邴格格

不知道你有沒有遇到過和我一樣的問題:有些單詞很容易記住了,有些單詞就是遇見幾十遍也還是記不住!
為什么呢?從比較高端一點的層次上,這甚至可以追溯到人類記憶的工作原理。記憶可以被認為是一個編碼和提取的過程。編碼即儲存知識,提取則是要在關鍵時刻(比如考試中)將知識呈現出來加以使用。
一個好消息和一個壞消息。好消息是,人類大腦的編碼能力遠遠比我們自己認為的要高,可以儲存的知識也遠比我們想象的多——大腦容量就像海綿里的水,只要擠一擠,總會騰出地方的;壞消息是,我們對于知識的提取往往沒有這么順利。想想你有沒有過類似的情況:看著一篇英語閱讀,好多詞似曾相識卻說不出意思,只有翻看字典的那一刻才靈光一現,這個詞我背過!
嗯,這說明這個單詞已經儲存在大腦的深處,落灰發霉了。
所以我們要做的就是,如何更有效地把記憶提取出來。
最常用的一種方法叫聯結記憶。聽上去很高級,說白了就是把正在學習的內容同你知道的其他事物聯系起來。學得越多,這種方法會越簡單,因為你先前的學習已經為后面添加新信息建立了框架。
聯結可以是語義上的,也可以是結構上的。舉個例子,我用百詞斬是因為初中時偶然看到了它的廣告,ambulance(俺不能死),那是我不需要主動背誦就記住少數幾個單詞之一。雖然這個諧音在熟練之后已經可以不被使用,但是在最開始背單詞時的確給我提供了很大幫助。
聯結的另一個用處,是進行發散思維訓練。舉個例子,給你一個單詞car(車),你能夠聯想到多少個單詞?drive(駕駛),accident(事故),wheel(車輪,方向盤),speed(速度),brake(剎車),train(火車),engine(引擎),seat(座位),truck(卡車)……
一開始我們很可能腦子一片空白,什么都憋不出來。但是經常進行這樣的練習,對于提高我們的英語閱讀和寫作都有很大幫助。當我們能夠比較順利地進行類似的聯想時,對于詞匯的記憶也會變得更加牢固,所以平時盡可能地在上下學的路上,休息的間隙多對自己進行這樣的訓練呀!
當你掌握了足夠多的基礎單詞之后,對于一些比較復雜的單詞就可以進行結構上的聯結記憶。比如所謂的詞尾和詞綴,含有兩個或以上獨立單詞的復合詞,一些用久了之后發現規律的詞根(類似于semi-與“一半”有關,multi-與“多”有關,post-與“后”有關)。通過將詞拆分,可以更加容易地理解、記憶,甚至在閱讀中遇見新詞也能盲猜出大意。
以上舉的例子雖然主要是針對背英語單詞的,但是對于其他需要記憶的東西同樣適用。希望我們都能快點找到記憶的鑰匙,不做“英年健忘”的人啦!
編輯/張春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