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鑫功
瓦房店婦嬰醫院有限公司,遼寧 大連 116300
由于糖尿病在臨床上是一種很常見的慢性內分泌疾病,糖尿病患者患肺結核疾病的概率是正常人的四倍。而糖尿病合并肺結核的病情較為復雜,發病后病情發展快且難以控制,嚴重影響了病患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同時,由于糖尿病合并肺結核不具有特異性的影像學特征,在臨床診斷上極易與其他肺結核病混淆,使得相關的診斷和進一步治療更為困難[1]。目前臨床上主要采用胸部X線片和CT檢查方法來診斷糖尿病合并肺結核,本次研究通過對50名糖尿病合并肺結核病患進行檢查,旨在探究胸部X線片和CT診斷應用于臨床檢測糖尿病合并肺結核病患的價值,具體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 選取50名2019年1月-2020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療的糖尿病合并肺結核病患作為研究對象。在這50名病患中,有34名男性病患,16名女性病患,年齡為33-72歲,平均年齡為52.8±3.4歲,糖尿病病程為3-26年,平均病程為13.4±4.9年。入院時,31名病出現不同程度的咳嗽、咳痰、咳血,12名病患體重下降,15名病患出現發熱、出虛汗。所有病患均知曉本次研究,并簽署了知情同意書。
1.2研究方法 所有病患入院后均先接受常規的血糖值和血常規檢測。首先采用胸部X線片對50名病患進行檢查,然后采用CT對40名病患進行進一步檢查。在進行胸部X線片拍攝時,需要拍攝病患的胸部正位片和胸部側位片。胸部X線片檢查采用美國的X光機,電流標準為320mA,電壓標準為120KV.在進行進一步的CT檢查時,掃描區域為肺尖至肺底。CT檢查采用雙排螺旋CT機,電流標準為180mA,電壓標準為120KV,層厚標準為5.0mm。
1.3觀察標準 檢查結束后,詳細記錄胸部X線片和CT檢查的影像學結果,分別對病患的胸部X線片和CT檢查的影像學結果進行分析。影像學表現為空洞、大片形實變影、小型結節和樹芽征病灶。

2.1胸部X線片的影像學結果 對50名糖尿病合并肺結核病患進行胸部X線片檢查,根據其影像學結果可知,39名病患出現空洞表現,其中有30名病患空洞超過3.0cm;36名病患出現大片形實變影,呈現出不規則的形狀,在這36名病患中,有20名病患的影像學邊緣顯示清晰,16名病患影像學邊緣顯示模糊;10名病患出現小型結節與樹芽征病灶,病灶密度分布不均勻,中部病灶密度與周邊病灶密度相比要高得多。
1.2CT檢查的影像學結果 對40名病患進行進一步的CT檢查,根據其檢查的影像學結果可知,31名病患出現空洞表現;29名病患出現大片形實變影,呈現出不規則的形狀;7名病患出現小型結節和樹芽征病灶。
2.3對所有病患的胸部X線片和CT檢查的影像學結果進行比較 對所有病患胸部X線片和CT檢查的影像學結果進行比較分析,可知兩種檢測方法的結果差異并不顯著,P>0.05。具體描述如表。

表1 比較所有病患的胸部X線片和CT檢查的影像學結果
糖尿病在臨床上是一種常見的代謝異常型疾病,多發于中老年群體,臨床主要表現為不同程度的咳嗽、咳痰、咳血、發熱、出虛汗、體重下降等癥狀。糖尿病的發病原因包括:胰島素生成異常、胰島素功能異常、家族遺傳、過多飲食和過少的運動量[2]。由于病患正常的代謝功能紊亂,導致其免疫功能和抵抗力減弱;而糖尿病病患一般病程較長,長期的疾病狀態會導致機體免疫功能下降,綜合導致糖尿病病患容易被結核菌感染,人體被結核桿菌入侵后,免疫反應就會混亂從而引起結核病。由于糖尿病患者體內血糖含量較高,且糖代謝功能混亂,加上病患體內為酸性環境,容易導致結核桿菌大量繁殖和聚集。因此,糖尿病合并肺結核病患越早接受正確的治療越好[3-4]。這要求醫護人員對其進行早期診斷,以診斷的結果為基礎,及時采取正確的治療方法。根據相關研究可知,采用胸部X線片檢查方法和CT檢查方法對糖尿病合并肺結核病患進行檢查均具有一定的影像學特征,均表現為大型空洞、大片形實變影、小型結節和樹芽征病灶。為了探討這兩種方法對于糖尿病合并肺結核病患的臨床診斷意義,本次研究選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療的50名糖尿病合并肺結核病患進行研究,首先對所有病患進行胸部X線片檢查,然后對其中40名病患進行CT檢查,比較分析兩種檢查方法的影像學結果,研究結果顯示兩種檢查方法差異并不明顯,都具有臨床診斷意義。
綜上所述,胸部X線片和CT檢查的影像學結果具有其相應的特征,并且影像學結果的體現通常為大型空洞和大片形實變影。因此,將胸部X線片檢查和CT檢查兩種方法應用于糖尿病合并肺結核病患的檢測中,臨床上對影像學結果進行綜合分析,能夠提高診斷的準確性,從而及時采取相應的治療方法,提高治療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