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躍勇
臨沂市第三人民醫院兒科,山東 臨沂 276023
小兒哮喘疾病作為醫院兒科中經常見到的護慢性呼吸系統類疾病,患兒在夜間和晨起的時候經常會出現胸悶和咳喘的癥狀,導致出現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難、喘息和咳嗽等。對患兒的身體帶來較大程度上的傷害,影響其生活質量。一旦患有該類疾病,就會導致患兒長期的經受病痛的折磨,由于該類疾病具有不易治愈和反復發作的特征,給患兒以及家庭帶來較大的經濟負擔以及心理負擔。所以,需要積極的探究。治療該類疾病的模式[1-2]。基于此,本文將主要研究布地奈德聯合硫酸特布他林霧化吸入控制小兒哮喘的臨床治療效果,現有如下報道:
1.1一般資料 選擇2019.01月-2020.01月到本院接受治療的小兒哮喘患兒共84例作為觀察對象。依據隨機分配法分成實驗組和對照組,實驗:對照=42:42,實驗組內患兒男性:女性=21:21,年齡在5.11±1.21/歲,平均患病時長為4.96±0.35/月;對照組內患兒男性:女性=22:20,年齡在5.08±1.32/歲,平均患病時長為4.95±0.38/月。
1.2納入標準與排除標準
1.2.1納入標準 經過綜合檢查確診小兒哮喘,需要接受治療;同意參與實驗,自愿配合,并簽署知情同意書;組內患兒的基本資料無差異(P>0.05)。
1.2.2排除標準 不配合治療患兒;對藥物過敏的患兒。
1.3方法
1.3.1對照組 給予特布他林藥物的霧化吸入治療模式:運用2.5mg-5 mg的硫酸特布他林藥物的霧化液,開展霧化吸入的治療模式,要求每次治療時長在5分鐘到十分鐘,每天治療兩次。
1.3.2實驗組 給予特布他林藥物聯合布地奈德藥物的霧化吸入治療模式:把1mg的布地奈德藥物混懸液和2.5mg-5mg的硫酸特布他林藥物混合,向其中加入三毫升的0.9%的NACL注射液,開展霧化吸入的治療模式,要求每次治療時長在5分鐘到十分鐘,每天治療兩次。
1.4觀察指標及評價標準 記錄兩組患者的喘息消失時長、咳嗽消失時長、哮鳴音消失時長、治療時長,記錄并分析;記錄兩組治療前后的用力肺活量(FVC)和1秒內的用力呼氣容積(FEV1),數值越高,證明臨床效果越好;臨床癥狀緩解時間:包括濕啰音消失時間、咳嗽緩解時間、哮鳴音消失時間,用時越短,證明臨床效果越好。

2.1比對患兒治療前后肺功能各項指標 實驗組患者的FVC與FEV1指標均優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2組患兒治療前后FVC和FEV1指標對比
2.2比對患兒癥狀改善的狀況以及住院時長 實驗組患者的喘息消失時長、哮鳴音消失時長、咳嗽消失時長、治療時長顯著短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癥狀改善的狀況以及住院時長對比
小兒哮喘作為醫院內常見類別的兒科疾病,會對患兒的身體健康造成嚴重的損傷該項疾病的發病概率呈現出逐年上升的趨勢。小兒哮喘疾病的致病機制相對較為復雜與多樣,與患兒生存的環境、遺傳基因、年齡段、生活作息習慣、飲食習慣以及城市工業化發展有關。在臨床上,對該類疾病進行治療的時候,經常運用藥物治療的模式,按照藥物治療的各項原則,可以將藥物治療模式分為:控制類藥物以及快速緩解類的藥物。其中的控制類藥物主要包含:白三烯調節劑、糖皮質激素等。其中快速緩解類的藥物主要包含:抗膽堿能藥物、茶堿藥物等。在實施藥物治療的時候一般使用霧化吸入的治療模式,主要是將藥物霧化,而后將藥物送入患兒呼吸道之中,提升藥物治療的效果[3-5]。本文通過對兩組患兒治療前后肺功能指標、癥狀改善的狀況以及住院時長進行跟蹤分析以及比較。得出:實驗組患兒的FVC、FEV1指標均優于對照組;實驗組患兒的喘息消失時長、哮鳴音消失時長、咳嗽消失時長、治療時長顯著短于對照組,P<0.05。綜上所述,運用布地奈德聯合硫酸特布他林霧化吸入治療的模式,控制效果較優,可以控制患兒的臨床癥狀,促使其快速恢復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