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力
【摘要】識字教育在農村小學語文教學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能夠為學生日后語文學習能力的養成打下基礎。尤其是對欠發達的農村地區一、二年級這種低年級的小學生,識字是他們首要的學習任務,如何提升小學生的識字能力,是眾多語文教師共同關心和探索的議題。為穩步提升低年級小學生自主識字能力。本文提出了對培養學生的識字興趣、強化學生的識字習慣、運用恰當的教學方法等來提高學生識字效果,以供同行參考。
【關鍵詞】低年級小學生;農村;自主識字
在傳統的農村小學生識字教學中,往往是教師進行枯燥的、反復的領讀,學生進行跟讀,尤其是農村的小學教育,難以達到識字的效果。這樣的方式往往會損害學生的積極性,久而久之容易出現厭學的心理。因此,教師應當通過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引導他們自主進行識字,并養成良好的識字習慣,同時在課堂上積極構建輕松愉悅的學習環境,讓學生在這種環境中愉快地進行漢字的學習。
一、注重培養低年級小學生的識字興趣
小學生總是對各種各樣新奇的事物充滿了好奇心,如何將學生的好奇心進行積極的引導,是小學教師所必修的課程,教師的作用就是激發學生們的識字積極性和識字興趣。對于漢字認識領域,如何讓學生對漢字的認知感興趣,能夠主動地去接受學習漢字對于提高學生的識字效果至關重要。因此,教師需要利用各種情景、方法提高學生的識字興趣。
1.多鼓勵表揚學生,不輕易批評學生
在多年的教育經驗中,發現大多數教師都不能放下老師的身份,在學生犯錯時,不是鼓勵而是批評。學生對教師天生就有一種畏懼的情緒,如果教師還總是批評這位學生,想必這位同學的學習積極性,學習興趣都會受到損害。在教育學生方面上,教師要學會如何去肯定學生、贊美學生,在課堂教學中要會用欣賞的眼光看學生,尤其是對低年級的學生。也就是即使這位學生的話不對,也不要刻意去否定他,而要盡量說一些贊美的話,如在學習二年級課文《古詩二首》時,二年級相較于一年級學生對識字有了一個初步的認識,可以對一些簡單的課文進行自主識字,但是剛開始接觸古詩的學生肯定對古詩的讀法不了解,甚至有些字都讀不準,我們教師應當在學生讀完后,要找到亮點,有針對性地給予贊美,如“讀得真棒!”“你真了不起!”“你讀得有進步!”之類,并給予掌聲。學生也是需要鼓勵的,當我們把對學生的批評換成鼓舞時,會給予學生無窮的動力,會讓他們在以后的課堂中更加踴躍,對知識的興趣愈來愈濃烈。
2.營造輕松愉悅的課堂環境
沉悶的課堂氣氛,大多數的時候小學教學是一間教室里學生跟著老師識字,整堂課下來,效果幾乎沒有。所以一個輕松愉悅的課堂環境尤為重要,既不會讓學生和教師產生厭煩的心理,又輕松地完成了學習任務。這樣的環境需要一種平等的師生關系,讓學生敢說、敢問、敢學。小學生的好奇心是很強的,但年齡小,害怕犯錯而不敢在課堂上發表自己的意見,所以一種平等的師生關系是打破這一問題的關鍵,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環境中學習。如在學習一年級課文《烏鴉喝水》時,一年級學生對識字剛剛接觸,所以更需要有一個良好的課堂氛圍。教師不妨放下老師的身份,主動與學生一起走進烏鴉喝水的世界,鼓勵學生暢所欲言自己的想法,并融入進學生的討論中,讓學生自發性地去學習漢字。以這樣的方式提高學生們的識字興趣,積極主動地參與進去,在愉悅的課堂中識字,往往能到達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強化低年級小學生良好的自主識字習慣
