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奕芬
【摘要】小學的數學學習是學生建立數學基礎的一個階段,小學數學能否掌握好會直接影響今后的數學學習,所以小學進行數學思維培養是十分重要的。在學習數學時,很多學生會遇到一些困難,特別是小學高年級的數學。這個時候的數學已經是需要學生基礎和思維都在一定高度的時候才能掌握的,在學生面對數學問題時,有很多的解決數學問題的方式和策略,很多的數學問題都是較為抽象的,但是運用線段圖可以很好地將抽象的問題變為更加具體、直觀、形象。所以在解決數學問題上,小學學生運用線段圖這種方式對于數學的學習與理解是十分有幫助的。
【關鍵詞】小學數學;線段圖;解決問題;策略;數形結合
“解決問題”對于小學生來說是一種綜合能力,解決問題首先要了解問題、分析問題、思考問題,最后才是解決問題。所以,對于小學低年級的學生來說是有著一定難度的。但是“解決問題”這一教學方面的內容又能很好地鍛煉學生的心智,所以這一方面的教學不能因為有難度就放棄,小學數學教師要增加對于“解決問題”教學的關注,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幫助學生獲取這一方面的知識。小學數學教師應當注重和利用畫圖策略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思維。
一、小學數學教學運用線段圖解決問題現狀
“解決問題”課堂教學所需要的是一種靈活多樣的教學手段,其目的在于培養和提高學生數學思維技巧。但在目前的大多數中國小學,教師對于課堂進行教學的目標仍然只能是為了適應應試教育,取得高分。在素質教育觀念的普及下還是會出現許多中小學老師沿襲著傳統的課堂模式,單一化的課堂教學手段。“解決問題”的課堂教學太過于模式化,并不利于很好地引導學生思考、聯想問題,反而是限制了學生的思維擴散,不利于學生完整思維知識體系的構建。小學高年級的數學已經是十分考驗學生的綜合能力,不僅要求學生能夠獨立地思考問題,還要求學生能夠在解決問題的基礎上運用多種方法或者尋求最簡便的方法。線段圖在數學解決問題當中有著很大的作用,有利于幫助學生有效的轉換思維模式,合理構建思維模型。但是,大部分的小學數學教師在傳統教學方式影響下,在應用線段圖解決數學問題時都將教學重點放在知識點的講解,從而忽略讓學生進行實踐,主動去嘗試運用線段圖這種方法解決問題,不能有效地培養學生運用線段圖應用的能力,這樣也就限制了學生的思維拓展,不利于提高數學素養。
二、小學數學線段圖應用策略
第一,鍛煉學生思維,強調思維解題。線段圖在數學題中的運用并沒有一個固定的模式,條件發生變化就會有新問題出現。小學數學教師要引導學生發散思維,在面對不同類型的題目時,學生才能夠對線段圖的繪制進行合理地遷移和創新。例如,六年級數學上冊的《位置與方向》這一節,小學數學教師要引導學生不僅僅是看懂書上的例題,可以結合生活中的某些位置與方向上的例子讓學生進行思考以及繪畫線段圖,這樣能夠更好地幫助小學學生發散思維。數學思維能力也是人們正確地認識事物、掌握各方面知識必不可缺少的一種能力,科學的思維方法能夠幫助學生科學地進行思考,科學地解決問題。另一方面則是在學習的時候,學生經常會認為學習的知識在生活中運用的很少,導致他們不愿意去主動思考解決問題。但其實書中所出現的一些問題是現實問題的一種簡單化,書中的問題沒有現實問題那么復雜,小學數學教師要培養學生搜集處理信息的能力,發現題目中所包含的各種信息,這樣更有利于學生解決問題。
第二,指導學生繪圖,提高學生繪圖技巧。在學習利用線段圖解題時,小學生面臨的最大的問題就是根據這個題目,他們可以畫什么,怎樣來畫,由于數學思維以及知識的相對匱乏,大多數的小學生都會面臨這兩個問題。小學數學教師應當教授學生一些線段圖的繪圖技巧,通過例題講解,讓學生散發思維,建立解決問題的思維,提高繪圖的能力。例如,小學六年級上冊《分數乘除問題》這一部分,教師應當指導學生先對題目中的主要信息進行提煉,然后用線段將它們表示出來。在這個過程中,小學數學教師應對繪制的內容和注意事項進行合理地講解,讓學生理解繪圖的過程以及繪圖的目的,數形結合,讓學生抓住分數問題的關鍵:量率對應。
第三,教師轉變教學觀念,幫助學生樹立運用線段圖的意識。當前所提出的素質教育就是小學的素質教育,小學的數學教師應該由起點的主導人轉變為引路人,用合適的途徑和方法帶領著小學生積極參與。教育教學工作者應該順應時代的需求,轉變自己的教學理念,用全新的思維推動著學生的學習,盡可能多更好地讓每個學生在課堂上充分發揮他們的想象力。線段圖的運用一般是在小學的高年級開始的,有時不運用線段圖也可以解決問題,為什么要多此一舉地去畫圖呢?甚至很多數學教師也是這樣認為的。就是這樣的思想才會導致小學生對于線段圖的運用不靈活且不習慣運用。小學高年級階段的很多題目對于小學生來說都有很大的難度,但是運用了線段圖就能夠讓很多題目變得更加簡單明了,幫助學生解決問題。所以,小學數學教師一定要培養學生利用線段圖解題的意識。例如,小學數學六年級下冊《正比例與反比例》這一部分,很多學生都認為這個部分的學習沒有繪制線段圖的必要,但是其實繪制了線段圖十分有利于小學生進行解題。這個時候就需要老師去推動他們利用線段圖的解題方法,幫助小學生樹立運用線段圖的意識。
第四,利用情境創設,通過線段圖簡化問題。小學數學的學習正處于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過渡的一個階段,大部分的應用題都是純文字敘述,讓很多學生在做題前要認真地閱讀題目,并且要從大段的文字中提取一小段重要的信息。這種對于小學生的能力要求是很高的。但是借助線段圖解題,可以讓小學生把抽象的數學問題具體化、簡單化,讓學生更快地讀懂題意,且不會漏掉某些重要的解題點。例如,小學四年級上冊的數學廣角《優化時間》,題目是很枯燥的文字,很多學生看到這類問題就會有退縮的心理。但是小學數學教師可以創設一個情境,將題目放到情境中讓學生去解決,并且在思考的過程中產生畫圖的需要,在畫圖的過程中體會題目的解決方法、感悟線段圖的特點以及作用。
總之,線段圖在小學數學中合理地運用,能夠有效地幫助學生實現數形思維的結合,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想要真正提高我國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質量和效率,就需要小學數學教師突破傳統的課堂教學觀念,適當地改變課堂教學方式,幫助小學生形成正確的數學思維。線段圖在解決問題當中運用就是數學教學方面的一種新型且有效的嘗試。利用線段圖解決問題,不僅僅是讓學生能夠解決某一個數學問題,更重要的能夠鍛煉他們數形結合的思維。所以,小學數學教師一定要利用有效的策略,幫助學生運用線段圖解決數學問題,提高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
參考文獻:
[1] 陸琴. 線段圖在小學數學"解決問題"教學中的有效運用[J]. 小學科學(教師版),2016(3):88.
[2] 郭翠嬌. 如何在小學高年級數學解題中靈活運用線段圖[J]. 速讀(中旬),2020(1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