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消息 教育部黨組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和黨中央決策部署,6月9日,在《光明日報》撰文《扎實推進教育高質量發展 加快建設教育強國》,強調團結帶領教育系統干部師生牢記囑托、砥礪奮進,推動教育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
一、堅持和加強黨對教育工作的全面領導,為教育改革發展提供堅強保證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堅持和完善黨的領導,是黨和國家的根本所在、命脈所在。教育系統堅持以政治建設為統領全面加強黨的建設,教育領域成為堅持黨的領導的堅強陣地。推動黨的領導縱到底、橫到邊、全覆蓋,堅持和完善高校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改進中小學領導體制,民辦高校全部設立黨組織。深入實施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學術、進學科、進課程、進培訓、進讀本“五進”行動,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鑄魂育人,教育系統為全社會和諧穩定作出重要貢獻。堅持“嚴”的主基調,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及其實施細則精神,深入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
二、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教育系統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把立德樹人成效作為檢驗一切工作的根本標準,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生動活潑發展。實施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八大行動、六大舉措,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鑄牢青少年學生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引導廣大學生愛國、愛黨、愛社會主義。積極構建“三全”育人大格局,提高思政課思想性、理論性和親和力、針對性,在全國所有高校、所有專業推進課程思政建設。全面落實教材建設國家事權,成立國家教材委員會,確保教材建設正確方向。針對“長于智、疏于德、弱于體美、缺于勞”問題,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體育美育。
三、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推動教育公平邁出重大步伐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教育公平是社會公平的重要基礎。堅持“發展抓公平”的工作思路,教育資源配置向弱勢群體和困難地區傾斜,著力構建優質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務體系。教育系統盡銳出戰,全面打贏教育脫貧攻堅戰。推動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普惠性幼兒園覆蓋率超過八成,“入園難”“入園遠”“入園貴”得到有效破解。加快推進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發展,全國99.8%的義務教育學校(含教學點)辦學條件達到“20條”底線要求,96.8%的縣級單位實現義務教育基本均衡,“大班額”基本消除,農村學生學習、生活條件大幅改善。完善學生資助政策體系,堅持教育公益性原則,暢通社會縱向流動渠道,辦好教育這一重要的德政工程、民生工程。
四、堅持深化改革擴大開放,進一步激發教育發展的動力和活力
習近平總書記反復強調,要深化教育體制改革。深化“放管服”改革,落實和擴大學校辦學自主權,加快推進依法治教、依法治校,強化督政、督學、評估監測功能作用,教育戰線的創新創造熱情競相迸發,聰明才智充分涌流。堅持扎根中國大地辦教育,把服務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作為重要使命,推動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加快“雙一流”建設,瞄準“卡脖子”問題加快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打造支撐國家長遠發展的硬實力。聚焦培養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完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確立職業教育類型定位,出臺本科層次職業教育、產教融合型企業、“1+X”試點等改革舉措。
五、弘揚尊師重教社會風尚,努力造就黨和人民滿意的高素質專業化創新型教師隊伍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教師是立教之本、興教之源。把師德師風建設擺在首要位置,健全教師榮譽表彰制度。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廣大教師在守護億萬學生身心健康的同時,以最快的速度適應線上教學的節奏,實現“停課不停學”,用行動詮釋師者擔當,創造了歷史壯舉。不斷提高地位待遇,義務教育教師平均工資收入水平不低于當地公務員的目標總體實現,增設中小學正高級職稱,突破教師職業成長“天花板”,推動形成優秀人才爭相從教、教師人人盡展其才、好教師不斷涌現的良好局面。把鄉村教師隊伍建設擺在重要位置,深入實施鄉村教師支持計劃、“特崗計劃”“國培計劃”,為鄉村教育注入新鮮血液。
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教育部黨組將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不斷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加快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建設教育強國,為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摘自“微言教育”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