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云云 劉文超 李 珊
昌樂縣人民醫院,山東 濰坊 262499
慢性乙肝是臨床一種較為常見的慢性傳染性肝臟疾病,病程相對較長,且易反復發作,相關研究表明,在慢性乙肝患者治療過程中予以有效的護理干預可以提高臨床療效[1]。本次通過對我院收治的84例患者進行研究,旨在探討對慢性乙肝患者實施綜合護理干預對其治療依從性及生活質量的影響,現分析如下。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8年3月-2019年3月我院收治的84例慢性乙肝患者納入研究,并根據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均分為觀察組(n=42)與對照組(n=42)。觀察組:男性25例,女性17例,年齡22-69歲,平均年齡(40.34±5.49)歲。對照組:男性22例,女性20例,年齡24-70歲,平均年齡(40.86±5.63)歲。本次研究中的患者均簽署相關知情同意書,兩組一般資料無明顯差異(P>0.05),存在可比性。
1.2方法 對照組患者實施常規護理,觀察組患者實施綜合護理,具體內容為①心理護理:護理人員積極與患者進行溝通交流,在交流過程中要耐心傾聽患者的自述,通過患者的自述,分析發生負面情緒的因素,并通過這些因素對患者進行針對性的心理疏導,使患者負面情緒得到緩解,重拾治療的自信心。②家屬支持:充分了解患者的臨床資料,并充分了解患者的家庭環境,在與患者進行溝通的同時還應跟患者家屬進行有效交流,使家屬一同參與到綜合護理干預中,協助護理人員將患者照顧的更全面。③健康宣教:護理人員應向患者講解乙肝的疾病知識,使患者對慢性乙肝能有全新的、正確的認知,并告知患者合理用藥、良好的心理情緒以及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有效提升治療效果,促使病情盡早康復。同時還應鼓勵患者根據自身情況進行適當的運動,飲食方面應多食清淡、高蛋白、高纖維易消化的食物,禁食辛辣油膩等食物。
1.3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治療依從性及生活質量。

2.1兩組治療依從率比較 觀察組患者治療依從率較對照組明顯更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依從率比較[n(%)]
2.2兩組生活質量評分比較 觀察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較對照組明顯更優,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生活質量評分比較分)
慢性乙肝是臨床上一種常見慢性肝臟疾病,具有一定的傳染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是引發乙肝的病原體,所以針對乙肝患者的治療應以控制HBV為主,從而避免病毒過度損腎臟功能,降低肝細胞炎癥壞死的風險,從而延長患者的生存期,有效提升生活質量[2]。
慢性乙肝治療周期較長,患者在治療期間易失去信心,從而導致治療依從性較差,嚴重影響治療效果[3]。有資料顯示,對患者進行早期的心理護理可以避免這些情況的發生,在本次研究中這種說法也得到了也證實。研究中護理人員發現患者的負面情緒后進行有效的心理護理和家庭支持,從而降低了患者焦慮程度,提高了患者治療依從性。護理人員在患者各方面都出現一定的好轉后對其進行健康宣教,也大大促進了其生活質量提高。
綜上所述,對慢性乙肝患者實施綜合護理干預,不僅利于患者心理情緒的改善,提高治療依從性,同時還能促進生活質量提升,值得臨床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