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慶為 李彥龍
(湖北大學體育學院 湖北武漢 430062)
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開放的教學模式在中小學中得到了廣泛的運用,新課程標準指出:“現代信息技術要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使學生樂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現實的、探索性的教學活動中去。”在此背景下,各地多所中小學充分響應號召,積極學習并使用現代化教學媒介開展課程教學活動。廣大中小學體育教師在體育課程云教學需求的推動下學習、使用網絡云教學工具,努力克服教學實踐中的困難成為廣泛現象。然而,體育類課程云教學的展開卻由于其實踐性及大眾對體育課程的普遍輕視,在教學實踐過程中存在多重阻礙。該文為促進云教學技術在中小學體育教學中的運用及提高中小學體育教師云教學能力提出應對策略,供廣大中小學體育教師參考,以期實現體育云教學的長期健康發展,實現與學校體育教學的進一步融合。
云教學是在現代科技發展的推動下,利用信息通信技術和互聯網平臺,讓教育成本降低、效率提高、共享加速的一種新型教學模式。它不受時間、空間的限制,打破了傳統教育的界限,將教學、互動、管理有機整合,針對不同身份的用戶提供各式服務,為教育從業人員、學生、家長提供了諸多便利。相較常規教學模式,云教學更能從使用者的需求出發,其具備的豐富的功能與多樣化的資源能為特點不同的受眾提供有效幫助。
從學生角度看,有利于幫助學生尋找滿足個性需求的學習資源,為其提供個性化的學習選擇;從教師角度看,有利于提高教學質量,增加教學方式的多樣性、趣味性;從社會角度看,有利于提高教育影響的輻射廣度,減少教育重復支出。
在中小學教學實踐中不難發現,體育課程往往會因為其并非升學考試的科目而被占用課時,雖然現今體育界提出了“體教融合”的概念,國家教育部也已出臺了有關保證中小學體育課程課時的諸多通知,許多地方也出臺了相關規定,甚至采取了將體育課程納入升學考試的范疇,并進一步提高升學考試中體育占比的措施,然而,由于對體育的固有態度,以及校方為了保證學生升學率的需求,對體育課程的重視程度仍然不足。與此同時,許多家長在面對孩子體育課減少,甚至形同虛設的現狀時也表示理解和支持,多數家長認為現在社會競爭越來越大,體育課并沒有其他文化課重要,希望孩子能有更多的文化課學習時間。在此社會背景下,忽視體育類課程云教學的開設與發展已成為普遍現象,通過表1、表2可以發現,近半數的中小學目前并未開設體育課程云教學,還有多于1/3的家長表示體育類課程云教學相較其他文化課程沒有開設的必要。面對學校忽視、家長默許的局面,如何尋求突破與改變成為中小學體育教師必須思考的問題。
表1 中小學體育課程云教學開展情況(n=200)
表2 中小學體育課程云教學開展必要程度(n=200)
體育課程是學校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是以身體練習為主要手段,通過學習體育方面的知識、技術、技能,達到增強學生體質,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培養學生體育參與興趣與終身體育意識的目標。因此,體育課程具有很強的實踐性、直觀性,需要學生參與到運動中。然而,面對學生這一群體,特別是年齡較小的低年級學生,多數情況下他們無法長時間集中注意力,無法理解深層次的理論知識,也無法進行長時間、高強度的身體素質練習。《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2011年版)》中規定的學習目標為:上好體育與健康課并積極參與課外體育活動;獲得運動的基本知識和體驗;學習基本的身體活動方法和體育游戲。面對這種情況,如何對體育課程進行設計和安排則成為體育云教學的重中之重。在調查中發現,多數中小學體育教師在課程安排上身體素質訓練類練習明顯增加,戰術、規則類理論課程有一定增加,多數學生、家長表示課程設計單一,教學內容重復,無法有效監督、評判學生體育參與情況。這反映出中小學體育教師面對云教學缺乏創新與遷移能力,對云教學的理解僅局限于授課,從根本上放棄了云教學便捷的互動功能。
