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紅菊
聊城市東昌府區婦幼保健院,山東 聊城 252000
前言:產婦自然分娩的方式是經陰道分娩,在產婦分娩期間胎兒對產婦會陰位置所造成的壓力比較大,極易導致產婦出現會陰撕裂傷以及會陰側切求等等情況,必須對產婦會陰位置進行縫合,然而助產士會陰傷口縫合術的高低將會直接影響產婦的恢復情況以及日后生活質量,因此,必須采取一定的措施提升助產士這一技術水平。本文正是基于此,選擇了90例產婦為對象,對持續質量改進在提高產房助產士會陰傷口縫合技術中的應用價值進行研究,具體情況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重點分析了90例產婦資料,將所有產婦分成了對照組(n=45)和觀察組(n=45)。對照組中產婦年齡范圍在23歲至35歲間,平均年齡為(27.25±2.64)歲。觀察組中產婦年齡范圍在21歲至37歲間,平均年齡為(26.55±2.24)歲。患者一般資料經過分析無意義,可對比分析。
1.2方法 對照組當中產婦采取常規措施進行會陰縫合處理,觀察組產婦采取持續質量改進措施進行護理,具體內容為:①在醫院內部婦產科當中定期進行會陰傷口縫合方面的知識講座,安排好助產士,讓助產士能夠在日常實踐中學習到經驗以及會陰縫合技術。②在科室內部對助產士進行培訓,助產士需要對產婦情況進行了解,在對胎兒大小進行判斷之后再對產婦會陰條件進行判定,制定出適當的處理流程,同時需要讓助產士進行會陰縫合知識的學習,適當情況下可拍攝教學視頻供其學習[1]。③在產婦分娩過程中,產婦必須要對其產程進行嚴密監測,鼓勵其擴張會陰,合理運用腹壓,依據產婦的實際情況對其進行助產時機的選擇,對于會陰條件較差的產婦對其采取會陰側切方式。④產婦分娩完成后必須由病房內部醫護人員對其進行健康知識宣教采取碘伏護理產婦會陰,在分娩完成的24小時之后對其采取紅外線治療,確保其會陰位置清潔程度[2]。在產婦恢復期期間叮囑產婦勤換內褲,避免傷口受到污染。
1.3觀察指標 對比兩個組別產婦護理滿意度以及會陰傷口不良反應發生率。使用醫院內部制定的護理滿意度調查表對產婦護理滿意度進行評價,具體有十分滿意、一般滿意以及不滿意三個層次,總滿意度為十分滿意率和一般滿意率之和。

2.1兩組別產婦護理滿意度對比 對照組護理滿意度低于觀察組,組別間數據對比存在意義(P<0.05),具體如表1。

表1 兩組別產婦護理滿意度對比[例(%)]
2.2兩個組別產婦會陰傷口出現不良反應概率 對照組會陰傷口出現不良反應概率低于觀察組,組別間數據對比有意義(P<0.05),具體如表2。

表2 兩個組別產婦會陰傷口出現不良反應概率[例(%)]
眾所周知,在產婦分娩期間助產士是極為重要的角色之一,助產士不僅僅能夠給予產婦必要的分娩指導以及心理干預,同時還能夠及時解決產婦分娩期間出現的一系列問題,因此,產婦分娩時助產士的技術水平極為重要。持續質量改進方式是當前新型的一種護理方式,該方式始終秉持無菌化分娩理念,顯著提高產婦分娩期間各項操作清潔程度[3]。同時,該方式極為重視助產士技術的提升,采取了講座、培訓以及帶教的方式對助產士會陰傷口縫合技術進行提升。在產婦分娩期間,會陰撕裂以及側切情況發生的概率極大,為了對產婦健康進行保證,提高產婦分娩完成之后的生活質量,采取持續質量改進措施能夠大大提升產房內部助產士的會陰傷口縫合技術,具有較高的臨床效果4]。在本次研究當中,重點分析了90例產婦資料,將所有產婦分成了對照組(n=45)和觀察組(n=45)。對比兩個組別產婦護理滿意度以及會陰傷口不良反應出現率后發現,對照組護理滿意度低于觀察組,組別間數據對比存在意義(P<0.05);對照組會陰傷口出現不良反應概率低于觀察組,組別間數據對比有意義(P<0.05)。
總而言之,在護理進行了會陰縫合產婦期間,采取持續質量改進措施可明顯提升產婦滿意度,降低其不良反應出現概率,值得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