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紹華 張鳳玉
1.廣西柳州鋼鐵集團有限公司醫院燒傷整形外科,廣西 柳州 545000;2.廣西柳州市柳鋼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藥劑科,廣西 柳州 545000
臨床對于燒傷患者若不采取有效治療,便會引起創面感染,嚴重還會發生創面不愈、膿毒血癥、休克、重要臟器功能損害、貧血等并發癥。當前臨床主要的治療原則是挽救患者生命、減輕患者疼痛、促使創面愈合等,但是發生創面感染是影響患者生命安全的主要原因。燒傷在中醫上稱之為“水火燙傷”,該病名早見于《諸病源候論.湯火瘡候》。有研究表明,燒傷創面采用濕潤燒傷膏治療能夠減輕患者疼痛,促使創面愈合,減少瘢痕的生長,提高治療效果[1]。基于此,本研究選擇我院2015年1月-2018年12月期間收入的900例燒傷創面患者,給予濕潤燒傷膏治療,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 選擇本院2015年1月-2018年12月期間收入的1800例燒傷創面患者,分成觀察組和對照組,組內均有900例。觀察組中,女446例,男454例,年齡3個月-96歲,均數為(48.16±5.27)歲。對照組中,女445例,男455例,年齡3個月-96歲,均數為(48.91±5.08)歲。兩組年齡、性別等基本資料相比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 所有患者均常規進行清創沖洗換藥處理,病情嚴重者綜合治療包括抗感染、抗休克、輸液、營養支持、保護重要臟器功能、維持水電解質酸堿代謝平衡、燒傷治療儀理療、中醫藥辨證論治等,三度燒傷或愈合困難者分期行創面切削痂擴創自體皮移植術。對照組:給予磺胺嘧啶銀乳膏治療(廣東恒健制藥有限公司生產;批號:國藥準字H44020614,規格:60g),將其均勻的涂抹在患者創面上,涂抹藥膏的厚度是1mm,一天一次,一個療程2-4周,共治療1-2個療程。觀察組:給予濕潤燒傷膏治療(汕頭市美寶制藥有限公司生產,批號:國藥準字Z20000004,規格:40g),均勻的涂抹在患者創面上,涂抹藥膏的厚度是1mm,一天一次,對感染嚴重者結合使用磺胺嘧啶銀粉,一個療程2-4周,共治療1-2個療程。上述涂藥方法可根據病情需要分別將藥膏均勻混合無菌紗布中覆蓋創面,使用敷料包扎。
1.3觀察指標 (1)對比兩組疼痛情況,給予患者視覺模擬疼痛評分(Visual Analogue Scale/Score,VAS)評估[2],拿給患者一張畫有10cm線的紙,從0端到10端痛感依次遞增,讓患者按照自身疼痛程度在線上畫一個點。(2)對比兩組治療效果,依照《中醫病癥診斷療效標準》進行判斷[3],顯效:治療后患者II度燒傷創面達到上皮化愈合, III度創面痂皮液化溶解脫落快,肉芽組織生長多,紅潤;有效:治療后患者創面有縮小25%以上,III度創面痂皮液化溶解脫落慢,肉芽組織比較新鮮,臨床癥狀有顯著緩解;無效:治療后患者臨床癥狀沒有變化。

2.1兩組疼痛情況相比 兩組治療前VAS分數相比較無差異(P>0.05),治療后觀察組VAS分數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疼痛情況相比(n=900,分)
2.2兩組治療效果相比 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8.89%,顯著高于對照組的88.22%(P<0.05)。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效果相比(n=900,例)
在患者燒傷后若不能得到有效及時的治療,便容易發生感染,延長創面的愈合時間,甚至會危及患者生命。
本研究得出治療后觀察組VAS分數低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8.89%,比對照組的88.22%高(P<0.05)。濕潤燒傷膏是我國研制的一種燒傷、燙傷外用藥,主要含有地龍、黃柏、罌粟殼、黃連、黃芩等成分,其中地龍具有清熱定驚、通絡的功效;黃柏具有瀉火除癥、清熱燥濕、解毒療瘡的作用;罌粟殼具有良好的鎮痛效果;黃連、黃芩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的功效,諸藥合用具有清熱解毒、止痛、收斂生肌的作用[4]。使用后在患者創面上形成一層纖維膜,保持創面局部的濕潤,為創面營造濕潤的環境,有助于改善局部血液循環,增加創面的營養,抵抗細菌的繁殖和生長,有助于炎癥的吸收和創面的修復[5]。磺胺嘧啶銀乳膏有廣譜抗菌的作用,但是其阻擋外界細菌侵襲的能力要低于濕潤燒傷膏。并且磺胺嘧啶銀乳膏中的銀鹽有收斂作用,能夠使得創面一直處于干燥狀態,導致創面的水分過度蒸發,容易引起干性疼痛。
綜上所述,燒傷創面采用濕潤燒傷膏治療能有效減輕患者疼痛感,促使創面愈合,提高治療效果,值得臨床應用和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