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紅英(杭州市紅十字會醫院營養科主任)

中國營養學會日前發布報告指出,以多蔬菜水果、多魚蝦水產品、烹調清淡少鹽等為主要特點的江南地區模式,可以作為東方健康膳食模式的代表。中國工程院院士寧光此前也特別點贊了“包郵區飲食”,并為其總結了六項特征。那么,江南飲食法的獨特優勢有哪些?學習這套飲食法可從哪些方面入手?
由于浙江、上海、江蘇一帶常被網友稱作“包郵區”,“江南飲食”因此又多了個俏皮的名字——“包郵區飲食”。
中國工程院院士寧光就曾特別點贊了“包郵區飲食”,并為其總結了食物豐富多樣、果蔬攝入量大、白肉比紅肉多、油鹽攝入量相對較少、烹飪手法以蒸煮為主和以植物油為主等六項特征。研究發現,“包郵區”飲食在營養結構上與地中海飲食相似,后者多年蟬聯全球最健康飲食模式。
相對于北方地區來說,江南盛產魚蝦和禽類,白肉是餐桌上的“常客”。此外,與川蜀等地區相比,江南地區飲食的口味相對清淡,推崇清蒸、白煮等相對低溫的烹調方式,用油也以菜籽油等植物油為主。
除了飲食精細講究外,江浙人還經常喝兩種“養生湯”——黃酒和綠茶。黃酒酒精含量低,有舒筋活血、美容等功效。綠茶則有降血糖、抗氧化等功效。江浙人在飲酒、飲茶中還有個優點值得借鑒——酒常飲但不過量,茶不濃但天天喝。中醫認為,黃酒性溫味辛,綠茶性涼,兩者一陰一陽,相輔相成。
那么,住在“江南水鄉”,按照平常的習慣吃就是健康飲食了?其實不然。推薦“江南飲食”,并不是說該地區的吃法都健康。比如,浙滬的居民除了喜歡甜點、飲料外,烹調時無論清蒸、炒菜還是煮湯,都愛加點糖提鮮。但糖吃多了會增加肥胖、糖尿病等風險,還會讓人老得更快。此外,雖然該地區居民飲食中鹽的使用量比北方少,但也超過了膳食指南推薦的人均日攝入量6克。
其他地區的人,如何在發揮“包郵區飲食”優勢的基礎上,讓自己的餐桌更健康?
多吃粗糧
建議每日主食量的三分之一選用粗糧,如小米、糙米、燕麥、藜麥、高粱米等。少吃一點油
比如一餐三個菜,建議一個清蒸,一個小炒,一個汆湯,這樣的烹調組合能有效控制烹調油的攝入。用白肉替代部分紅肉
每周食用紅肉不超過3次,并常以魚肉、雞肉等白肉替代紅肉。每天一把堅果、一袋奶
以普通的200毫升袋裝奶為例,每天至少喝一袋。堅果類食品雖然富含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但脂肪含量也高,不宜多吃,每日攝入10克左右為宜。烹飪方式多蒸煮少油炸
食物的營養價值不僅取決于食材本身,還取決于烹調方法。清蒸、涼拌、水煮的烹調方法可最大限度地保留食物的營養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