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紅運
臨邑縣中醫院,山東 德州251507
慢性宮頸炎屬臨床多發生殖系統炎癥性疾病,其主要病理特征為宮頸內皮間質存在炎性細胞,患者臨床表現為性交疼痛、陰道分泌物增多、宮頸上皮糜爛、陰道灼痛及瘙癢等,治療不及時存在癌變可能[1]。慢性宮頸炎的主要誘因為HPV感染,HPV病毒傳染性及侵襲性較強,患者感染后病情遷延,治療難度較大。臨床治療宮頸HPV感染的常規方案為重組人干擾素等西藥治療,部分患者遠期療效不佳。傳統中醫理論對婦科疾病研究內容豐富,中西醫結合治療宮頸FPV感染是現階段臨床研究的熱點。本次研究總結分析我院患者多項臨床資料,分析評估中醫止帶方的具體應用效果。
1.1一般資料 研究年限區間劃定為2018年9月-2020年9月,納入樣本為此時間段內與我院就診治療的82例宮頸HPV感染患者,以治療方案差異為依據,均分為研究組、對照組,全部患者經病理組織活檢、陰道鏡檢查均確診為宮頸HPV感染,臨床表現為性交痛、陰道分泌物異常、宮頸上皮糜爛等,符合中醫診斷標準。匯總分析兩組患者基線資料,研究組年齡區間跨度29-44歲,均數(36.28±2.55)歲,病程均數(9.66±1.27)個月。對照組年齡區間跨度30-46歲,均數(36.39±2.64)歲,病程均數(9.78±1.35)個月,基線資料差異對本次研究結論無不良影響(P>0.05)。
1.2方法 兩組患者均行基礎性西藥治療,本次研究選定治療藥物為重組人干擾素α2b栓劑,睡前妥善清洗陰道,取重組人干擾素α2b栓1枚(10萬IU)置入陰道穹隆,間隔2d用藥1次,經期不得用藥,共治療3個月。
研究組患者加用中醫止帶方,藥物基礎組方為梔子10g、,牡丹皮10g、赤芍10g、牛膝10g、茯苓10g、澤瀉15g、黃柏15g、茵陳15g、車前子15g、豬苓20g。上述藥物組方水煎后服用,患者每日需服用1劑,取汁300ml分早晚2次服用完成,共用藥3個月。兩組患者治療期間不得進行性生活及盆浴,避免過度勞累,飲食清淡易消化。
1.3評價標準 依據陰道鏡檢查結果及臨床癥狀改善情況評估兩組臨床療效,統計治療后6個月復發患者例數。

對比兩組臨床療效及復發率,研究組更具優勢(P<0.05)。

表1 對比兩組臨床療效及復發率(n/%)
女性生殖系統病原微生物感染是誘發慢性宮頸炎的主要病因,該疾病病情反復遷延,治療周期長,復發率較高。宮頸HPV感染是誘發慢性宮頸炎的主要病因,HPV病毒屬DNA病毒,可侵襲人體內粘膜鱗狀細胞,也可與其他種類病原微生物產生協同性作用,進而導致病情持續加重[2]。
臨床治療宮頸HPV感染的常規方案為重組人干擾素α2b栓,其主要功效為抗病毒,可定向殺滅HPV病毒,抑制其侵襲性,并能夠調節內分泌及激素水平,促進宮頸上皮細胞損傷區域再生,控制病情進展。傳統中醫理論將宮頸HPV感染納入帶下病范疇,患者典型臨床表現為濕熱下注,治療應以止帶為基本原則。本次研究采用的止帶方中澤瀉、車前子、豬苓、茯苓等均可止帶、滲濕、利水。丹皮及赤芍屬清熱解毒類中藥,可止血與涼血[3]。牛膝能夠除帶、化濕、通淋、利水,梔子、茵陳、黃柏等可止帶燥濕、清熱解毒。不同藥物組方聯合,可止帶調經,殺蟲解毒,利濕清熱。經現代藥理學研究證實,止帶方能夠顯著改善宮頸局部組織免疫功能,抑制炎性因子合成及分泌,緩解炎性細胞浸潤,改善多項臨床癥狀。聯合應用止帶方與重組人干擾素可實現二者協同,改善宮腔內環境,提高免疫力,排毒除濕,扶正驅邪,標本兼治,療效優于單一西藥治療。總結分析本次研究中的相關數據內容,研究組患者臨床療效及復發率均優于對照組,可認為中西醫結合治療方案臨床療效顯著,可降低宮頸HPV感染復發率,其臨床療效顯著優于單一西醫治療,具有較高的推廣加重。
由此可知,宮頸HPV感染行中醫止帶方治療臨床療效顯著,可在各級醫療機構中全面推廣。同時,本次研究在流程設計等方面不夠完善,未能夠開展同類型數據的橫向分析與研究,就診患者總量不足,持續時間短,中醫止帶方的具體應用仍需持續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