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 林,李荷華
(1.上海第二工業大學 工學部,上海 201209;2.上海第二工業大學 經濟與管理學院,上海 201209)
隨著全球人口數量的增長和經濟全球化的進一步加深,環境污染越來越受到人們關注。物流行業是導致環境變差的原因之一,而在物流貨運車輛的碳排放又是其中的主要來源。雖然低碳物流已有近10年的發展,但在如何評價、制訂好整個物流行業的低碳政策方面仍缺乏標準和依據,推進道路物流低碳發展水平的政策也比較欠缺。因此建立道路物流低碳評價體系十分重要。
本文從政府、企業與基礎設施角度參考已有相關文獻建立了道路物流低碳發展的評價體系,選擇了較多“綠色”指標,并以湖南省為研究對象進行評價。湖南省位于中國中部,三面環山,在道路物流低碳整體發展水平評價方面還比較模糊,對其進行評價后并給出湖南省道路物流發展低碳物流的一些參考建議。
對于物流低碳評價的研究,國外學者起步較早,但是側重于微觀方面,真正較為全面的對低碳物流評價的研究還很少,主要集中在碳足跡、碳稅和碳交易等方面,國內學者在低碳物流方面的研究比較多,但體現“綠色”的指標較少。
從低碳物流的角度,姚興華,等[1]客觀地綜合了眾多學者相關文獻的評價指標體系,最終選擇10項指標來反映低碳物流發展水平,包括物流業固定資產投資、運輸線路長度等指標。汪欣[2]在構建低碳物流能力評價指標體系時,主要從低碳物流環境、實力、潛力3個維度來考慮構建物流低碳發展水平,并采用了16個指標,包括物流業固定資產投資、公路密度等。
從道路運輸低碳物流的角度,李亞杰[3]通過魚骨圖分析法分析出道路運輸低碳物流的影響因素,從政府、行業、企業維度來考慮構建道路運輸低碳物流影響關鍵因素,其中包括低碳物流財稅支持、公路基礎設施等因素。張永,等[4]所編的《低碳物流運作理論與方法》從低碳規模、設施設備、技術運營、資源環境四個方面建立了道路貨運業低碳物流業指數指標評價體系,選擇了貨運周轉量、物流企業數量等21個指標。劉昌春[5]從政府、企業和基礎設施等三個方面提出構建湖南省道路運輸低碳物流的評價指標體系,包括高等級公路占比、新能源車輛比重、甩掛運輸拖掛比例、車輛技術等級等24個指標。
國內目前有關道路物流低碳評價的文獻并不是很多。本文經過大量閱讀低碳物流有關文獻并在整合網絡資源的基礎上結合自己的思考后綜合選取本文的評價指標,使得研究結果更準確可靠。
綜上所述,本文將從政府、企業以及基礎設施三個維度來構建道路物流低碳評價體系。
(1)政府維度指標選取。根據政府在道路物流低碳發展中扮演的角色,政府作為整個低碳物流的領導角色,其決定至關重要。政府主要從規劃方向、人員、財務、監管上影響道路貨運業低碳物流的水平,具體如圖1所示。
圖1 政府維度道路物流低碳評價指標體系圖
(2)企業維度指標選取。從企業在道路物流低碳發展中所起的作用看,企業是整個道路貨運業物流低碳的主要執行者,企業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了道路貨運物流低碳發展水平。而企業主要是從運營技術水平與運輸組織管理上影響道路貨運業低碳物流的發展水平,具體如圖2所示。
圖2 企業維度道路物流低碳評價指標體系圖
(3)基礎設施維度指標選取。從基礎設施在道路物流低碳發展中所起的作用看,它是物流發展的根基,好的基礎設施有助于道路物流低碳的發展。基礎設施維度主要從物流網絡上進行考慮,具體如圖3所示。
圖3 基礎設施維度道路物流低碳評價指標體系
綜上所述,本文將道路物流低碳發展水平評價指標體系共分為3個維度,共有12個指標。本文建立的道路貨運業低碳物流評價體系見表5。
道路物流低碳發展水平綜合評價常用的評價方法有層次分析法、模糊綜合評價法、數據包絡法等。將它們的優缺點進行對比,結合已建立的指標體系,考慮到由于目前用于衡量該指標體系的具體數據難以獲得,本文將采用層次分析法對湖南省道路物流低碳發展水平進行評價。為了消除專家打分法的誤差,采取以下兩個方法:一是本次打分邀請的是交通物流領域的專家;二是對打分后的數據進行預處理,消除主觀誤差。具體步驟如下:
(1)建立層次結構模型。本文運用層次分析法評價指標權重大小的目標層為湖南省道路物流低碳發展水平,準則層為政府層面、企業層面和基礎設施層面3個A類指標,對象層為12個B類指標,詳見表1。
表1 指標權重小結
(2)構造判斷矩陣,確定判斷標準。用兩兩比較法構造判定矩陣是層次分析最重要的部分,判斷標準見表2。
表2 指標相對重要性判斷標準
