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愛萍
山東省廣饒縣人民醫院,山東 東營 257300
小兒肺炎發病后,主要的癥狀表現以咳嗽、咳痰、機體發熱為主,故在臨床護理干預方面,通過相關護理措施的實施,幫助患兒改善預后。本次研究基于患兒肺炎病情,探析護理干預措施的應用價值,詳見下文。
1.1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樣本限定于本院于2019年5月到2020年8月期間收治的小兒肺炎患兒共計110例,基于護理措施差異,其中常規護理干預的55例計入對照組,男患兒31例,女患兒24例;針對性護理干預的55例計入護理組,
1.2方法 對照組接受常規護理,患兒入院后,基于常規的護理工作流程開展工作,監測患兒生命體征數據,通過科普教育提升患兒家屬對相關疾病的認知,進一步促進患兒家屬的配合度[1]。
護理組實施針對性護理,患兒入院后實施病情檢測與生命體征監測,根據所得結果實施針對性的護理干預措施。
(1)體溫護理:小兒肺炎患兒多伴有機體發熱現象,基于避免體溫過高影響患兒生理狀態的目的,在體溫方面實施干預,采用溫水8擦拭物理降溫法,保證患兒體溫處于38.5℃以下,緩解病情[2]。
(2)呼吸道護理:肺炎疾病的影響使得患兒呼吸道分泌物增加,積存的痰液會影響患兒的正常呼吸,且有著誘發肺部感染的風險,故在呼吸道護理方面,定期幫助患兒排痰、輕輕叩擊背部,促進肺部痰液排除,減少肺部感染發生風險[3]。
(3)飲食護理:受肺炎疾病的影響,患兒飲食方面食欲不高,但是為了保證臨床干預效果,需要保證患兒的飲水量充足,以促進痰液排出、同時在飲食方面,注意維生素與蛋白質的補充,以平衡機體營養,若因病情影響,患兒咽喉腫痛飲食不暢時,可選擇靜脈補充營養物質[4]。
1.3評判標準 自擬滿意度評價量表,采用百分制積分法,50以下為一般、51-80為滿意、81-100為非常滿意。
收集患者臨床退熱時間、住院時間等數據,統一格式進行組間數據對比。
1.4統計學意義 數據處理軟件:SPSS 24.0;計量資料、計數資料數據格式統一為[ ,(n,%)],由T值、X2值完成數據校驗,存在統計學意義表示為P<0.05。
2.1家屬滿意度分析 護理組患兒家屬臨床滿意及非常滿意例數共計54例,較之對照組同項例數之和48例,組間數據存在差異(P<0.05),詳見表1。

表1 家屬滿意度分析(n,%)
2.2癥狀改善時間分析 護理組患兒臨床癥狀改善時間中,退熱時間與住院時間數據較之對照組存在明顯數據差異(P<0.05),詳見表2。

表2 癥狀改善時間分析
小兒肺炎疾病臨床發病率高,受限于幼兒生理功能尚未發育完全的影響,在臨床干預方面需要進一步優化相關措施,針對性護理措施的施護理念是基于患者病情表現與護理需求,實施具有針對性的護理干預措施,進一步幫助患者提高生活質量,促進生理機能更好的回復[5-6]。數據分析得知:護理組患兒家屬臨床滿意及非常滿意例數共計54例,較之對照組同項例數之和48例,組間數據存在差異(P<0.05);護理組患兒退熱時間與住院時間數據較之對照組存在明顯數據差異(P<0.05),進一步證實針對性護理模式的臨床應用價值。
綜上訴述,基于小兒肺炎病情,在臨床治療中實施針對性護理措施,幫助患兒更好的改善生理狀態,完成降溫、排痰等行為,更好的保證患兒生理功能的有效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