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琦慧
摘 ? ?要:在信息時代的中國,信息化已融入各個領域。當然,它也會深度融合并內化到教育領域,成為教學中一個不可或缺的工具和載體,微課即是其呈現的形式之一。國家間的較量是人才的較量,當下國家對人才的培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才的與時俱進離不開終生學習的技能。在這個學習型的社會,在義務教育階段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就顯得尤為重要。在教育信息化的背景下,微課為這一能力的培養提供了一種方式和平臺。
一、微時代,微引領
為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積極推進新時代教育信息化的升級發展,《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提出,“站在新的歷史起點,必須聚焦新時代對人才培養的新需求,強化以能力為先的人才培養理念,將教育信息化作為教育系統性變革的內生變量,支撐引領教育現代化發展,推動教育理念更新、模式變革、體系重構”。新時代賦予了教育信息化新的使命,微課正是新時代新征程下應運而生的必然產物,要正確把握“微課”這一新生事物,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培養社會所需要的人才。國與國之間的較量即是人才的較量,人才的與時俱進離不開終生學習的技能,在這個學習型的社會,在義務教育階段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就顯得尤為重要,因為它是其他能力得以發展的基礎。為此,在教育信息化的背景下,借用微課來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是個值得探討的問題。
二、借用微課教學培養自主學習能力
數學源自生活,又高于生活,微視頻能夠把生活中一些高點擊量的片段或者實際情景中遇到的某些問題,以生動、有趣的形式展現在學生面前,在較短的時間里吸引學生的目光,一改數學教學過去的枯燥乏味,激發學生從現象中引發思考,在現象中發現數學問題,從而進行對數學知識的探討和學習。
《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指出,堅持以育人為本的基本原則,以信息化引領構建全新的教育生態,就是以學習者為中心,旨在實現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促進人的全面發展。有別于傳統的教學模式,教師滿堂灌的“霸權”地位早已成為歷史。新時代,教師更多的是一個幕后的策劃者和課堂的協助者,“把課堂交給學生,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學習的中心者”將是新的教育趨勢。教師在上課之初,可以為學生提供“微視頻伴侶”,即問題串,讓學生歸納視頻講的內容或主旨是什么,發現了什么數學問題,以及如何解決這些問題。讓學生帶著這些問題去觀看微視頻,在觀看視頻時引發思考,一來可以為課堂后續的學習帶來一個良好的開端,二來可以誘發學生思考,有所思而后有所為。學生帶著好奇心、好勝心和求知欲,進入自主探討模式,在發現問題和嘗試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使自主學習能力得到培養和施展。
以北師大七年級下冊數學教材的“完全平方公式”的教學為例,借用微視頻開篇,教師可以提問:“這個視頻講的是什么?要我們解決什么問題?在解決這些問題時,你覺得需要用到哪些數學知識?你還有其他的解決辦法嗎?”學生歸納出視頻中講的是一個關于放羊的牧場的面積改造問題,延伸為數學問題就是完全平方公式的幾何推導,進而開啟關于完全平方公式的另一種探索之旅——代數推導,把自主探索活動推向高潮,為課堂后續知識的歸納和應用、變式及提升奠定堅實的理論基礎,讓學生不再是被動接受,而是為了解決問題而自主學習。
三、借用微課制作培養自主學習能力
微視頻的制作者并不局限于教師,它沒有年齡和閱歷上的限制,這就決定了制作者可以是學生。
學生通過參與制作數學微課,不僅可以培養他們的團隊協作能力,還能提高其信息化應用水平和信息素養,更重要的是培養了他們自主學習的能力。要制作一個好的數學微課小視頻,要求制作者務必對所涉及的數學知識有深入、獨到的理解,這就無形中逼著學生努力鉆研、掌握、熟悉所學的初中數學知識內容。在制作過程中,學生可能會在某一環節對知識產生新的碰撞和疑惑,為了完成后續制作,這些碰撞和疑惑就逼著學生去尋找新的方法和策略,使之努力地解決問題。在整個過程中,教師可提供必要的技術指導,可指導學生如何制作微課,但不取代或過分插足。面對所有的這些問題,被動接受和敷衍、依賴是沒有辦法解決問題的,只能靠學生自己全身心地投入,作品才會優質出爐。
微課制作可以讓學生加深對知識的理解,迫使其反復琢磨。有條件的學校,可以組織校級數學微課作品大賽,予以必要的參賽獎勵,以此激勵學生積極參與到微課作品的制作中。可以某一課時的學習為題材,也可以某一疑難點精講為題材,亦可以某一道題的解答及設想為題材,等等,只要涉及初中數學知識,都值得提倡。而這一過程,都能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自主能力。
四、借用微課自學查漏補缺
課堂上老師講得再出色,學生也沒有辦法百分之百地掌握所有內容,課后還會有些遺忘,導致學生可能會遺漏某些知識點;同時,每位學生的理解能力、記憶能力有高低,導致不同學生對同一內容的掌握程度也不一樣。順應時代發展應運而生的微課,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決這些問題:對于某些在課堂上沒有理解到位的知識點,或者某一知識的重難點、某一類題型的解題技巧等,可以通過觀看老師提供的微課視頻,或者通過上網尋找微課資源進行有效學習,如較為系統、全面的“數學大師”“洋蔥數學”“作業幫”等,亦或是疫情期間各地組織的電視教學課堂線上回看。
學生在進行這樣的微課學習時,完全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是一個自主的學習狀態,學生針對自己的學習情況,通過觀看這些微課視頻,進行查漏補缺,最后跟上教師課堂的教學進度,輔助課堂學習。在這一個過程中,學生從開始的在困惑中學習,演變為在自學中學會學習,自主學習滲透在每一個階段,使自主學習能力得到充分的培養和施展。
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借用微課對其進行培養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在實踐初期會遇到各種困難和阻礙,在實踐中我們需要克服困難,不斷總結經驗、不斷優化方式,使微課更好地服務于教師的教學與學生的學習,從而實現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