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爾地·卡尤木
(新疆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 新疆烏魯木齊 830046)
健康的身體是每個人關心的問題,人的身體健康需要一定的健身運動。從廣義上看,健身是指促進人體健康,達到理想的生活狀態(tài)的一種行為方式。狹義上的健身指的是通過力量或有氧訓練等方式實現(xiàn)減脂、增肌、塑形等目的[1]。對大學生群體來說,體質強健是他們學業(yè)成功的前提,是一生中家庭幸福、事業(yè)有成的堅實基礎。大學生健身意識的培養(yǎng)是高校體育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衡量大學生是否成才的一個重要標準。高校通過對大學生健身意識的培養(yǎng),可以提升學生健康水平。健身運動能有效地增強大學生的身體素質,緩解各種學習與精神壓力。
《“健康中國2030”規(guī)劃綱要》中指出,推進健康中國的建設要突出解決好“婦女、兒童、老年人”等重點人群的健康問題。目前,在高校大學生中女大學生占相當多的比例。因高校大學生的學業(yè)繁忙和學習壓力大等原因,部分女大學生中存在健身意識不強和不重視長期健身運動的現(xiàn)象。部分女大學生除了參加每周的體育課之外,課余時間幾乎不參加其他健身活動。這給女大學生身心健康帶來了一定的負面影響,部分女大學生中出現(xiàn)身體素質不好,達不到學校體育測試要求的情況。
增強大學生體質、提高健康水平、培養(yǎng)終生體育意識與主動參與體育鍛煉的行為習慣是體質健康與學校體育研究的中心課題[2]。關于女大學生健身方面,王翠翠、余劉勤、張靜(2016)的研究結果顯示,多數(shù)女大學生選擇健身的原因是減肥塑身,愛美之心使她們注重自己的外表和身材[3]。大學生未養(yǎng)成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高校對健身跑項目的重視程度不夠和體育課程設置不合理等是制約大學生健身鍛煉的因素[4]。由于女大學生的愛美心理,女大學生比較喜歡健美操運動。大眾健美操是一種新興的運動項目,是我國高校體育課和體育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5]。研究者提出長期進行大眾健美操健身鍛煉,可以起到塑形的作用,有利于保持良好的體型[6]。
在強調高校重視與促進大學生全面發(fā)展的背景下,了解女大學生健身觀念和健身現(xiàn)狀,找到影響健身活動的阻礙因素,對女大學生加強健身教育來說具有一定的研究意義。該文對新疆烏魯木齊市某高校女大學生健身現(xiàn)狀進行調查,在調查資料的分析基礎上研究了女大學生健身動機、健身特點和影響因素。
該文研究對象是新疆烏魯木齊市某高校一年級至四年級的在校本科生。研究方法上采用問卷調查法和訪談法。該文用問卷調查法來收集資料,問卷通過網(wǎng)上發(fā)放給選取的女大學生,共發(fā)放了215份問卷,有效問卷200份,問卷有效回收率為93%,研究結果用SPSS17.0 來進行分析。為了更深入了解烏魯木齊市某高校女大學生的健身意識與健身現(xiàn)狀,該文通過訪談法對堅持健身鍛煉的6名女大學生進行了訪談,深入了解她們對健身運動的認識、態(tài)度和學校在健身運動方面的條件等內容。該文調查時間為2020年2月15日至3月15日之間。
人的思想觀念決定人的實際行為。如果大學生沒有正確的健身意識,肯定會沒有具體的健身行為。從表1可以看出,參與調查的女大學生中,選擇健身運動“很重要”的占45%,“重要”的占46%。可以看出大部分女大學生認識到了健身運動對個人身心健康的重要性。她們對健身有了主觀的認可,認識到了健身運動是她們身心健康的基礎。只有7.5%女大學生選擇“一般”,1.5%的女大學生認為“不重要”。

表1 對待健身活動的重要性
健康的身體是學生取得良好成就的基礎,如果大學生身體素質不好,肯定會影響學生的日常學習。從表2 可以看出,調查對象中對自己身體素質滿意的人數(shù)占了24%,基本滿意的人數(shù)占了57.5%,不滿意的人數(shù)占了18.5%。可以看出81.5%女大學生對自己的身體素質滿意。但是,18.5%的調查對象對自己身體素質不滿意。

表2 對自己身體素質的滿意度
喜歡度調節(jié)著主體對體育項目或參與的行為選擇和行為反應,影響著體育學習和鍛煉的效果和效率[7]。從表3可以看出,女大學生中“非常喜歡”健身的人數(shù)占36.5%,“喜歡”健身的人數(shù)占41%。總體上看,參與調查的女大學生對健身的喜歡度比較高,態(tài)度積極,對健身有較高的主觀認識。選擇“一般”和“不喜歡”健身的人數(shù)分別占了21.5%和1%,這一小部分女大學生對健身沒有興趣,這也可能是她們沒有健身意識或愛好的原因。

