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錦炎 沈泉英
東部戰區總醫院第一派駐門診,江蘇 南京 210016
我國在發展的過程中面臨著醫療制度完善更新、老齡化持續推進、疾病譜更變等問題,與此同時,衛生資源支付能力以及衛生保健需求之間的矛盾也在老齡化發展的進程中日益凸顯,對此,強化健康教育有助于提升干部健康知識認知水平,能夠預防疾病發生與推進早期治療,可以推動干部保健工作的順利實施。對此,本文在2019年9月至2020年9月選擇機關200例在職干部當作研究對象,評價干部保健工作中健康教育的應用效果。具體分析如下:
1.1一般資料 在2019年9月至2020年9月選擇本地區200例機關干部當作研究對象,200例干部,男性195例,女性5例,年齡處于30歲至58歲之間,平均年齡(43.2.3±2.5)歲,合并糖尿病、高血壓等病癥患者38例,合并輕微心血管疾病者8例。所有干部均知情同意參與本次研究,研究經由院倫理委員會批準;排除精神異常者、不配合者、合并嚴重臟器疾病者。
1.2方法 將門診部保健科當作研究場所,通過講座、視頻播放、問卷調查、個體咨詢、發放宣傳冊等方式針對所有干部開展健康教育,并持續進行追蹤、反饋,明確所有干部健康狀況,并依照其具體表現和可能發生的危險因素制定針對性、個性化的保健方案。具體教育內容如下:(1)由保健科工作人員依據專業情況制定針對性的宣傳手冊以及問卷調查表,并發放給以上選擇的研究對象,由此開展全面合理的健康教育。(2)完成保健視頻的錄制,組織所有干部進行觀察,并且,組織所有干部開展健康講座,從而提升所有干部對健康知識的掌握程度。(3)依據入選干部的實際情況,開展針對性的咨詢服務,通過科學高效的問題調查和了解干部的身體健康程度以及對于健康知識的掌握情況。(4)依據體檢結果、干部臨床癥狀表現、潛在危險因素等為所有對象制定健康宣教活動,如依據危險因素制定宣教圖片或者教育文書,開辦各種健康講座,提高干部對健康知識的認識與掌握,還可以通過文字、視頻等展開宣教工作;經由上述個性化、規范化保健方案的實施,能夠提高所有干部對保健的重視度,如日常良好行為習慣的保持,制定科學飲食方案,合理運動,明確煙酒等危險因素等,從而整體提高干部的依從性,加速康復,發揮預防和早期治療疾病的作用。
觀察指標:觀察所有干部健康知識掌握程度;明確所有干部通過健康教育后的體檢率。

比較健康教育實施前后,所有干部對健康知識的掌握程度存在明顯差異,滿足統計學價值(P<0.05)。如下表1

表1 對比健康教育實施前后干部健康知識掌握程度(n/%)
2018年9月至2019年8月200例干部體檢率為79.00%,相較2018年的體檢數據,本研究時間段干部體檢率為93.50%,顯著提高,前后差異滿足統計學價值(P<0.05)。
3.1健康教育在干部保健工作中的實施 健康教育是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開展的教育活動,該活動能夠提高所有參與對象對于保健的重視度,促使他們能夠自愿接受并遵循健康建議,減少危險因素對于保健的影響,從而減少各類疾病的發生,整體提高保健對象的生活質量和生存質量[2]。將健康教育落實在保健干部群體中,力求提升他們的身體素質,提高他們對于身體保健知識的正確認知,由此腸道健康生活,促使干部重視身體健康狀況。
通過本文研究結果可知,相比健康教育實施前,本文研究對象健康知識掌握程度顯著提升,表明健康教育的應用提高了干部對于保健的重視與認識,能夠促進其身份的轉變,使其成為健康自我服務對象,有助于改善衛生資源缺乏的現象。同時,健康教育在保健干部中的開展能夠提升其健康意識,超越了衛生工作所需達成的目標。
3.2健康教育評價 健康教育的落實是否能夠發揮相應效果,關鍵在于保健對象的認知程度能夠提高,能夠更正不良行為,能夠形成良好生活習慣。經過研究發現,所有干部通過健康教育能夠自行參與體檢,整體提高了體檢率。足以表明,所有干部開始重視自我保健。對此,在評價過程中,還要明確干部能夠合理應用現有衛生資源和病癥發生率的改變,有助于衡量健康教育對于干部保健工作的影響情況[3]。
綜上所述,健康教育用于干部保健工作中效果突出,能夠提高干部健康知識掌握度和保健意識,能夠充分利用醫院資源,緩解資源短缺現象,可用于臨床推廣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