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靜 胡楊景添 劉瀟怡 楊 苓
1.川北醫學院,四川 南充 6370002.川北醫學院附屬醫院護理部,四川 南充 637000
高血壓是一種常見的慢性病,發病率高,且并發血管疾病和腎臟疾病的風險高,已被確認是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從全世界來看,高血壓導致的疾病負擔和病死率仍然是最大的[1]。慢病自我管理模式是一種有效的管理方法,具有成本低、效果好和覆蓋面廣的特點,強調患者的主體意識,使患者積極參與自身疾病的管理[2]。家庭醫生簽約制度是我國建立分級診療制度的一項重要內容[3],然而目前,農村地區的家庭醫生簽約服務進展緩慢,成效不明顯,在實踐中仍舊存在諸多問題[4]。本研究通過對城市慢病自我管理與農村家庭醫生管理模式下高血壓知識的對比分析,進一步加強人們對高血壓防治知識的認識,為高血壓防治工作提供依據,從而降低高血壓發病率、致殘率、死亡率。
1.1調查對象 采取隨機抽樣法,抽取四川省瀘州市古藺縣太平鎮九龍村、高笠村 東山村家庭醫生簽約服務模式居民108名和四川省南充市城市籍慢病自我管理模式居民88名作為調查對象。
1.2調查方法 由調查小組設計《高血壓防治知識知曉率問卷調查表》,問卷包括基本情況、高血壓值的判斷、高血壓的影響因素、預防高血壓的方式、高血壓的性質、健康人群的食鹽的推薦攝入量等內容。集體發放問卷以及采用問卷星的方式進行問卷發放,共發放問卷 222 份,回收問卷212份,有效問196份,有效率為92.4 % 。
1.3統計分析方法 對于有效問卷,采用 epidata軟件錄入數據,建立數據庫;用 SPSS 22.0統計分析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分析,計數資料用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調查對象的一般資料 本次調查回收有效問卷共196份,其中女性占55.61%,男性占38.27%;年齡<50歲者占 55.1%,50-66歲占22.40%,大于60歲占9.69%;農村地區者占 55.1%,城鎮44.90%,見表1。

表1 城市居民自我管理和農村家庭醫生管理模式下的問卷基本情況
2.2高血壓基礎知識的知曉情況
2.2.1高血壓值的知曉情況 城市自我管理模式中收縮壓不知道的占 6.2%, 舒張壓不知道的占比分別為6.2%,而農村家庭醫生管理模式中收縮壓不知道的9.2%, 舒張壓不知道的占 14.4%,兩者相比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表3。

表2 城市居民自我管理與農村家庭醫生管理模式下高血壓收縮壓判斷值的知曉情況

表3 城市居民自我管理與農村家庭醫生管理模式下高血壓舒張縮壓判斷值的知曉情況
2.2.2高血壓血壓值穩定后是否需要繼續服藥的知曉率 城市自我管理模式下認為不需要繼續服藥的占7.7% ,不知道要繼續服藥的占5.6%;而農村家庭醫生管理模式中認為不需要繼續服藥的占11.8%,不知道要繼續服藥的占 8.2%;兩者間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城市居民自我管理與農村家庭醫生管理模式下血壓值穩定后是否需要繼續堅持服藥的知曉情況
2.2.3高血壓是否為終生性疾病知曉情況
研究表明高血壓是終生性疾病,城市自我管理模式認為不是終生性疾病的占比6.7%,而農村家庭醫生管理模式中認為不是終生性疾病的占比分別為16.4% ,兩者相比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5。

表5 城市居民自我管理與農村家庭醫生管理模式下對高血壓是否為終生性疾病的知曉情況
2.3健康人群推薦攝鹽量的知曉情況 研究表明食鹽量與高血壓的發病率有一定的關系,城市自我管理模式中對于推薦攝入食鹽量不知道占比13.4%,而農村家庭醫生管理模式中對于推薦攝入食鹽量不知道占比27.8% ,兩者之間的差異具有統計意義.(P<0.01)見表6。

表6 城市居民自我管理與農村家庭醫生管理模式下對健康人群推薦食鹽攝入量的知曉情況
2.4血壓監測情況 城市自我管理模式下的居民近期血壓值監測次數中對于自己監測次數不清楚的占比為8.7%,而農村家庭醫生管理模式中對自己近期監測次數不清楚的占比為21.5%, 兩者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7

表7 城市居民自我管理與農村家庭醫生管理模式下對近期血壓監測次數的知曉情況
高血壓的預防和管理是慢性管理服務中最基本、最主要的一項內容[5],然而高血壓是一種無法根治的慢性病,重在預防,健康教育時實行高血壓三級預防的重要手段之一[6]實驗表明高血壓患者在健康管理中應用家庭醫生簽約模式,可促進患者掌握高血壓疾病健康知識[7]提高居民對高血壓的防治。
調查發現兩種管理模式下對于高血壓正常的收縮壓以及舒張壓、血壓穩定后是否繼續服藥、高血壓是否為終生疾病中“不知道”項均高于5%,數據表明兩種模式下居民對高血壓基本概念知識了解不夠;兩種模式下健康人群推薦攝鹽量“不知道”項分別為13.4%、27.8%均高于10%,數據表明兩種模式下的居民對高血壓疾病健康生活方式了解不足;兩種模式下的居民對于近期血壓監測情況“不知道”項分別為8.7%、21.5%均高于5%則表明兩種模式下居民對高血壓監測的意識仍需加強。研究表明農村居民由于年齡、文化程度、經濟水平等因素與城市籍居民存在一定差異,對高血壓的知曉率、控制率比城市居民低[8]同時醫療衛生資源匱乏,家庭醫生人數不足、整體服務能力偏低和信息化建設滯后是阻礙農村地區家庭醫生簽約服務進一步順利開展的關鍵問題[4]因此農村與城市應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采取不同的方式進行高血壓的管理和相關知識的宣傳。
綜上所述,城市居民自我管理以及農村家庭醫生管理模式在高血壓防治知識方面均有待提高,建議一方面家庭醫生團隊應加強自身隊伍建設,增加團隊人數,進行統一的培訓考核,加強監督,注意到由于知識水平有限等因素是宣傳方式創新化、特色化,應該多注重面對面的宣傳注重宣傳方式的有效性,使宣傳內容通俗易懂,同時宣傳內容應該廣泛性,不僅注重疾病的治療應該與疾病預防、疾病護理知識同時進行宣傳,定期與當地村衛生所加強聯系做到對村民的異常血壓狀況進行定期電話回訪,并做好記錄指導。另一方面家庭醫生團隊還需要讓居民自身提高高血壓防治的意識。城市社區可以對城市高血壓居民進行統一管理,居民定期到社區進行血壓的監測,對于行動不便的居民社區采取上門服務,不能定時隨訪的居民采取電話隨訪的方式并做好登記的方式進行高血壓的管理,社區還可以通過舉辦各種活動如:“運動社”“高血壓營養餐”“高血壓課堂”等方式提高居民對高血壓的意識。國家政府可以建立統一的高血壓管理系統,由各區醫療機構進行分管,加強監督提高居民對高血壓的防治意識,加強預防從而降低高血壓的發病率、致殘率、死亡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