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花 梁淑怡
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廣東 廣州 510630
消化內鏡是消化系統疾病治療的技術之一,其對患者疾病診斷及治療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其為侵入性操作,在實際檢查過程中要進入患者內部反而會增加風險,部分患者還會因生理及心理上的不適而產生抵觸,再加上其具有較大的風險,所以應加強對護理風險的控制。將PDCA循環模式應用于護理中可以使其操作更加專業化,降低患者的不適感進而減少風險事件的發生[1]。本次研究主要對消化內鏡護理風險控制中PDCA循環模式的價值進行探討。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8年2月-2018年10月我院消化內鏡實施的常規護理的醫護人員為對照組,2019年2月-2019年10月實施PDCA循環模式的醫護人員為觀察組,各22名,男、女各8例、14例,年齡22-28歲,平均(25.6±2.4)歲,另選取同期我院收治的消化內鏡的患者各65例,對照組男、女各37例、28例,年齡26-58歲,平均(42.5±6.8)歲,觀察組男、女各38例、27例,年齡27-58歲,平均(42.3±6.5)歲,經過對比兩組一般資料顯示無差異P>0.05。
1.2方法
1.2.1對照組 常規管理:組織醫護人員學習消化內鏡護理的相關知識及技能,善于分析總結風險事件,通過不定期考核以提高其認知,同時加強患者對消化內鏡護理流程的掌握,提前告知其可能會出現的不良反應,做好相應的預防工作。
1.2.2觀察組 PDCA循環模式:(1)計劃:根據目前消化內鏡檢查的情況總結風險事件分析相關的原因,檢查護理實施中存在的不足及問題,主要在于患者在檢查前沒有得到較好的服務導致其準備工作不充足,另外消化內鏡檢查室相關設備使用不規范,醫護人員缺乏專業知識及技能等都會引發風險事件的發生,針對不同原因綜合患者的實際情況制定合理的護理方案。(2)實施:護理實施前組織醫護人員進行培訓,提高其專業技能及知識的同時確保其有能力實施護理服務,另外對當前檢查室內的物品進行分類擺放,注意保護患者的隱私,針對風險事件制定出防治的相關措施,若患者在檢查過程中出現意外醫護人員要立即想辦法解決,且為防止出現感染,醫護人員要嚴格按照相關規定,遵循無菌操作進而避免風險事件的發生。(3)檢查:成立檢查小組,主要是由護士長為組長不定期對患者的情況進行調查,了解其感染情況并掌握患者對醫護人員的評價,通過對其工作記錄表的核對核實其準確性,定期對醫護人員的專業技能及理論知識進行考核,提高其綜合素養,最終進行質量評定。(4)處理:定期召開會議,通過檢查結果對分析護理質量,總結護理中存在的問題,有針對性的提出解決方案,并對制定好的護理方案進行糾正及完善,將其應用于下一個PDCA循環管理中,以有效保證護理質量。
1.3評價指標 (1)采用自制的評分表對兩組護理質量進行評估,主要內容包括消毒隔離、專業技能、服務態度及健康教育四項,各項分值100分,評分越高護理質量越高;(2)風險事件有意外拔管、消化道損傷、感染。

2.1兩組護理質量對比 觀察組護理質量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見表1。

表1 兩組護理質量評分對比分)
2.2兩組風險事件發生率對比 觀察組風險事件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見表2。

表2 兩組風險事件發生率對比(n,%)
目前消化內鏡在臨床中已廣泛應用,其有較好的作用效果,但是檢查前患者要做好相應的準備,同時檢查過程中其還會出現較多不適,影響患者情緒的同時也會對檢查造成影響,甚至還會引發糾紛進行增加風險事件的發生,以往應用的常規管理,有一定的作用但是因缺乏完善的制度導致護理質量較低,所以應選擇一種高效的管理模式[2]。
PDCA循環模式是有四個階段組成,即計劃、實施、檢查、處理,通過制定好的方法以預防風險的發生,及時調整方案以保證護理工作的整體性及有效性,首先分析總結護理風險發生的原因及存在的問題,結合實際制定合理的護理方案,為提高醫護人員的專業技能需組織其進行培訓,合理擺放檢查室的相關器械,嚴格按照相關制度完成操作,護士長不定期進行檢查并核對醫護人員的工作記錄表,培養其綜合能力,另外召開會議根據檢查結果分析護理質量,總結問題并找出解決方案,進而有效保證護理質量[3-4]。本次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護理質量評分高于對照組,且風險事件發生率低于對照組。
綜上所述,PDCA循環模式在消化內鏡護理風險控制中有一定作用,不僅可降低風險事件,還能有效提高護理質量,值得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