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必祥
摘 要:森林撫育能有效改善生態環境,提高光照時長,改善通風狀態,降低林木病蟲害的發生危害,也能起到早發現早預防的效果,所以森林撫育在森林健康成長過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該文分析了森林撫育對森林生態系統的影響,介紹了森林撫育技術,提出了加強森林撫育的策略,以供參考。
關鍵詞:森林撫育;森林生態系統;影響;對策
中圖分類號 S753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007-7731(2021)11-0062-02
環境變化將嚴重影響森林生態系統的狀況,在陸地生態系統中,林業是重要的一部分,是生命系統的重要支持,同時也是生態平衡的基礎條件。現如今,我國對生態系統問題加以重視,并有效地為一些地區提供全面的森林覆蓋。然而,目前與森林覆蓋有關的地理環境仍相對貧瘠,森林林分生長量還有待提升。因此,必須進一步開展森林撫育工作,改善森林的生態系統,不斷提升系統的平衡。
1 森林撫育的意義
森林撫育涵蓋了林木的生長過程和成熟過程,也被稱為林分撫育,涉及從植被開始到成熟的生長過程。其包涵各種技術措施,如松土除草可促進樹木生長,提高幼林的生存能力,調整森林面積的樹種結構,提高森林恢復能力。施肥、灌溉、排水、除去藤蔓、修枝、灌溉等可有效提高林木生長量。我國建立森林保護系統相對較晚,林業經營技術與先進國家相比仍存在一定的差距。但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特別是黨的十八大后,習近平總書記對生態文明建設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對如何更好地保護和培育森林資源,相關人員提出了措施和建議,但是根據現在的實際狀況來看,仍然有很多問題出現在此領域內,很多樹木由于與生長環境不匹配,不斷死亡。因此,一定要利用森林撫育技術不斷提升森林生態系統,調整森林管理的措施和方法。宣州區宛陵林場高立洪分場近幾年通過中央財政森林撫育項目,進行了中幼林撫育割灌除草、修枝,中齡林衛生伐、生長伐,共計完成了800萬hm2,有效地調整了林分密度,改善了林分生長環境,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2 森林撫育技術
2.1 幼林撫育
2.1.1 松土除草 松土可疏松表層土壤,減少水分蒸發,改善土壤的通氣性、透水性。除草主要清除與幼林競爭營養的各類雜草灌木。
2.1.2 修枝抹芽 修枝能提高木材材質,提高林木生長量,修除枯枝弱枝還能提高林木抗性,防止害蟲及腐朽病的發生蔓延。泡桐等頂端優勢弱的闊葉類樹木,抹去側芽,可有利于主干高生長。
2.1.3 灌溉排水 干旱地區,通過滴灌、霧灌等措施,可有效地提高造林成活率,促進林分生長和郁閉。雨季或低洼地、河灘地,通過開挖深溝,進行排水,可減少土壤過多水分,提高土壤溫度,避免林地積水成澇。
2.1.4 透光伐 針對林分密度過大,樹木受光不足,伐除部分妨礙主要樹木生長的灌木、藤蔓及霸王木,改善樹種的生長環境。
2.2 中齡林撫育
2.2.1 疏伐 伐除林分中生長過密和生長不良的林木,可進一步調整樹種結構,改善林分密度,促進保留木的生長。
2.2.2 衛生伐 伐除病害木、風折風倒木、雪壓木等,改善林內衛生狀況,促進保留林木生長。
2.3 近熟林撫育 在林分中確定樹種后,進一步開展生長伐可促進保留木的直徑生長,減少林分成熟時間。
3 森林撫育對森林生態系統的影響
森林撫育工作對森林生態系統會有著重大影響,主要包括林地土壤特征、森林樹分布結構、森林環境、預防自然災害以及動物繁殖的棲息地。
3.1 土壤特性 在森林撫育過程中,工作人員可以制定科學合理的撫育流程,從而增加土壤中的營養,改善土壤性能,減少土壤肥力損失。根據實際的研究報告表明,森林撫育工作不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森林資源不足的問題,還可以改變土壤的結構。通過一系列的森林撫育措施,可有效激活中的酶活性,讓其發揮作用。森林撫育后,土壤中的營養成分會得到提升,為森林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保障[2]。