體育課在中小學教育中得到學生的廣泛喜愛主要是基于其趣味性、娛樂性,然而在采用云教學手段后,多數學生反映課程的趣味性明顯降低,學生參與學習意愿大幅度削弱,面對專業化的體育知識和體育鍛煉內容,如何通過運用不同的手段和多樣化的形式加強其娛樂性、趣味性值得中小學體育教師思考,而如何篩選具有吸引力的內容并加入到教學的過程中也有待中小學體育教師去解決。同時,多數學生及家長表示中小學體育教師對于云教學技術使用熟練度較低,無法做到完整、高效的課堂授課,普遍會因為各種技術問題導致課程中斷,浪費課堂時間。這說明廣大中小學體育教師的計算機應用水平普遍偏低,現代教育技術運用能力總體較弱。
云教學最大的優勢即能夠便捷地通過各種渠道獲取多樣化的資源并運用于教學實踐。然而相較于其他課程,體育類課程資源總量較少。通過對MOOC平臺檢索發現,以不同運動項目名稱為關鍵詞搜索得到相關課程的數量極少(見表3),其他資源庫內體育類教學課件和視頻等資料也存在總量少、質量參差不齊的現象,這反映出可供教師選擇的專業資源不足,教師易陷入“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的窘境。同時課程資源的匱乏還表現在教師對現有資源搜集整理不夠、利用率低上,這類問題主要通過在直播課程安排學生進行大量身體素質訓練,以及視頻影像資料多為課間廣播操教學等形式呈現。資源總量少加上資源利用率低造成了中小學體育課程云教學轉優勢為劣勢的局面。
表3 MOOC平臺已有課程數量
中小學體育教師要從自身出發,改變傳統教學理念,逐步將應試教育觀轉變為素質教育觀,用科學的思想指導自身行動。首先,要堅持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貫徹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為推進“健康中國”建設,努力培養各方面綜合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在自身教學實踐中強調體育課程的重要性和影響力,從而轉變學校、家長對于體育課的認識,努力推動體育課程云教學的運用。其次,要把握課堂以學生為中心這一關鍵點,從教師單方面授課轉為師生互動式授課,了解學生情況,支持學生個性化發展,根據不同階段學生的接受程度增加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的空間。
云教學不同于學校課堂授課,其不受時間、空間影響的優勢,給體育課程創新提供了可行性。學生身邊可利用的體育器材并不充足,考慮到體育課程的實踐性,以及中小學生對于知識的接受程度,有效利用現有環境中易得工具代替專業器材是云教學能否取得成功的關鍵。例如,在羽毛球教學中可利用墻壁幫助學生矯正架拍姿勢;利用視頻組織學生參與“蘿卜蹲”等體育游戲;向學生介紹富有趣味性和互動性的運動選材方式(觀察手掌紋路、足弓了解遺傳的運動天賦)。從而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并減少對指定器械的需求,而非單一增加身體素質練習,使學生感到枯燥乏味。與此同時,充分利用定量訓練,不固定時間的模式也給能學生在體育學習的過程中提供更多的靈活性與自主性,例如通過小視頻驗收作業、Keep等軟件打卡完成任務、記步程序達到指定步數等。
必要的技術支持是實現中小學體育課程云教學的基礎。首先,體育教師應積極學習網絡知識及云教學工具運用知識,具備學科交互理念,提高資源搜集整理效率、多媒體運用能力和教學課件制作水平,使自身技術水平過硬。其次,體育教師也應該努力與學校溝通,構建課程資源庫,方便課程資源的搜集與整理,開發新的資源獲取渠道,創新運用方式,使資源得到充分利用。最后,中小學體育教師還需要避免自身對于教育資源的獨享心理,使得優質教學資源得以擴散,達到效益最大化。
如何在體育云教學領域“彎道超車”是現階段中小學體育教師必須思考的問題,云教學是一種新穎的教育手段,中小學體育教師不能僅局限于完成某一階段的教學任務,而應通過教學實踐的逆向驅動發現自身不足,填補知識空白,將新興教育技術領域的資源、技術優勢與體育專業特點相結合,努力實現“1+1>2”的教學目標,對自身的教學水平提高及中小學體育教學的長期發展做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