表3 對健身的喜歡度

表4 參加健身活動的動機
健身動機是推動大學生健身活動的心理動因或內部動力。健身動機不僅能夠激活大學生健身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而且對大學生的活動具有激勵與強化作用。女大學生參加體育活動的動機主要是來自于自身的生理、心理及學校體育課程等方面的需求。調查顯示,女大學生參加健身活動的動機方面,選擇“減肥塑身”的占51%,“增強體質”的占26%,“體能測試達標”的占13%,“放松心情,緩解壓力”的占6%,“認識更多朋友”的占4%。調查表明,她們比較深刻地認識到體育健身活動對促進女大學生體形健美、身心健康的作用。
調查結果表明(見表5),20%的女大學生通過學校體育課的途徑參加健身活動,7.5%的女大學生以社團活動的途徑參加健身活動,18.5%的女大學生以健身房的途徑參加健身活動,48.5%的女大學生以自主鍛煉的途徑參加健身活動,選擇其他途經(jīng)的女大學生占了5.5%。可以看出,48.5%的女大學生具有自主鍛煉的意識。

表5 參加健身活動的途徑
調查結果顯示,該校女大學生在健身活動項目的選擇上選擇人數(shù)最多的排序是跑步、瑜伽、健美操、力量訓練、舞蹈。跑步、瑜伽、健美操等項目深受女大學生的青睞。跑步、瑜伽、健美操等項目具有對場地要求不高、動作優(yōu)美等特點,是女大學生在參加健身活動時優(yōu)先的選擇。這種情況可以反映出女大學生的特質,她們比男生更注重體育活動中對身體美、娛樂休閑、時髦項目的追求。
健身場地是健身活動的必要條件,合適的健身場所是女大學生參加健身活動的基礎。調查案結果顯示(見表6),35.5%的女大學生選擇在學校運動場進行健身活動,29%的女大學生選擇在校外健身房參加健身活動,因為健身房器材比較齊全,健身方式也不受限制,這能給女大學生提供比學校更好的健身條件,25%的女大學生選擇在宿舍進行健身活動,10.5%選擇在其他地方進行健身活動。可以看出,多數(shù)大學生選擇出行方便在校內運動場參加健身活動。經(jīng)過訪談,有女大學生表示,校內沒有健身房,只能在學校運動場上進行健身活動,建議學校校園里開設健身房。

表6 參加健身活動的場地選擇
從表7可以看出,女大學生課外時間的安排上,選擇課外時間健身的人數(shù)占了32.5%,選擇學習的人數(shù)占了15.5%,上網(wǎng)或打游戲的人數(shù)占了17.5%,逛街的人占了12%,休息的人數(shù)占了18.5%,其他占了4%。可以看出,利用課外時間健身的女大學生人數(shù)還是不多。學校可以利用學生的課外時間多組織一些健身娛樂相關活動,結合娛樂與健身來提高女大學生參加健身活動的積極性。

表7 課外時間的安排

表8 每周參加健身活動的次數(shù)

