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忠志
乳腺癌作為全球女性的惡性腫瘤之首,手術是乳腺癌的重要治療方法之一。然而手術后也帶來了不少新的困擾,包括活動受限、上肢水腫、心理壓力、手術區域的美觀等,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對患者而言,想要徹底戰勝乳腺癌,術后的康復,確保疾病不再復發,是另一場漫長戰斗的起點。
康復包括生理功能的恢復、心理狀態的調整以及社會活動能力的恢復。乳腺癌的康復治療就是在乳腺癌正規治療同時或結束后,幫助患者恢復機體生理功能、調整心理狀態,并且能夠回歸社會,正常生活。
1.循序漸進的患側上肢功能鍛煉
功能鍛煉對恢復患者肩關節功能和消除手臂水腫至關重要,但必須嚴格遵守循序漸進的順序,不可隨意提前,以免影響傷口的愈合。
循序漸進方法:
(1)術后1~2天,練習握拳、伸指、屈腕。
(2)術后3~4天,前臂伸屈運動。
(3)術后5~7天,患側的手摸對側肩、同側耳朵(可用健肢托患肢)。
(4)術后8~10天,練習肩關節抬高、伸直、屈曲至90°。
(5)術后10天后,手指爬墻運動及上肢牽引器械鍛煉。
功能鍛煉的達標要求是:2周內患側上臂能伸直、抬高繞過頭頂摸到對側耳朵。達標后仍要繼續進行功能鍛煉。術后7天內限制肩關節外展。嚴重皮瓣壞死者,術后2周內避免大幅度運動。皮下積液或術后1周引流液超過50毫升時應減少練習次數及肩關節活動幅度(限制外展)。植皮及行背闊肌皮瓣乳房重建術后要推遲肩關節運動。
2.預防或減輕上肢水腫
乳腺癌相關淋巴水腫發病率為2%~65%,80%的水腫初次出現在術后2年內,且發生后給患者的生活帶來極大不便,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和心理健康。淋巴水腫是一種終生的慢性疾病,一旦發生,只能緩解,不能根治,因此預防是關鍵。
具體辦法:
(1)預防感染:保持患側皮膚清潔;不宜在患肢手臂進行有創性的操作,例如抽血、輸液等;洗滌時戴寬松手套,避免長時間接觸有刺激性的洗滌液;避免蚊蟲叮咬;衣著、佩戴首飾或手表時一定要寬松。
(2)避免高溫環境:避免燙傷;患側手臂不要熱敷,沐浴時水溫不要過高;避免強光照射和高溫環境。
(3)避免負重:避免提、拉、推過重的物品,避免從事重體力勞動或較劇烈的體育活動。
(4)其他:盡快恢復手臂功能,乘坐飛機時戴彈力袖套。
(5)淋巴水腫的自我護理方法:輕度或中度淋巴水腫可抬高手臂,沿淋巴走向自下而上向心性按摩,做手臂功能恢復訓練,戴彈力袖套;重度淋巴水腫可戴彈力袖套或進行物理治療。如手臂出現變紅或異常硬等癥狀,抑或水腫嚴重時應考慮有感染發生,應抗感染及對癥處理。
3.營養和運動
乳腺癌疾病本身的進展或治療期間的不良反應均有可能導致患者營養不良,而飲食過剩造成超重,也是乳腺癌患者康復期所面臨的問題之一。癌癥患者同時也是第二原發癌癥、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骨質疏松癥的高危人群,合理的營養、健康的生活方式在乳腺癌患者康復期顯得尤為重要。維持健康的體重,充足的體力活動以及健康的飲食,可以降低疾病復發風險。另外需要注意的生活方式包括戒煙、戒酒、規律作息等。
飲食營養
目前尚沒有證據證明某一類食品及飲食與乳腺癌的復發或轉移相關。
美國癌癥學會主要推薦的是富含水果、蔬菜、粗糧和豆制品的飲食。美國的公共衛生組織推薦成人每天至少喝2~3杯蔬菜汁,1~2杯水果汁。一些觀察性研究,乳腺癌存活者的蔬菜和粗糧攝入量高,總體死亡率可降低43%。
不推薦隨意添加膳食補充劑(如多種維生素)。需要禁忌蜂膠、蜂王漿等保健品。
運動
康復期應選擇一項適合自己并能堅持的有氧運動。推薦進行有規律的鍛煉,每周至少150分鐘的中等強度鍛煉,每周2次的力量訓練。可向患者推薦的運動有快走、騎車、游泳、打太極拳以及有氧舞蹈等。
均衡飲食及有氧運動可增強人體免疫力、有效減輕精神壓力、改善睡眠、緩解由癌癥及對其治療而引起的疲勞癥狀,增加人體對疾病的抵抗能力。
4.生育指導
目前沒有證據顯示生育會影響乳腺癌患者的預后,但在選擇是否生育,以及何時生育時必須充分考慮疾病復發的風險和治療對后代的影響。以下情況可考慮生育:
(1)乳腺原位癌患者手術和放療結束后。
(2)淋巴結陰性的乳腺浸潤性癌患者手術后2年。
(3)淋巴結陽性的乳腺浸潤性癌患者手術后5年。
(4)需要輔助內分泌治療的患者,在受孕前3個月停止內分泌治療(例如諾雷得、三苯氧胺),直至生育后哺乳結束,再繼續內分泌治療。
5.術后復查
手術后的及時復查是評估疾病是否復發轉移、及時發現新問題的重要方式。
復查的時間主要為:2年內每3個月復查1次;3~5年每6個月復查一次;第6年開始,每年復查1次。復查內容包括:物理檢查、影像學檢查、血常規、生化和腫瘤標志物檢查等。
除以上的常規檢查外,在身體出現一些異常時應及時就診,包括癥狀惡化,如疼痛及呼吸困難;體重減輕和體力的下降;日常的其余檢查發現的異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