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洋洋
鎮江市第三人民醫院,江蘇 鎮江 212003
腦卒中即指腦部局部血流循環障礙與腦組織結構及功能出現損傷的一種疾病,多見于老年人,患者通常伴有不同程度吞咽或語言障礙、偏癱等,嚴重影響其生活質量[1]。相關數據統計[2],超過50.00%腦卒中患者難以自主進食,這嚴重影響其對食物的吸收及攝取,易出現營養障礙,導致其免疫功能下降,提升肺部感染風險。鼻飼管喂養是一種臨床常用的營養方式,其可為患者提供充足營養物質,減少影響營養障礙的發生,但在臨床應用過程中,易出現食物反流、誤吸、插管脫落等諸多問題。因此,鼻飼管喂養期間,還應輔以有效護理干預。精細化護理是一種新型護理方式,其較為注重精細化管理,可為患者提供優質、全面的護理干預。為明確在腦卒中患者中鼻飼管和精細化護理的聯合應用價值,現對此展開探討。
1.1一般資料 取本院2018年9月—2020年9月收治的腦卒中患者40例,根據隨機摸球法分成常規組與干預組,各20例。常規組:女12例,男8例;年齡56~82歲,平均(68.79±3.42)歲。干預組:女10例,男10例;年齡57~83歲,平均(68.89±3.47)歲。兩組一般資料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可對比。
納入標準:滿足《中國急性缺血性腦卒中診治指南2018》內相關診斷標準[3];臨床資料完整;家屬了解研究內容,同意患者參與研究,經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排除標準:續發性腦卒中者;入院前伴有肺部感染者;合并消化道出血、胃潰瘍等嚴重性腸胃道疾病者;存在腦代謝類疾病、腦部腫瘤者;凝血功能障礙、器質性病變者。
1.2方法 兩組均給予常規護理干預,包括腦卒中健康知識講解、臨床治療流程告知、病情觀察、生命體征監測、用藥指導、衛生護理等。
常規組給予鼻飼管插管:常規留置鼻飼管,以普通膠布予以固定處理,鼻飼管置入深度約為55cm,每天定時觀察鼻飼管固定情況,囑咐家屬若發生異常情況,應及時通知醫護人員。同時,對患者、家屬施以鼻飼管治療知識告知,耐心向其解釋鼻飼管的作用、目的、相關注意事項等,以促進其對鼻飼管治療活動的理解與配合。
干預組在常規組基礎上,予以精細化護理:①環境護理:確保室內環境干凈、整潔,合理調整室內溫濕度,定期進行通風換氣,盡量集中干預活動時間,減少噪音的發生,適當添色綠植,以增加患者舒適感。根據患者需要,可定時播放音樂,添加書籍、報刊等物品。②體位護理:進行鼻飼管喂養時,協助患者體位為30度至45度,頸部稍微向前傾斜;待食物注入完畢后,協助患者仍保持坐位,或適當抬高床頭至合適角度維持1h,以預防食物反流。喂食30min后,給予患者腹部按摩,以預防便秘;協助患者選擇仰臥位,屈曲雙膝,以大魚際滾法從升結腸、橫結腸、降結腸、乙狀結腸、升結腸方向實施按摩處理,力度適中,每次時間控制為20min,每日3次。日常護理期間,幫助患者定期進行翻身,按摩其受壓部位,以改善其受壓部位血流狀況。③心理疏導:注意觀察患者情緒變化,根據其面部表情、語言,合理評估其心理狀況,詳細向患者介紹臨床治療流程,告訴其病情及相關知識,指導其采用積極、客觀態度應對疾病治療。定期向家屬匯報患者情況,囑咐其多給予患者精神支持與心理干預,以促使患者心理狀況的改善。根據患者興趣愛好,協助其開展相應活動,如:聽音樂、冥想等。④鼻飼導管護理:在插管前,明確胃管部位,注意安撫患者、家屬情緒,并告訴其各項操作的意義及目的,以爭取其理解與同意。插管后,定期檢查鼻飼管固定情況,利用3M寬膠帶撕成Y型在患者鼻翼位置固定,并在胃管上進行螺旋纏繞。食物注入前,以溫開水對胃管進行沖洗,每天檢查鼻飼管固定情況4次,囑咐家屬加強對鼻飼管中食物殘留狀況的觀察。⑤并發癥防控:鼻飼期間,注意觀察患者是否存在嗆咳及食物反流狀況,動態化觀測患者呼吸狀況、有無躁動不安及紫紺情況,若出現異常,應及時通知醫生進行相應處理。準確記錄患者每日大便次數及量,認真觀察其大便及胃液顏色,以及時發現并處理消化道出血癥狀。同時,每次注入食物后,給予患者腹部順時針按摩,營養餐內適當添加蜂蜜、香蕉泥等,以防控便秘現象的發生。
1.3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營養狀況、神經功能與認知功能、肺部感染及其他并發癥發生狀況。收集患者干預前后5mL空腹靜脈血,以全自動血細胞分析儀,檢測白蛋白(Alb)、總蛋白(PA)、血紅蛋白(Hb)。通過神經功能缺損量表(NHISS)[4]、簡易心智量表(MMSE)[5],判斷患者入院時、護理后神經功能和認知功能。NHISS總分42分,分值越高,代表患者神經功能缺損越嚴重。MMSE總分30分,分值越高,提示患者認知功能越理想。

