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建英
摘要:在新時代背景下,教師給學生講授語文知識時要樹立全新的教學思想,創新教學方式和手段,這樣才能提高語文教學的效果。文章主要是對新時代背景下語文課程高效教學策略進行研究,希望能給教育者提供一些借鑒。
關鍵詞:新時代背景;語文課程;高效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3.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992-7711(2021)10-0043
在新課改的背景下,教師在給學生講授語文知識時,應該注重提升學生的閱讀理解和分析等全方位的能力。在中學語文知識的講授中,教師要精心給學生安排語文知識,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以積極良好的心態融入語文課堂,調動學生的語文思維,讓學生對所學的知識產生透徹的見解。教師在更新教學思想時,要注重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讓學生在課程中不斷摸索,突破思維定式,挖掘課程中蘊含的精神內涵,全方位提升學生的能力。
一、創設充滿趣味性的環節
中學階段的學生對新鮮事物存在著強烈的好奇心。教師在給學生講授語文知識時,應該從課文中蘊含的重難點知識著手,創設充滿趣味性的環節,調動學生學習的熱情,引導學生主動探究知識。教師在創設充滿趣味性的環節時,可以從以下幾方面開展。
1.設計有趣的導入環節,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在課堂剛開始的時候,可以用比較有趣的導入環節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引導學生對語文知識進行探究。比如,教師在給學生講授《壺口瀑布》的文章時,可以先給學生播放這篇文章的錄音,學生在聽到錄音后會有濃厚的學習興趣,會不斷對語文知識進行思考探究,這樣也能加快教學進程,實現教學目標。2.教師還可以將語文知識融入游戲中,提高學生學習的有效性。在新時代背景下,教師在給學生講授語文知識時,應該改變以往單一的教學方式,將游戲與課程中的知識整合起來,提高學生在游戲中的參與度,從而讓學生對所學的知識產生透徹的見解,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比如,教師在給學生講授生字詞時,可以借助你問我答的游戲,加強學生與學生的互動交流,讓學生在活躍的課堂氛圍中不斷調動語文思維,這樣可以提高學生的記憶力。由此可見,教師借助游戲環節,可以讓學生感受到語文知識的趣味性,讓學生在自主學習中豐富語文知識面,從全方位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
二、提升學生的質疑和思維能力
質疑能力是學生創新能力發展的前提,借助質疑,學生可以對知識進行深層次探究,運用所學的知識對知識進行探究,新學的知識與已經掌握的知識聯系起來,從而讓學生對所學的知識產生透徹的理解。[1]教師在提升學生的質疑能力時,應該給予學生思考的空間,讓學生先閱讀文章中的主要內容,在閱讀的過程中將自己不理解的地方標記出來,并通過反復閱讀的形式找到問題的答案。學生經歷提出和解決問題的過程,可以找到清晰的解題思路,感受到文章傳達的本質。在語文知識的講授中,教師要激勵學生不斷提問,讓學生從多個層面對問題進行探究。在教師的肯定下,學生對知識進行積極思考,養成探究與思考的習慣,這樣可以鍛煉學生的語文思維,還能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三、鞏固學生所學的基礎知識
基礎知識是學生學習的重難點知識,學生只有具備扎實的基本功,才能不斷提升自己的學習能力。因此,教師在講授完語文知識后,可以借助練習加強學生學習的語文知識,提升學生學以致用的素養。教師在設計練習題時,首先應該注重習題的新穎度,激發學生對這些練習題的興趣,讓學生主動練習,提高學生學習的效果;其次,教師安排的習題應該呈現針對性,從學生的學習問題著手,讓學生在練習的過程中運用知識。學生解答習題,可以在課程中不斷地提高學習的有效性,還能扎實學生的基本功,為學生接下來的學習做好鋪墊,提高語文教學的效率。
四、組織學生參與豐富的實踐活動
實踐活動是課堂的延伸,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凸顯學生學習的主體性地位。教師在安排實踐活動的過程中,應該注重凸顯實踐活動的樂趣,提高學生在實踐活動中的參與度,讓學生將學到的知識充分運用出來,以便提升他們學以致用的能力。比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參與朗讀或者講故事的比賽等活動。借助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向學生傳授語文知識,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
五、以學生為主體開展教學
在新時代背景下,教師理應實施素質教育,即以學生為課程中的主體,激發學生的求知欲。為了激發學生的求知欲,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教師在給學生講授語文知識時,應該充分考量學生的學習需求以及語文知識,尊重學生的想象力,改革以往教學環境和方式。還原真實的情景,將文章轉變為生動形象的環境,激發學生的視覺和聽覺感受,讓學生有身臨其境的感受。
學生都是充滿感情的個體,課堂教學可以加強教師和學生的情感,只有在語文知識的講授中調動學生的情感,才能讓學生的學習充滿韻味,讓學生以積極樂觀的學習心態融入課堂。[2]教師要注重調動學生的情感因素,這樣能構建高效課堂。在語文知識的講授中,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加深學生的學習體驗,為學生營造輕松自由的學習情境,讓學生感受到語文知識的趣味性。首先,教師要尊重每個學生的個性,將微笑、信任帶到課堂中,與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讓學生尊重和信任教師;其次,教師可以用歌曲或者故事活躍課堂的氣氛,控制好課程進度,讓課程高潮迭起,調動學生學習的熱情。
六、結語
總之,教師構建中學教學高效課堂,應該加強對學生的引導,讓學生借助自主學習掌握課本中的知識,加深學生的學習感受。教師在給學生講授語文知識時,還應該注重基礎課堂,讓學生具備扎實的基本功,為學生深層次學習做好鋪墊,從全方位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實現高效教學目標,促進語文課程良好發展。
參考文獻:
[1]王云霞,劉茜.核心素養下中學語文高效課堂的研究[J].中國新通信,2019,21(3):187.
[2]閔玨英.轉變教學觀念,構建中學語文高效教學[J].內蒙古教育(職教版),2016(11):33.
(作者單位:廣西桂林市陽朔縣陽朔鎮第二中學541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