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曉穎
江蘇省太湖療養院,江蘇 無錫 214086
宮頸癌是影響女性健康的惡性腫瘤之一,是我國女性生殖道癌癥中發生率、死亡率最高的惡性腫瘤[1]。相關數據統計[2],我國人乳頭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 Vaccine,HPV) 感染引起的癌癥中,宮頸癌占80%。隨著醫療技術的不斷提高,研究的不斷深入,目前宮頸癌可以通過HPV疫苗注射而達到預防的作用,世界衛生組織(WHO)已經將接種 HPV疫苗作為綜合預防宮頸癌和其他 HPV 相關疾病的戰略之一,所以HPV 疫苗的接種能夠早期預防甚至完全消除宮頸癌的發生。對于育齡期女性來說,宮頸癌的預防,疫苗接種等都是關注的重點。本文主要研究分析育齡女性人乳頭瘤病毒疫苗預防接種現狀及影響因素,研究時間2020 年6-10月,針對至本院進行婦科體檢的育齡女性300例為研究對象,
1.1基本信息 研究時間2020 年6-10月,針對至本院進行婦科體檢的育齡女性300例為研究對象,年齡18-45歲,平均(25.83±2.16)歲。納入標準:育齡期女性,18 歲以上;無子宮切除史;均知情且同意。排除標準:放化療病史;哺乳期、妊娠期女性;精神障礙,語言、表達能力障礙。
1.2方法 采用調查問卷形式,調查問卷包括以下幾部分,(1)一般資料(年齡、學歷、婚姻狀況、職業、家庭收入);(2)是否接種HPV疫苗;(3)疫苗了解程度,包括10項小問題,滿分10分,分數越高說明了解情況越清楚。
1.3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21.0軟件,X2檢驗計數資料(%),若檢驗結果為P<0.05則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疫苗接種情況 本次研究調查300名育齡女性,HPV疫苗接種81例,占27.00%;未接種219名,占73%。
2.2育齡女性HPV疫苗接種情況分析 接種與未接種年齡比較無統計學意義,P>0.05。學歷、婚姻狀況、家庭收入、職業、疫苗了解程度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表1 育齡女性HPV疫苗接種情況分析
宮頸癌是影響女性健康的惡性腫瘤之一,對于宮頸癌工作的重點應做好早期的篩查,做到早發現早治療。宮頸癌的發生與基因、免疫、環境、社會行為等綜合因素影響的結果,1992年,WHO宣布高危型人乳頭瘤病毒( Human papilloma virus ,HPV)感染是造成宮頸癌發生的主要原因[3]。
目前研制的HPV疫苗根據產生的作用分為預防性疫苗和治療性疫苗兩種類型。通常來說,預防性HPV疫苗能夠誘導機體產生免疫應答,在反應過程中產生中和性的抗體,當HPV感染人體之前就能夠和病毒抗原相結合,從而有效預防HPV感染[4]。本次研究調查300名育齡女性,HPV疫苗接種81例,占27.00%;未接種219名,占73%。HPV疫苗接種率較低,進一步分析,這與我國HPV疫苗開展注射的時間較短有一定的關系,二價、四價、九價HPV疫苗分別于2017、2018年在中國大陸上市,晚于其他發達國家。
本次研究中學歷、婚姻狀況、家庭收入、職業、疫苗了解程度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是影響疫苗接種的影響因素,進一步分析我國育齡期女性對HPV和 HPV疫苗的認知水平整體較低,多數女性不了解 HPV感染與宮頸癌的關系,且對宮頸癌、HPV 和 HPV 疫苗存在誤解。此次調查發現,只有少數女性對該疫苗的接種范圍、適宜人群、與宮頸癌的關系等有一定認識,并且已接種或有意向接種。部分女性對人乳頭瘤病毒的危險性認識不夠,對該疫苗的認知程度僅限于知道有此疫苗,擔心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大部分女性對該疫苗相當陌生[5]。
針對以上情況,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利用微信公眾號可以很好地宣傳該疫苗相關知識。此外,還可以通過街頭大屏幕、母親節或婦女節系列活動、專家講座等途徑進行宣傳對HPV疫苗,HPV感染的危害,宮頸癌的預防等,提高公眾的認知。對于宮頸癌的預防不僅需要加強女性自身健康、預防意識的提高,同時男性也應加強相關的健康教育,對女性的健康更重視,起到家庭督促等積極的作用。
綜上所述,我國HPV疫苗的接種起步較晚,但是應通過宣傳教育等多種形式提高女性的認知,積極主動接種,預防宮頸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