表9 參加健身活動的時間段
女大學生參加健身活動的意義不能只停留在態(tài)度、理解和認識上,更重要的是要投身于體育健身實際活動。大學生每周參加體育健身活動的次數(shù)來可以評價大學生體育行為的表現(xiàn)。女大學生在每周內參加健身活動的次數(shù)中可以看出她們是否有良好的健身意識和習慣。這次調查結果表明,女大學生參加體育活動的實際行為不太樂觀。從表8可以看出,每周參加1~2次健身活動的女大學生人數(shù)占了39.5%,每周參加3~4次健身活動的人數(shù)占了35%,4次以上的人數(shù)占了15.5%,0次的人數(shù)占了10%。這說明女大學生中有相當數(shù)量的人自覺參加健身活動的意識不太強,課外健身時間較少。
從9可以看出,44%的女大學生選擇在晚上參加健身活動,21%的女大學生選擇在下午參加健身活動,20.5%的女大學生早上參加健身活動,14.5%的女大學生選擇在任意時間參加健身活動。可以看出,多數(shù)女大學生選擇在晚上參加健身活動。
人的全面發(fā)展包括德智體美勞等方面的平衡發(fā)展,健康的身體是人的全面發(fā)展的前提。人的意識和思想觀念支配人的行為。調查中可以看到,女大學生中不喜歡健身,甚至每周一次也不參加健身的學生數(shù)量占一定的比例。高校學習壓力大,學習任務繁重。如果女大學生沒有抓好健身,可能影響她們的身心健康和學業(yè)成就。加強健身鍛煉可以提高人的身體素質,可以提高免疫力和記憶力。健康的身體是大學生學好專業(yè)知識的基礎。如果沒有抓好身體鍛煉,會影響人的身體健康。調查中對健身意義認為“一般”和“不重要”的女大學生占9%。對學校舉辦的體育活動不參加的女大學生占21%。可以看出,該校還是有一定數(shù)量的女大學生對體育鍛煉意義的認識不夠深入。
校內運動場所和健身設備也影響女大學生的健身意識和健身習慣。調查結果顯示,30.5%的女大學生滿意學校的運動設施和開放情況,43.5%的女大學生表示基本滿意,21%的女大學生表示不滿意,5%的女大學生表示無所謂。訪談中女大學生們希望學校健身條件方面要進一步改善,創(chuàng)造良好的健身條件。調查結果表明,59%的女大學生希望學校改善運動場地,68.5%的希望學校在器材方面做好改進。36.5%的學生認為健身方面受到場地和器材的限制。調查說明學校運動設施和開放情況在促進女大學生健身方面還是有一定的作用,改善健身條件可以給女大學生們營造良好的健身環(huán)境。
體育課是女大學生參加健身運動的重要途徑和掌握自主鍛煉知識的基礎。調查結果表明,20%的女大學生通過學校體育課的途徑參加健身活動,48.5%的女大學生以自主鍛煉的途徑參加健身活動。體育課程內容要著重培養(yǎng)學生體育愛好和自己獨立健身的能力,同時要充分考慮現(xiàn)代女大學生的追美需求,課程內容中要適當增加相關內容。40.5%的女大學生希望學校在體育課程方面做些改善,要提高體育課內容的多樣性,不斷提高她們對體育課的熱情與積極性。
馬克思主義人的全面發(fā)展理論認為,人在德智體美勞等方面要全面發(fā)展。高校要通過體育教育來提高女大學生的健身認識,增強健身意識,讓女大學生深刻理解健康的身體是學好專業(yè)知識的前提,健身鍛煉對人的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義。如果女大學生沒有做好健身,會影響她們的身心健康和學業(yè)成就。通過體育課程給女大學生灌輸“健康第一”的體育思想。
2016年國務院印發(fā)的《“健康中國2030”規(guī)劃綱要》提出,要廣泛開展全民健身運動,繼續(xù)制訂實施全民健身計劃,普及科學健身知識和健身方法,推動全民健身生活化。缺乏專門指導和缺乏科學的鍛煉知識也是影響女大學生健身活動的重要因素。高校要結合國家《“健康中國2030”規(guī)劃綱要》和《體育強國建設綱要》的要求,培養(yǎng)大學生健身意識和健身習慣,充分發(fā)揮現(xiàn)代媒體的積極作用,可以用新媒體來宣傳關于健身的相關知識和推廣科學有效的多種健身方法。高校通過體育教育讓學生掌握科學鍛煉身體的理論和運動項目技能,著重培養(yǎng)女大學生對體育的興趣和經(jīng)常進行體育鍛煉的習慣。要充分地激發(fā)女大學生對健身的熱情和興趣,提升女大學生在校園健身的積極性,充分滿足女大學生對“美麗身體”與“健康身體”的追求,改善“認識度高、參與度低”的現(xiàn)實。
烏魯木齊的天氣多變,寒冷天氣比較多,這種實際情況對室外運動和健身的影響非常明顯。高校室內運動場地條件和健身設備會直接影響女大學生的健身意識和健身習慣。女大學生選擇在距離比較近和比較便利的學校運動場進行健身活動。學校場地和器材不足是影響女大學生參加健身活動的重要因素之一。高校要針對烏魯木齊冬季和春季的氣候特點建好室內外健身場地,為所有的大學生提供良好的健身條件。要加大資金投入,給健身場地配備相應的健身設備。如果條件允許,可以配備現(xiàn)代高科技健身設備來提高大學生的積極性。通過良好的健身場地和健身設備來吸引女大學生,培養(yǎng)她們的健身意識,養(yǎng)成健身習慣。
女大學生健身活動項目多數(shù)以簡單的跑步等單一項目為主。缺乏專門指導和缺乏科學的鍛煉方法也是影響女大學生參加健身活動的重要因素。高校可以利用現(xiàn)代媒體的積極作用,可以在微信公眾號或者校園廣播站等平臺宣傳關于健身的相關知識和推廣科學有效的多種健身方法,同時還可以舉辦各類健身知識講座,使女大學生更深入了解健身運動知識,充分地激發(fā)女大學身對健身的熱情和興趣,提升女大學生在校園健身的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