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娟
東營市第五人民醫院,山東 東營 257500
卵巢囊腫是女性常見的良性腫瘤疾病,極有可能惡化。該疾病多發于20-50歲女性,絕經女性的發生率在5%-15%之間[1]。在選擇治療方式時需要綜合考慮囊腫位置、大小以及患者自身意愿。卵巢囊腫剔除術是最常見的手術方式,在保留卵巢組織的同時有效切除病變組織,療效顯著。傳統手術多以三孔腹腔鏡術為主,其復雜性較低,但創口明顯,美觀度不能令患者滿意。隨著微創技術的發展,經臍微單孔腹腔鏡術開始廣泛應用,達到了簡化手術以及減少創傷的目的。為彰顯其優越性和安全性,現開展如下研究。
1.1臨床資料 以簡單隨機抽樣法共納入66例卵巢囊腫患者,研究對象選取時間為2019年9月-2020年5月,以抽簽的方式將其隨機分為參照組和治療組(各33例)。參照組患者年齡22-58(36.98±5.08)歲,囊腫半徑1.60-3.55(2.78±0.50)cm。治療組患者年齡25-55(45.98±6.07)歲,囊腫半徑1.74-3.48(2.73±0.48)cm。對比兩組基本資料參數均保持了同質性(P>0.05)。
1.2方法 參照組行三孔腹腔鏡術。給予全麻,待麻醉生效后于臍部作縱切口,置入腹腔鏡;于反麥氏點作切口,置入直徑1厘米的穿刺套管,恥骨聯合處上方2厘米處與右側2厘米處交差點作切口,置入穿刺套管。探查內部情況,置入分離鉗,剔除囊腫,逐層縫合。治療組行恥骨上輔助經臍微單孔腹腔鏡術。給予全麻,臍部作切口至腹腔內,置入單孔多套管引導器,待套管完全進入且打開后可拿出引導器,建立氣腹,壓力控制在15mmHg左右。自恥骨聯合上方進入置入腹腔鏡探查,剔除囊腫,拿出套管,逐層縫合。
1.3觀察指標 記錄手術耗時、出血量、疼痛評分(以視覺模擬評分法評估,總分0-10分,評分越高即疼痛感越強)以及住院天數。

2.1療效指標 治療組各項指標經統計分析提示具有優越性(P<0.05),見表1。

表 兩組療效指標
卵巢腫囊該疾病的產生可能與環境改變、飲食不節、激素以及病毒感染等因素有關,囊中體積較小時無明顯癥狀,體積較大時可能出現腹痛、墜脹以及月經異常等,病情嚴重者可能出現囊腫破裂等疾病[2]。目前治療該疾病的常用手術方式即恥骨上輔助經臍微單孔腹腔鏡術,可明顯降低手術復雜性,另外手術創口可利用臍部褶皺和陰毛遮蔽,患者的接受度更高。本研究顯示治療組手術耗時、出血量、疼痛評分以及住院時間指標經統計分析提示具有優越性(P<0.05)。說明該手術形式更易操作,創傷更小,患者能更快恢復?;颊呤中g是僅需要與臍部作一個小切口,術后創口不明顯且能被臍孔皺襞覆蓋。患者疼痛較輕,因此鎮痛藥物劑量可相對減少,安全性較好。但該手術對主刀醫生的專業性要求較高,因此需不斷加強訓練,提高自身能力,確保手術成功。
綜上所述,恥骨上輔助經臍微單孔腹腔鏡術治療卵巢囊腫的效果更理想,可優先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