第一,課前預習,提高主動識字能力。在學習新知識之前,讓學生瀏覽課文,預讀課文,找出生澀難懂的字詞,標注讀音,并與它相近的字詞進行比較,由此反復記憶生詞的字形、拼音。通過課前預習,學生可以對本節課的內容有大致地了解,哪些字詞會讀會寫,哪些字詞不會讀或者不會寫,在自己心中都有一個大概的判斷。在聽課時,可以很輕松地跟上教師的講課節奏,使不預習的被動聽課變為主動聽課,大大提升聽課效率。當學生形成習慣后,會自然地進行課前預習,有助于他們形成自主識字的習慣。
第二,增加課外閱讀量,提高主動識字能力。養成了識字習慣之后,課本上的字詞當然不能滿足識字的需求,中國文化博大精深,漢字文化也是,所以應增大課外閱讀的數量和質量。對農村小學的教育來說,課外閱讀是比較難以實行的,所以教師應當牢牢抓住學校這個學習的陣地,能夠充分發揮學校圖書館、閱覽室的作用,指導學生去圖書館、閱覽室借閱或閱讀喜歡的課外讀物,開始最好是故事書、繪畫書等以大量卡通圖片為主、漢字為輔的讀物,而后可以慢慢地改為不帶卡通圖片的故事書,到最后為一些簡單地與課本相關的讀物。例如,在學習二級語文上冊《坐井觀天》的課文時,此時的學生已經初步對識字有了自己的了解,可以進行一些簡單的自主識字活動,所以在學習了這些有趣的古代小故事之后,教師不妨趁熱打鐵,讓學生到圖書館、閱覽室去閱讀一些有趣的小故事,作為學生的課后讀物,用這些學生感興趣的小故事內容來引導學生進行自主識字活動,往往會有不錯的效果。家庭方面的教育對小學生的識字能力也是至關重要的,教師要做好對農村小學生家長的溝通工作,讓學生家長明確自主識字能力的重要性,引導父母購買一些適合小學生年齡段的讀物、故事書等給學生看,可以在飯后休息時與學生玩識字游戲,通過獎勵的方式讓學生閱讀識字,并將學生不知道的生詞教給學生。這樣,學生的識字水平肯定會得到很大提高。
三、運用恰當的教學方法提升學生的識字能力
對小學低年級的識字課來說,教師要特別講究識字教學法的多樣化,盡量運用適合學生的方法來進一步提升學生的識字能力。眾所周知,小學一、二年級的學生往往比較喜歡玩游戲,所以教師可以抓住他們的這個特征,采用游戲的方式融入識字教學,能夠提高學生識字的積極性,使課堂氛圍更愉悅、歡快。例如,教師可以組織一些字謎游戲,如“山上還有山”是“出”字;“十張口,一顆心”是“思”字;“說它小,下邊大,說它大,上邊小”是“尖”字。通過這些有趣的游戲活動,既學習了漢字,又愉悅了學生。同時,還可以舉行一些小比賽來豐富低年級小學生的識字教學。學生天性好強,好勝心強,所以在學習過程中,偶爾穿插一些小比賽,往往能提高學生的識字效果。例如,剛教完學生一些生詞后,教師可以讓學生分成幾個小組,進行朗讀生詞的開火車比賽,看哪一組的小火車開得又長又快;又如,將學過的生詞進行隨機排布,讓學生以擂臺的方式隨機識字,回答錯誤的同學失敗,回答正確越多的同學獲勝。這些小比賽既滿足了學生的好勝心,又在比賽中增加了識字量。
綜上所述,小學教師在農村低年級語文的識字教學中,應該引導、鼓勵學生去自主學習漢字知識,讓學生在生活中培養良好的識字習慣,課前預習、增加課外閱讀量、在生活中識字,不批評學生,多鼓勵學生。同時,教師要以學生為主體,不斷探索完善適合學生的教學方法,讓他們在枯燥的識字教學中體驗識字的樂趣,從而有效提升學生的自主識字能力。
參考文獻:
[1]趙歡.小學六年級學生自主閱讀能力的現狀研究——以重慶市S區為例[D]. 重慶:重慶師范大學,2019.
[2]徐少珍.識字能力因閱讀而出彩——結合課外閱讀提升小學低年級學生的識字能力[J]. 新課程·小學,2019,12(3):184-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