育英中學317200;②浙江省天臺縣教育局教研室317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