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 峰
長春市傳染病醫院,吉林 長春 130000
艾滋病是感染科常見疾病之一,該疾病是以HIV為病原體的傳染性疾病,HIV是一種攻擊人體免疫系統的病毒,該病毒可對CD4T淋巴細胞進行攻擊,使CD4T淋巴細胞遭到破壞,導致人體免疫功能降低,若不及時治療會引發惡性腫瘤疾病,對患者生命健康產生嚴重威脅[1]。該疾病潛伏期較長,不易被發現,目前對HIV病毒檢測成為控制艾滋病傳播有效途徑。免疫層析試驗、雙抗原夾心酶免疫吸附實驗、間接酶聯免疫吸附實驗是臨床對HIV病毒進行檢測常用三種方法,但不同檢測方法檢測準確性有所不同[2]。本研究為分析不同檢測方法對抗HIV檢測結果的可靠性,選取70例已確診HIV患者作為本次研究對象,現將研究效果如下報道。
1.1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時間范圍2019年8月-2020年8月,研究對象在我院經免疫印跡法確診為HIV70例患者,70例患者年齡23-62歲,平均年齡(39.45±3.05)歲,其中男性患者36例,女性患者34例,HIV抗體陽性40例,HIV抗體陰性30例。
1.2方 法 對70例患者抽取3ml肘部靜脈血,利用離心設備對血液進行離心處理,離心機速度3000r/min,離心時間10min,雙抗原夾心酶免疫吸附實驗、間接酶聯免疫吸附:采用北京外胎生物藥業股份有限公司提供試劑盒,采用自動酶免分析儀,根據說明書進行操作;免疫層析試驗:在免疫試紙加樣區進行加樣,待血液樣本全部浸入加樣區后,保持10秒鐘,對試紙顏色進行觀察,若試紙有2條紅線則表示陽性,若1條紅線表示陰性。
1.3觀察指標 觀察免疫層析試驗、雙抗原夾心酶免疫吸附實驗、間接酶聯免疫吸附檢測敏感度、特異性、準確率。
1.4統計學方法 選用SPSS 19.0統計學軟件處理分析,計數資料實施X2檢驗,計量資料實施t檢驗,P<0.05兩組間有統計學意義。
免疫層析試驗敏感度87.50%、特異性80.00%、準確率84.28%;雙抗原夾心酶免疫吸附實驗敏感度97.50%、特異性93.33%、準確率95.71%;間接酶聯免疫吸附實驗敏感度92.50%、特異性86.66%、準確率90.00%。雙抗原夾心酶免疫吸附實驗、間接酶聯免疫吸附敏感度、特異性、準確率均高于免疫層析試驗,P<0.05;雙抗原夾心酶免疫吸附實驗、間接酶聯免疫吸附敏感度、特異性、準確率無顯著差異,P>0.05,但雙抗原夾心酶免疫吸附實驗敏感度、特異性、準確率略高。詳情見表1。

表1 三種檢測方法結果對比(n%)
艾滋病是臨床常見傳染性疾病,目前該疾病已成為全球公共衛生問題。經相關研究顯示,該疾病患者存在較復雜病理性改變,HIV病毒會對患者全身系統進行侵襲,會對患者T淋巴細胞免疫功能產生損害,隨著疾病發展患者正常細胞組織會出現非自然死亡,對患者健康組織產生嚴重損害,對患者生命健康產生嚴重威脅[3]。目前臨床尚未尋找到根治該疾病方法,對艾滋病進行預防可以有效降低感染率。對HIV進行有效檢測,可以提高艾滋病診斷準確率,可以降低疾病對患者帶來危害。目前臨床采用免疫層析試驗、雙抗原夾心酶免疫吸附實驗、間接酶聯免疫吸附實驗三種方法進行檢測,不同檢測方法的結果所有差異[4]。本研究為了選取更優檢測方法,提高HIV檢測準確率,對艾滋病進行有效控制,選取70例在本院確診為HIV患者為研究對象。經本研究結果顯示,免疫層析試驗敏感度87.50%、特異性80.00%、準確率84.28%;雙抗原夾心酶免疫吸附實驗敏感度97.50%、特異性93.33%、準確率95.71%;間接酶聯免疫吸附實驗敏感度92.50%、特異性86.66%、準確率90.00%。據此說明,雙抗原夾心酶免疫吸附法檢測結果準確性更高,其主要原因雙抗原夾心酶免疫吸附利用抗原體中載體與受體中抗體結合,酶標抗原與受體結合所產生的顯色反應,對抗體存在進行確定[5]。
免疫層析試可通過肉眼對檢測結果進行讀取,該檢測方法可通過口腔黏膜滲出液樣本進行檢測,適用于不愿采血、暈針患者,但該檢測方法存在假陽性與假陰性,易出現誤診與漏診現象,因此該方法可應用于初篩選檢測,臨床需對該檢測結果呈陽性患者進一步檢查[6]。綜上所述,雙抗原夾心酶免疫吸附實驗檢測結果更準確,對艾滋病預治發揮重要作用,具有臨床使用及推廣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