3.2 改善林分,促進生長 通過撫育和采伐等方法,一個單元中植物數量會不斷改變,保持植物之間的距離在科學范圍內,減少樹木的數量,減少對土地營養的壓力,改善氣候和森林質量。保護森林,應不斷清除灌木;老樹木會阻礙新樹木的生長,導致森林生長面積不足,所以一定要予以清除;同時要保護森林中的各種植被,提高光合作用和通風質量,不斷提高森林保護水平。
3.3 森林環境 森林保護是保護森林環境的關鍵,因為保護森林本身可以有效地改善森林環境,它不僅可以改善森林生態系統,而且還會提升森林環境。使用護理機制分配樹狀結構,通過一系列的合理培育,可使森林結構發生改變,有助于提升和優化森林環境,不斷滿足樹木生長需求,提升生物多樣化。
3.4 為動物提供生存環境 森林撫育可以促進森林生態系統的健康發展,改善環境,并且還可以給森林中的小動物提供棲息地,保證生物多樣性。森林撫育為物種繁殖提供了保障,為環境平衡提供了可靠的自然資源,為人類和動物的和平共處作出了積極貢獻[3]。
4 加強森林撫育的對策建議
4.1 加強撫育手段和方式 森林生態系統的建立和維護需要進一步加強森林管理方法的研究和創新[4]。例如,優化森林樹木的結構,利用混合森林與多種樹木的配置來增加森林多樣性;通過提高抗病蟲害的能力加速新的樹木品種的培育,提高森林樹木的生存能力等。關于森林種植、森林開發和技術研究,必須從長期的、可持續的森林發展角度出發,以更科學、更有效率的長期利益作為目標,避免只考慮短期利益的解決方案。滿足森林資源開發和利用目標,實現環境、經濟和社會效益的協調可持續發展[5]。
4.2 儲備森林撫育人才 面對我國林業建設的現實情況,特別是森林、林業部門和相關企業的增加,需要加快林業人才資源儲備的步伐。一方面,注重培養年輕人才,建立科學、公正和有效的人才選拔機制,讓杰出的年輕人才得以成長。另一方面,林業部門與科研院校等部門建立合作關系,通過職業培訓,培訓一批高技能林業人才[6]。同時,第三方機構和部門可以對林業和維護項目提供某些優惠政策和補貼,并利用政策支持促進林業的發展和林業管理。鼓勵和引導越來越多年輕人投身于森林撫育和管理團隊建立森林撫育隊伍,不斷滿足森林撫育及管理工作的需求。
4.3 完善法律法規,增強意識 林業管理不僅是林業部門的責任,也是整個社會的責任。隨著全球環境的惡化,普通民眾必須充分認識到他們保護環境的責任,并積極參與保護森林的工作,以便在整個社會建立一個森林保護網絡[7]。為了實現這一目標,國家相關部門必須加快出臺管理森林的法律和法規,林業部積極與當地相關部門密切合作,制止各種違反林業的行為,并依法予以制裁。另一方面,國家應繼續提高公眾對保護森林的認識,在人們生活和工作的集中地區組織和開展各種宣傳活動,提高公眾對環境的認識。
5 結語
森林撫育應有效協調各部門,制定有效的森林生態計劃,允許在適當評估框架內進行科學合理性的林業活動。在特定的操作中,根據項目區域內森林的分布特征,再加上自然和社會條件,并根據項目的具體情況,采用分層管理的保護模式,建立一個具有針對性的安全系統等級制度和責任保護制度,簽署各級責任合同,共同完成所設定的任務。
參考文獻
[1]周新江,李哲,何振仲.森林撫育對森林生態系統的影響及對策探究[J].南方農業,2019,13(30):77,81.
[2]馬國慶.森林撫育對森林生態系統的影響分析[J].現代營銷(下旬刊),2016(02):125.
[3]李玉文,王新鵬.生態旅游對環境的影響及控制對策[J].東北林業大學學報,2017(06):63-65.
[4]趙建虎,裴源政.森林撫育對森林生態系統的影響[J].農業技術與裝備,2020(03):100-101.
[5]蔡章林,吳仲民.極端天氣事件對森林生態系統的影響[J].熱帶林業,2020,48(01):44-49,43.
[6]趙雅琳.森林培育中森林撫育間伐相關問題的研究與分析[J].現代農機,2021(02):55-56.
[7]秦天水,胡衛兵.中幼林撫育在森林培育中的重要性[J].農業開發與裝備,2021(02):235-236.
(責編:張宏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