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大志 李 娜
薛城區陶莊鎮中心衛生院,山東 棗莊 277011
在臨床中,牙周炎是非常常見的一種疾病,又叫做破壞性牙周病,有非常多的成人存在不同程度的牙周炎癥、主要是由于牙菌斑中的細菌對牙周造成侵犯所導致的[1]。如果沒有盡早治療牙周炎,并任其逐漸發展,會對患者的咀嚼功能造成嚴重的影響,慢性牙周炎也給人們的生活造成了非常多的不便,因此對慢性牙周炎患者實施有效的牙周和正畸聯合治療勢在必行[2]。而基于此,本院此次研究中對60例慢性牙周炎患者行牙周和正畸聯合治療,探討其臨床價值,現將報道做如下匯報。
1.1臨床資料 選取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我院收治的60例人員,作為本次的研究對象。隨機將60例人員,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3]。對照組(n=30),男女比例為18/12例,最小年齡35歲,最大年齡60歲,平均年齡為(47.5±11.9)歲;觀察組(n=30),男女比例為20/10例,最小年齡36歲,最大年齡61歲,平均年齡(48.5±12.1)歲。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對比無顯著差異(p>0.05),無統計學意義。(1)均符合我院慢性牙周炎的診斷標準;(2)有20顆以上的天然牙;(3)沒有牙周手術的禁忌癥;(4)本次研究經我院倫理委員會批準;(5)入選患者均自愿參與,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1)排除哺乳期和妊娠期患者;(2)排除不配合患者[4]。
1.2方法 給予對照組患者牙周基礎治療,在這個過程中,給予觀察組牙周和正畸聯合治療。
1.2.1首先對患者的牙周進行傳統的檢查 患者來院后檢查患者的牙齒松動程度、附著水平以及牙齦出血指數等,拍攝患者病變牙齒的X線片,充分掌握患者牙周炎的情況,并根據實際情況制定正畸策略[5]。
1.2.2其次給予患者根本的牙周治療 告知患者口腔衛生的有關知識,使患者能夠從根本上認識到清潔口腔的重要性。為控制患者牙炎癥的情況,應對患者進行根面平整及潔治術。對患者進行基礎治療之后,定期到院進行復診,拍攝X線片,對患者牙槽骨硬骨板的形成情況進行觀察[6]。基本是在半年后進行正畸治療的。
1.2.3通過運用方絲弓矯治器 對患者進行正畸治療,在治療時逐漸將矯治器戴上,對病牙進行緩慢的移動,減小相鄰牙齒的縫隙,在進行復查時,按照患者牙周的恢復情況以及牙齒松動情況,調整矯治器的張力。進行正畸治療的過程中,也要對患者行口腔健康教育。
1.3觀察指標 (1)臨床治療效果觀察,顯效:在治療之后,患者牙齦紅腫出血、牙齒松動消失、患者的咀嚼效率得到改善;有效:患者牙齦紅腫出血、牙齒松動得到改善、口腔功能基本恢復;無效:患者牙齦紅腫出血、牙齒松動沒有改善,患者也無法正常進食。
(2)初診治療后3年 , 所有患者均由同一人使用 Williams探針探測牙周指標 , 包括齦溝出血指數、牙周探診深度、臨床附著喪失。

2.1.1比較兩組患者治療效果 觀察組患者的治療有效率明顯較為理想,(p<0.05)詳見表1。

表1 比較兩組患者的治療有效率 [n(%)]
2.1.2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各項指標詳見表2。

表2 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牙周的各項指標
在臨床上,慢性牙周炎的發病率非常高,是由于不同原因牙周支持組織炎癥反應所導致的。一旦沒有及時進行治療,患者就會伴有牙齦腫痛及牙齒松動等現象,對患者的生活質量造成了非常嚴重的影響,因此給予有效的治療至關重要。而牙周和正畸聯合治療,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發病情況,提高患者的治療效果。在本次研究中,觀察組的治療總有效率為29(96.7%)明顯優于對照組的治療總有效率23(76.7%),(p<0.05)。由表2數據得知,觀察組患者的齦溝出血指數(1.0±0.3)、牙周探診深度(3.6±0.4)以及臨床附著喪失(4.3±0.4),明顯低于對照組的齦溝出血指數(2.3±0.5)、牙周探診深度(5.3±0.6)以及臨床附著喪失(6.1±0.7),因此給予該病患者牙周和正畸聯合治療,效果顯著。但是本次研究中所選取的患者樣本較少,在加上后續隨訪資料和患者的資料不夠完整,無法為臨床提供有力的依據,而且還會對治療效果造成一定的影響,需要后續采集大量的研究樣本,對相關研究進行深入性的研究和分析,從而為臨床提供更加豐富的參考依據。
綜上所述對慢性牙周炎患者進行牙周和正畸聯合治療,不僅能提高治療有效率,同時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各項指標,在臨床中值得被推廣和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