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波 李 斌 趙 斌
濟南醫院老年專護科,山東 濟南 250013
冠心病作為冠狀動脈性心臟病,心臟是人體中一個重要的器官。引起冠心病的因素有很多種,生活習慣、飲食習慣、容易生氣等。冠心病的患者動脈與正常人的動脈相比,比較細,血液流通不暢。冠心病的患者多數為中老年人、吸煙者、糖尿病患者以及身體比較肥胖的人[1]。作為當前一種多發及常見疾病,患病率、死亡率、致殘率相對較高,對冠心病患者生活質量造成嚴重危害,直接造成經濟負擔的明顯增加。當前在臨床醫學上對于此種疾病的發病因素暫時無法確定,但是能夠明確此種疾病的致病因素具有復雜性,因此部分學者認為這種疾病的出現是由于血清膽固醇濃度升高,以及體內脂類代謝功能紊亂所引發,所以給予這類疾病患者進行降脂治療,能夠起到最大作用。本文針對老年冠心病患者采用氯吡格雷+阿司匹林藥物的治療,之后探究此種治療方法的效果。
1.1患者資料 選取時間在2019年1月到2020年1月的冠心病患者60例,分為兩組,給與不同的治療方法。對照組的患者年齡在55-75歲之間,其年齡平均值為(65.73±1.24)歲。觀察組的患者年齡在54-76歲之間,其年齡平均值為(66.53±1.36)歲。
1.2治療方法 給予對照組常規藥物治療,阿司匹林劑量為100毫克,一天進行兩次服用。
觀察組在常用藥物治療的基礎上進行氯吡格雷的應用,用藥方法煤炭口服阿司匹林100mg,氯吡格雷75mg,連續服用4個星期為一個療程。
1.3觀察指標 本次研究中的60例患者需要接受為期90天的觀察時間,統計并深入分析治療前后心功能指標。
2.1對比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心功能指標 結果表明經過治療后,觀察組患者在心臟功能各項指標上均得到顯著改善,優于對照組。

表1 對比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心功能指標

表2 對照組和觀察組治療前后的運動功能評分比對
兩組患者在得到治療前的各項運動功能評分無明顯差異,但是在進行一段時間治療后,其功能評分狀況顯著比對照組較優。
近年來冠心病的發病率有持續升高的趨勢。冠狀動脈血管功能方面及結構方面的異常是引發冠心病的主要原因,一旦其冠狀動脈血管功能和結構發生異常則會阻礙其血液的供應,心肌細胞處于缺血缺氧的環境下發生病變或者梗死的情況,也就是通常情況下人們所講的冠心病[2]。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容易使患者出現血栓以及多種血液疾病,而凝血因子與凝血機制是冠心病的發展的重要方面。這些指標如果在冠心病患者的檢測出表現出異常,則代表患者易處于高凝血狀態,這對于患者是十分不利的。
我國冠心病的發病率較高,老年人高發。目前的主要機制為血管動脈粥樣硬化化,受血管腔狹窄的同時將會出現心肌供血異常的情況。由于冠心病屬于本虛標實,同時人的心肝脾肺燥五臟虧損時將會導致氣滯和血瘀。由于老年身體較衰,同時氣虛,因此肝臟功能將會導致一定的損害加上飲食失調,從而一定程度上對患者含有不利影響。冠心病是由多種病因誘導發作的一種常見病癥,其中冠心病給患者家庭帶來了一定的壓力,嚴重影響了患者的幸福感[3]。
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經臨床醫學證實能夠作為常規抗血小板藥物,同時二者具有協同抗血小板作用。阿司匹林聯合氯吡格雷在輔助介入治療中具有明確的預防和治療作用,同時能夠有效降低整體發生率和病死率。抗血小板藥物作為當前心腦血管的主要應用途徑之一,能夠有效抗血小板雙重藥物聯合應用提供更廣泛的血小板聚集抑制作用。血小板活化作為當前進行動脈粥樣硬化的主要病理基礎,一系列理化作用能夠有效激活血小板,其中包括凝血酶血栓素以及膠原[2]等。藥物通過進行酶的抑制,能夠促進藥理作用的發揮,同時血小板上的環氧化酶能夠產生相關作用,使其生成前列腺素病,刺激血小板聚集生成血栓素A2從而誘發血栓。阿司匹林一定程度上通過阻止花生四烯酸轉化成其他物質,例如前列腺素H2有利于防止血栓的形成。綜合上述所言,可積極推廣氯吡格雷+阿司匹林聯合治療的手段用于冠心病的臨床治療,可在保證患者生命安全的基礎上提升治療效果并且可顯著改善患者運動耐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