2.1兩組營養狀況對比 入院時,兩組Alb、PA、Hb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兩組以上指標比,干預組均較高(P<0.05),見表1。

表1 對比兩組營養狀況
2.2兩組神經、認知功能對比 入院時,組間NHISS、MMSE評分比,無明顯差異(P>0.05)。護理后,兩組上述兩項評分比,具有顯著差異(P<0.05),見表2。

表2 對比兩組神經及認知功能(分,
2.3兩組肺部感染及其他并發癥發生率對比 干預組并發癥總發生率較常規組低(P<0.05),見表3。

表3 對比兩組肺部感染及其他并發癥發生率n(%)
腦卒中即指人體大腦中由于局部血液循環受阻造成的神經功能障礙綜合征,具有較高發病率[6]。營養障礙于腦卒中患者中較為常見,其不僅會增加患者消化道出血、肺部感染發生風險,還可影響患者康復情況,提升其死亡風險。因此,需施以有效干預措施。
鼻飼管留置是為腦卒中患者提供營養的有效途徑,其可根據患者對營養物質需要情況,向其提供相應的營養成分,滿足其機體對能量的需求,從而減少營養障礙問題,降低相關并發癥發生率,保證臨床治療質量[7]。
但在鼻飼管喂養過程中,易出現食物反流、嗆咳等問題。因此,鼻飼管喂養期間,還應施以有效干預措施,以保證喂養效果,減少不良反應的發生[8]。精細化護理是近年來臨床興起的一種新型護理方式,其通過各護理環節的優化,來為患者提供精準、優質護理服務。在腦卒中患者中,精細化護理主要是通過環境護理,增加患者舒適度,減輕環境因素對患者病情及治療效果的影響;通過體位護理,預防鼻飼管喂養不良反應的出現,保障患者喂養效果;通過心理干預,緩解患者負面情緒,增加其醫護依從性,為后期工作的開展奠定良好基礎;通過鼻飼管護理,保證鼻飼管固定良好,降低不良反應發生風險;通過并發癥預防,減少相關并發癥的出現,保證臨床治療工作的順利進行。經鼻飼管與精細化護理聯合應用狀況下,可有效改善患者營養障礙問題,降低相關并發癥發生風險,促進患者機體較快恢復。
本研究中,干預組各項營養指標與常規組比,顯著較高,提示鼻飼管協同精細化護理可促進患者營養狀況的改善。干預組護理后NHISS、MMSE評分和常規組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說明鼻飼管連同精細化護理可減輕患者神經、認知功能損傷。干預組并發癥總發生率與常規組比,均明顯較低,表明鼻飼管聯合精細化護理可降低肺部感染及其他并發癥發生率。
綜上所述,在腦卒中患者中鼻飼管和精細化護理的聯合運用,可促使患者腸內營養狀況改善,并能減輕其神經功能、認知功能損傷,防控肺部感染及其他并發癥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