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群,柳朝陽
(黃梅縣中醫醫院腫瘤科 湖北 黃岡 435500)
原發性肝癌是與肝臟疾病、化學致癌物質累積、環境影響密切相關的惡性腫瘤疾病,該病以肝區疼痛、腹脹、乏力等為典型癥狀,其中肝區疼痛發病率可高達90%,且多為持續性疼痛,對患者原發疾病治療影響極大[1]。臨床針對原發性肝癌疼痛多采用阿片藥物進行止痛治療,但效果不甚理想。隨著近年中醫技術完善,越來越多臨床研究者采用中西結合方法進行止痛,取得良好成果[2]。基于此,本研究提出聯合應用五蟲丸和大蒜素治療,并實際以我院收治的原發性肝癌疼痛患者為例開展實驗,現匯報如下。
采用隨機數表法將2018 年8 月—2020 年8 月就診于我院的84 例原發性肝癌疼痛患者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42 例。其中對照組男26 例,女16 例,年齡49 ~78 歲,平均年齡(63.59±7.46)歲。觀察組男28 例,女14 例,年齡45 ~77 歲,平均年齡(62.83±6.82)歲,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納入標準:兩組患者均之情研究內容并自愿加入研究;臨床資料完整;排除標準:排除合并其他惡性腫瘤者;合并嚴重心血管疾病、肝腎功能異常者;合并心理障礙以及精神異常者。
對照組采用常規西藥治療,參照《原發性肝癌診療規范》(2019 年版)[3]根據疼痛程度用藥,輕度疼痛給予惠州大亞制藥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的布洛芬緩釋片(H44025287),0.3 g/次,2 次/d;中度疼痛給予中國萌蒂制藥有限公司生產的鹽酸羥考酮緩釋片(國藥準字J20110014),20 mg/次,2 次/d;重度疼痛給予青海制藥廠有限公司生產的鹽酸嗎啡片(國藥準字H20033009),5 ~15 mg/次,根據個人情況給藥,逐漸增量,3 ~6 次/d。
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采用五蟲丸聯合大蒜素治療,五蟲丸藥方:全蝎50 g,地龍60 g,蜈蚣10 條,白僵蠶100 g,地鱉蟲30 g,上述藥物共為細末,過篩,煉蜜為丸,9 g/丸,1 丸/次,3 次/d。給予江蘇正大清江制藥有限公司生產的大蒜素膠囊(國藥準字H32025683),1 粒/次,3 次/d。兩組均連續治療14 d。
采用疼痛視覺模擬評分(VAS)和面部表情疼痛評分(FPS-R)聯合評估兩組患者疼痛程度,VAS 評分總分10 分,分值越高疼痛程度越強;FPS-R 法根據患者嘴唇向下方位移程度、眉毛緊縮度、眼睛閉合度聯合評分,總分10 分,分值越高疼痛程度越強。
統計兩組患者疼痛緩解率,評價標準:(1)完全緩解:VAS 評分0 分,患者疼痛完全消失;(2)部分緩解:VAS 評分相較治療前降低50%以上,患者疼痛明顯減輕;(3)輕微緩解:VAS 評分相較治療前未降低50%以上,患者疼痛有所改善,但仍會影響睡眠和正常生活;(4)未緩解:VAS 評分未改善,患者疼痛無減輕;(5)疼痛緩解率=(完全緩解+部分緩解+輕微緩解)例數/總例數×100%。
抽取兩組患者空腹靜脈血,行蛋白免疫印跡法檢測X 連鎖凋亡抑制蛋白(Xiap)、凋亡抑制因子(Livin)、胸腺激酶(TK1)、Polo 樣激酶1(PIk1)等肝癌活力指標水平。
統計兩組患者治療期間是否出現皮膚瘙癢、乏力、惡心嘔吐等不良反應。
采用SPSS 20.0軟件分析處理,計數資料以率[n(%)]表示,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用均數± 標準差(± s)表示,應用t檢驗。以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兩組治療前VAS 評分、FPS-R 評分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治療后VAS 評分、FPS-R評分均較對照組更低,數據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疼痛程度對比( ± s,分)

表1 兩組疼痛程度對比( ± s,分)
