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林香
青島市即墨區田橫衛生院,山東 青島 266200
在臨床中,部分糖尿病病人同時會合并高血壓腦出血, 合并后相比于只發生高血壓腦出血的病人,其并發癥發生率會大大增加。臨床實踐表示[1],對高血壓腦出血病人實施合理的護理方式,可明顯提升治療效果[2]。為研究糖尿病合并高血壓腦出血病人的臨床護理效果,本次實驗針對108例糖尿病合并高血壓腦出血病人進行研究,對病人提供不同護理方式,現報告如下。
1.1一般資料 本次實驗選取2018年4月~2020年4月因糖尿病合并高血壓腦出血收治入院的108例病人,按照信封法將其分為A組(n=54例)和B組(n=54例)。A組男患24例,女患30例,年齡43~78歲之間,平均年齡(57.09±2.21)歲。B組男患26例,女患28例,年齡44~77歲之間,平均年齡(57.21±2.02)歲。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我院倫理委員會對本實驗完全知情,并批準進行。納入標準:病人及家屬均知曉本次實驗過程和目的并自愿參與;能主動配合實驗過程;同時患有糖尿病和高血壓以及發生腦出血。排除標準:病人患有精神疾病、明顯藥物過敏;嚴重心、腦功能障礙。
1.2方法 A組實施常規護理:實時監測病人腎功、肝功、血糖、血脂、血壓及心電,定時對病人血糖、血壓變化進行記錄,指導其科學用藥等。為B組病人提供綜合護理:(1)為病人講述糖尿病合并高血壓腦出血的病因及臨床表現,提高病人認識,有助于增加其配合治療和護理工作的主動性。(2)定時觀察其血糖、血壓值,對病人及其家屬進行正確指導血糖儀和血壓儀的用法。(3)對病人進行積極的心理輔導,多數患有該病的病人具有不同程度的心理和思想負擔,在臨床護理中,常出現無助、憤怒、驚慌、恐懼、逃避等心理和行為。護理人員需要針對其表現出或潛在的心理問題進行干預,例如:傾聽并認真講解病人病情,講述預后情況較好的病例以減輕其不良情緒。(4)指導病人正確飲食,該病病人應多進食富含維他命C和胡蘿卜素較多的水果,適量補充維生素E、花青素、蝦青素等,避免攝入高鹽、高糖、高油等食物,依據病人實際病情制定健康食譜,督促病人進行自我管理,在飲食方面控制自身血糖和血壓。(5)正確指導科學運動,依據病人實際病情,以循序漸進的方法進行運動,特別強調有氧訓練,指導病人養成正確的運動習慣,為出院后提供良好的生活狀態。

2.1兩組比較病人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 B組病人的護理滿意度為(98.14%)較高于A組的(85.18%),差異明顯,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護理滿意度比較(%)
2.2比較兩組病人的死亡率和并發癥情況 除了消化性潰瘍兩組病人比較無統計學意義(P>0.05),B組的死亡率(1.85%)和并發癥發生率(27.77%)均低于A組的(12.96%)(66.66%),差異明顯,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死亡率和并發癥情況比較(%)
2.3比較兩組病人血糖情況 B組病人的血糖指標為(4.75±0.79)mmol/L,A組顯著高于B組,為(7.12±0.93)mmol/L,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14.272,P<0.001)。
糖尿病屬于內分泌代謝疾病, 發病率較高,徹底治愈難度大,治療時間遷延[3],主要是病人血液中的胰島素比例異常, 導致體內血糖含量大幅上升, 引起脂肪和蛋白質代謝紊亂。糖尿病合并高血壓腦出血同時發生后,其并發癥顯著高于高血壓腦出血。該病主要由于未控制好病人血糖水平, 因此導致高血糖激素上升,引發的腦部出血等癥狀,若控制不得當, 容易導致并發癥發生。羅盈[4]等學者研究表示,適合的護理方式有助于高血壓腦出血病人的治療效果得到提升。綜合護理方式對糖尿病同時合并高血壓腦出血病人的治療依從性有積極影響, 可有效控制病人血糖含量, 降低并發癥發生率和死亡率。本次實驗結果顯示:通過綜合護理干預,相比于A組,B組病人的血糖、死亡率、壓瘡以及肺部感染等并發癥發生率相對較低,(P<0.05)。與陳少玲[5]等學者的研究結果一致。充分證明對部分病人實施綜合護理,可降低并發癥的發生率,同時減少死亡人數,可控制病情繼續惡化,具有現實意義。深入分析該病病人情況, 發現采用綜合護理的B組病人的護理滿意度高達98.14%,明顯高于A組的85.18%,(P<0.05)。
綜上所述,對糖尿病合并高血壓腦出血病人采取全面的臨床綜合護理, 可有效控制病人體內的血糖含量,控制并發癥,減少死亡風險,同時病人較滿意此種護理方式,值得臨床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