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金敏
東光縣人民醫院,河北 滄州 061600
剖宮產切口處異位妊娠屬于異位妊娠類型的一種,如果未進行及時的治療,會引發子宮破裂、腹腔出血等并發癥,對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脅。近幾年,在二孩政策全面開放的社會背景下,醫院內剖宮產率與日俱增,雖然在先進醫學技術的推動下,剖宮產手術已經日益走向成熟,但是手術創傷性較大,會出現較多的近期并發癥、遠期并發癥,剖宮產處子宮切口出異位妊娠作為并發癥的一種,會嚴重危害母嬰安全[1]。基于此,本文主要以我院近1年收錄的23例剖宮產處子宮切口妊娠患者作為研究樣本,探究該疾病的臨床特征以及診治策略,從而為相關人士提供有價值的參考,現將報道數據整理如下。
1.1一般資料 本文入選的病例樣本均符合資剖宮產切口處異位妊娠診斷標準,在收錄患者資料數據時,排除重大器質性病變、資料數據不完整、中途脫落實驗、不簽署知情同意書的患者數據。23例患者一般資料數據見表1,此次研究實驗的開展獲得了倫理委員會批準。

表1 患者一般資料分析
1.2方法 本文采用資料回顧性分析法,收集患者在入院后的癥狀表現以及診治策略。23例患者采用超聲檢查方案,在病情確診后首先用米非司酮進行保守治療,單次口服劑量為50mg,每隔12小時用藥1次,連續治療4天,之后在患者宮頸處注射1.2mg的結晶天花粉,每周測定患者β-HCG以及B超影響是否出現變化,如果患者的β-HCG有所下降,應該在患者肌肉內注射50mg的氨甲蝶呤。其次,在保守治療無效的情況下,需要開展全子宮切除手術[2]。
1.3統計學方法 借助SPSS.23處理本文資料,此次指標以計數資料、計量資料表示,分別開卡方檢驗、t檢驗,結果以百分比、±標準差表示。
2.1患者臨床表現分析 23例患者出現時間各異的停經史,且存在陰道流血以及尿HCG陽性的情況,數據詳情見表2。

表2 患者臨床表現分析
2.2患者超聲影像分析 經過超聲診斷,23例患者有16例患者在剖宮產切口處看見孕囊,另外7例可發現混合型團塊,且逐漸向子宮峽部肌層侵入,團塊內部血流豐富。23例患者經超聲檢查均無異常聲像。
2.3患者治療效果分析 23例患者經過保守治療以及手術切除治療,患者陰道流血等癥狀消失,且β-HCG轉陰,通過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患者超聲圖像恢復正常。
剖宮產切口處異位妊娠屬于罕見疾病,但是近幾年,隨著剖宮產率的增加,剖宮產切口處異位妊娠是子宮肌層妊娠的類型之一,受精卵在剖宮產切口處著床,會出現蛻膜缺損的情況,且子宮肌層內會有滋養細胞侵入。通過調查發現,剖宮產切口處異位妊娠會出現陰道不規則流血的情況,且血β-HCG數量會有所升高,如果病情不能得到診治,會使子宮基層受到絨毛滋養細胞浸潤,破壞患者的局部血管,增加陰道流血量[2]。診斷方面常采用B超診斷法,B超具有操作便利、可重復性操作創傷性小的優勢,因此深受患者的喜愛,通過B超檢查可以發現剖宮產切口處的子宮肌層內存在血流豐富的情況,且血β-HCG數值較高,極易出現疾病誤診為絨毛膜上皮癌,所以臨床應該加強疾病鑒別[3]。
治療剖宮產切口處異位妊娠首選保守治療方案,其中米非司酮屬于孕激素拮抗劑,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孕酮水平,使患者絨毛壞死,而結晶天花粉則可以將胎盤滋養層細胞殺死,阻斷血液循環,降低絨毛膜促性腺激素、雌二醇、孕酮的數值水平,聯合應用兩種藥物,可以有效降低β-HCG,從而有效改善患者的病情,縮小患者的病灶,但是如果在治療效果不顯著的情況下,需要加用氨甲蝶呤,從而進一步提高治療效果[4]。
綜上所述,剖宮產切口處異位妊娠會嚴重損害患者的機體健康,所以臨床需要掌握患者的疾病表征,為疾病治療提供診治依據。臨床在治療剖宮產切口處異位妊娠患者時,首選保守治療法,必要時開展子宮切除止血,從而在減輕患者機體損傷的同時,取得預期理想治療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