(3)計算權重并檢驗一致性。通過向專家發放調查問卷,專家對道路物流低碳指標體系的維度層打分,打分結果見表3。
表3 準則層重要程度專家打分結果
本文用層次分析法所構造的判斷矩陣的基準有一定的差異,需要對指標與指標之間進行重要程度對比,因此需要另外對專家的打分結果進行轉換與處理,而為了盡量減少專家主觀性所產生的誤差,在處理數據時,同組指標因素專家打分結果都去掉一個最大值,一個最小值,然后取平均值。根據判斷矩陣與專家評價的基準尺度,可以做出如下判斷基準,具體見表4。
表4 判定基準
由表3可知,A1平均值為4.8,A2平均值為4.2,A3平均值為3。
①計算矩陣的特征向量。計算矩陣P各行指標的乘積Mi,其n次方根,如M1=1*3*5=15,=2.466,類似地有=1,=0.405。
②計算矩陣的特征值。通過線性代數算法求出矩陣的最大特征值λmax為3.038,通過查詢平均隨機一致性指標得知3階RI指標值為0.58。
CI=(3.038-3)/(3-1)=0.019
CR=CI/RI=0.032
0.032 小于0.10,因此認為P判斷矩陣具有一致性,所以其權重向量為(0.637,0258,0.105)T。
綜上所述,根據平均值與判定基準建立準則層判斷矩陣P,見表5。
表5 準則層判斷矩陣及權重
對象層的具體判斷步驟與上述步驟類似,在此不重復。綜上,可對湖南省道路物流低碳發展水平指標體系的所有權重進行小結,具體見表1。
本文將評價分為10個等級,完全與調查研究報告中的評價標準相吻合,見表6。
表6 總的評價基準
對數據進行處理后得到各指標打分及平均值,見表7。
表7 各指標打分及平均值
政府維度分值:5.2*0.36+4*0.081+4.8*0.199+3.8*0.36=4.519
企業維度分值:4.6*0.031+4.2*0.529+5*0.061+4.8*0.264+3.6*0.115=4.351
基礎設施維度分值:5.8*0.136+6.2*0.239+5.8*0.625=5.838
湖南省道路物流低碳評價分值:4.519*0.637+4.351*0.258+5.838*0.105=4.614
根據專家打分法與層次分析法相結合的方法最終計算出來的結果,可以知道目前湖南省道路物流低碳發展水平是一般偏差的。
根據評價體系中的三個維度,分別提出如圖4所示的幾點建議。
圖4 湖南省道路運輸低碳物流發展建議
(1)加強低碳物流監管,制定道路運輸低碳物流的獎懲機制。政府需加強對道路運輸低碳物流監管。目前政府缺乏對道路運輸低碳物流的監管,可以通過成立專門的道路運輸低碳物流監管部門,并且可以制定獎懲機制,來鼓勵低碳物流發展。
(2)完善低碳物流規劃方案,完善低碳物流相關理論。政府不僅要加強對物流人才的重視度,也應該重視各個方面的人才,重視人才引進策略。將物流人才引進之后,應推動他們積極完善低碳物流相關理論,如低碳經濟、低碳物流相關概念的統一定義和物流行業的低碳標準。
(3)增加新能源載貨車數量。很多企業的道路運輸工具是汽油驅動的,不僅尾氣排放嚴重,而且成本較高。雖然增加新能源車輛短時間內需要花費很大的成本,但從長遠角度來考慮,引入清潔能源車輛是順應時代的潮流,且能提高企業的競爭力。
(4)加大甩掛運輸拖掛比例。湖南省的基礎設施條件較好,因此應予以充分利用,通過加大甩掛運輸拖掛比例,發揮甩掛運輸拖掛的優勢,實現低碳目標。
(5)推進物流社會化,促進共同配送。構建“高效、集約、綠色、現代”的配送體系,促進共同配送發展。
(6)推進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推動農村物流發展。雖然該項沒有在指標體系中體現出來,但是已有文章可知,湖南省基礎設施并非均勻分布,應積極推進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推動農村物流發展。
目前低碳物流雖然已經成為全球的發展趨勢,但與其相關的文獻較少,且國內外也沒有對其做出權威的定義。本文首先通過文獻綜述法構建道路貨運業低碳物流評價指標體系,并結合自己的思考確定了評價指標體系。經過制作調查研究報告,并邀請湖南省7位物流權威專家進行打分評價,然后運用層次分析法與專家打分法相結合的方法,得出了最終的結果。
但是由于評價體系指標具有一定的主觀性,專家對其進行評價時會帶有主觀因素,不過鑒于一些“綠色”指標數據的缺乏,物流業的低碳標準與全國低碳物流數據完善之前,可以采用數據包絡法、主成分分析法等定量方法來進行分析,從而避免主觀因素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