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良紅 杜燕華
陽谷縣人民醫院藥劑科,山東 聊城 252300
慢性腸炎病程周期較長,多基于細菌與霉菌微生物感染所引發,治愈難度較高,易反復發作[1]。發病期間可表現為腹脹與腹瀉等,除健康威脅外,還可影響患者生活質量[2]。研究中采用對比調查方式,分析了左氧氟沙星結合甲硝唑用于慢性腸炎治療的藥效。
1.1一般資料 對2019年2月~2020年3月院內慢性腸炎患者60例結合治療方式不同分組,對照組左氧氟沙星治療,觀察組聯合甲硝唑治療。對照組30例男女18/12;26~68歲,均值(49.25±3.65)歲。觀察組30例男女17/13;27~67歲,均值(48.26±3.44)歲。組間無基線資料差異性,可行對比調查。
1.2方法 對照組:左氧氟沙星(黑龍江諾捷制藥有限公司,H20040091)治療,1次/d,2片/次。
觀察組:左氧氟沙星應用方法同上,甲硝唑(遠大醫藥有限公司,H42021947)治療,3次/d,3片/次。
1.3觀察指標 結合患者腹瀉等癥狀消失或改善情況判斷治療效果;統計患者腹瀉與腹痛等癥狀改善時間。

2.1組間患者治療總有效率 觀察組中1例患者未達到有效標準,對照組中6例患者治療效果不理想,組間患者治療有效率對比有差異性(P<0.05)。
2.2組間患者癥狀改善時間 觀察組患者腹瀉與腹痛等癥狀改善時間均小于對照組,組間對比有差異性(P<0.05)。見表2。

表2 組間患者癥狀改善時間
慢性腸炎患者以腹瀉為主要癥狀,且癥狀多為反復發作,久治不愈。病情較輕者每日排便可達4次,重癥患者間隔2h會排便一次[3]。慢性腸炎長期發展可發生癌變,危及患者生命安全[4]。對于慢性腸炎的治療常規采用抗炎癥藥物等。左氧氟沙星較為常見,此藥物對于多種類型病毒與細菌均具有有效抑制作用[5]。針對腸桿菌類與沙門菌類治療效果顯著。但對于厭氧菌與腸球菌等抑制作用不明顯。慢性腸炎患者機體內多存在不同數量的厭氧菌與腸球菌,為此,單純應用此藥物治療效果并不理想。本次研究發現,觀察組中1例患者未達到有效標準,對照組中6例患者治療效果不理想,組間患者治療有效率對比有差異性。而觀察組在左氧氟沙星基礎上加用甲硝唑,由此進一步提升綜合療效。除此之外,觀察組患者腹瀉與腹痛等癥狀改善時間均小于對照組。以上結果證實,聯合應用左氧氟沙星與甲硝唑更有助于促進腹瀉等癥狀改善。甲硝唑同樣作為抗菌藥物存在,針對厭氧菌與腸球菌抑制效果明顯,為此,可彌補單用左氧氟沙星作用的缺陷。
綜上所述,慢性腸炎治愈難度較高,采用左氧氟沙星與甲硝唑聯合治療效果顯著,有助于縮短藥物治療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