FPS-R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觀察組 42 6.77±1.35 2.04±0.41 6.52±0.99 1.90±0.71對照組 42 6.89±1.12 2.93±0.59 6.68±1.04 2.82±0.66 t 0.443 8.028 0.722 6.151 P 0.659 0.000 0.472 0.000組別 例數VAS 評分
觀察組疼痛緩解率為92.86%,較對照組的80.95%高,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疼痛緩解率對比[n(%)]
兩組治療前Xiap、Livin、TK1、PIk1 水平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治療后Xiap、Livin、TK1、PIk1 水平均較對照組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肝癌活力指標水平分析( ± s,%)

表3 兩組肝癌活力指標水平分析( ± s,%)
Xiap組別 例數Livin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觀察組 42 95.21±11.52 33.17±5.84 98.57±9.72 26.40±2.46對照組 42 94.09±10.66 69.61±7.78 98.32±9.10 57.13±7.13 t 0.463 24.276 0.122 26.404 P 0.645 0.000 0.903 0.000 PIk1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觀察組 42 91.10±10.59 30.46±4.17 96.72±9.50 38.57±5.58對照組 42 93.03±10.22 65.24±7.29 95.14±9.73 70.28±8.43 t 0.850 26.839 0.753 20.328 P 0.398 0.000 0.454 0.000組別 例數TK1
觀察組不良反應發生率為19.04%,對照組不良反應發生率為9.52%,差異尚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對比[n(%)]
原發性肝癌疼痛是損害患者原發疾病治療效果,且對患者生存質量造成惡劣影響的一類癥狀,臨床傳統治療方法是三階梯藥物止痛法,但此類藥物反復使用效果不理想,且毒副作用會逐漸累積,不適合長期使用。近期有學者提出使用中醫方法治療該癥,該癥在中醫理論中屬于“肝積”范疇,病機為血瘀、寒凝、痰濕、癌毒結于臟腑,阻滯經絡,不通則痛,治療應以活血散瘀、通絡止痛為主[4]。吳昭利[5]提出聯合使用冰硼散和穴位注射,該研究中聯合治療組疼痛緩解有效率可達93.5%。李雯[6]則使用西藥治療聯合中藥外敷,其報道指出采用該方法治療的觀察組VAS 評分、FPS-R 評分明顯低于單純使用西藥治療的對照組。
應當注意的是,目前中醫治療原發性肝癌疼痛方法各異,但尚無最佳治療策略出臺。本研究查閱相關文獻,認為五蟲丸聯合大蒜素效果更優。在實際實驗中,觀察組治療后VAS 評分、FPS-R 評分均較對照組更低,且觀察組疼痛緩解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本研究從肝癌活力指標觀察兩種藥物聯合施治的療效,選擇Xiap、Livin、TK1、PIk1 等4 項指標。其中Xiap、Livin 是可通過抑制Caspase 分子活性提高腫瘤細胞活性的凋亡調控因子;TK1 在腫瘤細胞惡性生物學行為中呈現高表達,是促進腫瘤細胞增殖的重要因子;PIk1 可通過抑制抗病毒信號蛋白活性,破壞機體免疫平衡,使抗腫瘤能力降低。在本組研究中,觀察組治療后前Xiap、Livin、TK1、PIk1 水平均較對照組更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這與大蒜素藥理作用有關,其作為大蒜提取物,是多種烯丙基有機硫化合物組合而成,可以通過控制細胞因子分泌進度,調節免疫球蛋白的分泌,從而提高機體免疫能力,實現腫瘤細胞的監視與抑制,降低相關活力指標水平。此外,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提示五蟲丸聯合大蒜素治療不會引發額外副反應,安全性可靠。
綜上所述,五蟲丸聯合大蒜素可以有效減輕原發性肝癌疼痛患者的疼痛程度,改善肝癌活力指標,且安全性可靠,值得臨床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