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友利
臨沂市第三人民醫院病理科,山東 臨沂 276023
就現階段來講,在對乳腺腫瘤疾病進行治療的過程中,一般都運用手術治療的模式,但是由于乳腺腫瘤具有的種類相對較多,僅憑平肉眼很難精準的對腫瘤的性質進行判定。由于腫瘤的性質不同,在對其進行手術切除的過程中,切除的范圍也有所不同。所以,在臨床上經常運用冰凍切片診斷模式、石蠟切片診斷模式,對患者的疾病進行診斷。由于乳腺腫瘤的類型和性格有所不同,為了能夠保證治療方案具有較強的理論支撐[1]。對此,本文將主要研究乳腺腫瘤石蠟切片和冰凍切片病理診斷正確率及臨床意義,以便于診斷環節具有較強的精準性,現有如下報道:
1.1一般資料 選擇2019.01月-2020.04月在我院收治的82例乳腺腫瘤患者,均為女性,平均年齡(44.28±9.49)歲。
1.2納入標準與排除標準
1.2.1納入標準 經過綜合檢查確診乳腺腫瘤;同意參與檢查試驗,自愿配合,并簽署知情同意書;一般資料無統計學差異。
1.2.2排除標準 合并精神疾病、器官衰竭及癌癥患者;不配合檢查患者。
1.3方法 患者內接受手術治療的期間段內,要將患者的病變腫塊進行切除,保障組織具有較強的新鮮感,組織腫塊的直徑需要控制在15厘米到40厘米之間。將病變的核心位置取樣,立即將標本檢查送檢,標本直徑需要控制在25厘米以下,選取兩塊到三塊的病變組織,在送檢的過程中需要認真的對樣本進行檢查,將其快速的送入到病理科中。
1.3.1對照組 針對剩余的組織,采取石蠟處理,依照石蠟診斷原則,步驟以及方法進行進一步的診斷結果。
1.3.2實驗組 將患者的腫塊標本放入在冰凍切片機械設備之中,調節機械設備的溫度,需要將其控制在零下25度左右,冰凍的時長需要在2.5分鐘左右,迅速將標本制成凍塊,而后快速的實施切片操作,將病變的組織制成薄塊。薄塊厚度需要控制在5μm左右,而后運用甲醇溶液對其進行切片、染色處理,病理科的檢驗醫師于光學的顯微鏡之下對組織進行檢查,檢查后將病理報告進行詳細的寫出。
1.4觀察指標及評價標準 觀察石蠟切片診斷結果,乳腺腫瘤主要包含乳腺結核、乳腺囊性的增生、纖維瘤癌、乳腺葉狀的腫瘤、侵潤性質的癌癥、乳腺腺病。正確率主要包含完全正確、基本正確,其中完全正確主要是指接受兩種病理的診斷之后,結果完全相同;基本正確為經過兩種病理診斷后,結果基本相同,可以判定腫瘤的性質具有較強的一致性,但是類型還是有所區別。

1.1對兩組診斷的正確率 實驗組檢查的正確率高達81/82(98.78%)顯著高于對照組75/82(91.46%)p<0.05,見表1。

組別例數正確率對照組8275/82(91.46%)實驗組8281/82(98.78%)x2值-4.7308P值-0.0296
乳腺腫瘤是一種出現在乳腺上皮組織的惡性腫瘤,是女性中最常發生的惡性腫瘤之一,嚴重的可以危及生命。在出現病變的時候會有胸疼、水腫、乳房內有腫塊和泌乳障礙,還會出現乳頭凹陷、溢液、甚至破碎的癥狀。到了晚期病人和其他癌癥的表現一樣,乳腺癌也會出現食欲不振、身體逐漸消瘦、沒有力氣、貧血發熱的癥狀,一些嚴重的可能還會引起死亡[2-3]。所以,診斷檢查的手段就尤為重要,需要提升診斷的正確率,促使患者可以早日接受針對性的治療。石蠟切片病理診斷模式需要較多的病變組織的標本經常會受到時間限制,但是冰凍切片病理診斷模式所需要的組織病變標本相對較少,操作較為便捷,所用時間較短,在手術中可以更加精準迅速地對患者的病例進行診斷,幫助手術醫師能夠及時的全面了解到腫瘤具體性質,確認手術的具體范圍,規避手術過程中由于手術范圍不對導致患者需要接受二次手術,為治療環節提供較為精準的數據支撐。但是,需要注意:冰凍切片病理診斷模式的診斷結果具有延遲率和假陰率。對診斷的結果具有較強的影響,所以,在運用冰凍切片病理診斷模式的過程中,要求病理檢查醫師能夠在較短的時間內,精準的將患者的病理組織進行檢查,從而提升診斷的正確率。冰凍的條件、染色的技術、冰凍切片的薄厚,直接關系到病理診斷的結果,所以在對病變組織進行制片的過程中,需要具有較強的嚴謹性和準確性保障切片色彩分明,著色均勻[4-6]。
本文通過對比兩組診斷的正確率。發現:實驗組檢查的正確率顯著高于對照組。綜上所述,運用冰凍切片病理診斷模式對乳腺腫瘤疾病進行診斷,檢出概率更高,精準度更優,該項診斷模式可以推廣與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