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俊芳 沈國輝
摘要 農業科研是建設現代農業的基礎,隨著黨和政府對農業科研的重視,各級財政對農業科研資金投入力度的加大,農業科研的規模和強度空前提升,由此農業科研副產品的產出數量和種類也日益繁多,已經成為農業科技產出過程中不容回避的一項內容。在分析農業科研副產品及特點的基礎上,結合農業科研單位的審計實踐和科研副產品的特點,對農業科研副產品管理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系統剖析,進一步提出加強科研副產品管理的對策,為促進農業科研健康發展和創新能力的提高提供制度保障。
關鍵詞 科研副產品;管理問題;對策
中圖分類號 F-324.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0517-6611(2021)12-0253-02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1.12.066
開放科學(資源服務)標識碼(OSID):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in Management of Agricultural Scientific Research By products
ZHANG Jun fang,SHEN Guo hui (Shanghai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Shanghai 201403)
Abstract Agricultural scientific research is the foundation of building modern agriculture.With the Party and government attaching importance to agricultural scientific research, the financial input to agricultural scientific research funds at all levels has increased, and the scale and intensity of agricultural scientific research have increased unprecedentedly, as a result, the quantity and variety of agricultural research by products are becoming more and more numerous, which has become an unavoidable content in the process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utput.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by product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agricultural scientific research, combined with the auditing practice of agricultural scientific research institutions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by products of agricultural scientific research, this paper systematically analyzes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management of agricultural scientific research by products, the countermeasures of strengthening the management of by products of scientific research are put forward, which can provide the system guarantee for promoting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the improvement of innovation ability.
Key words By product of scientific research;Management problem;Countermeasure
農業是國民經濟的第一產業,為工業發展提供原材料保證。農業科研是我國現代農業建設的重要支撐,在提高農業科技自主創新和加快科技成果轉化的過程中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一系列重大農業科研成果研究與應用極大促進了我國農業發展。同時農業科研因其行業特殊性,農業科研副產品作為農業科研的附帶產出品,歷史上由于其品類復雜、數量不確定性和多數存在時效性(易腐易爛等)等原因,一直沒有受到重視。近年來隨著農業科研投入的不斷增加,科研示范和推廣規模的增加,科研副產品產出越來越多,其管理和處置已經成為科研管理不能忽視的內容之一,也是提高科研管理水平,減少科研資源浪費和國有資產流失,杜絕農業科研領域腐敗的重要環節,為此開展農業科研副產品管理存在問題及對策的研究,更好指導農業科研健康發展,提升農業科研創新能力,保護農業科技工作者的積極性和創造性無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1 農業科研副產品的概念及特點
農業科研副產品是農業科研的派生或輔助產出,系指農業科研或推廣機構利用政府財政資金在從事農業科學基礎應用研究、農業科技示范推廣、農業種質資源創新、優質栽培技術、保鮮加工利用、農產品質量安全與信息工程等科學研究過程中產生的除科研成果之外附帶產出的具有使用價值和經濟價值的有形產品。目前,農業科研單位主要科研副產品品類繁多,主要包括種子、種苗、花卉、林木、果蔬、糧油、畜禽(如豬、牛、羊等)、食用菌及加工品、農藥、肥料、飼料等。另外農業科研副產品屬特殊的科研副產品,具有產品種類復雜、數量不確定性強和擁有鮮活的生命等特征[1]。
2 農業科研副產品管理存在的主要問題
2.1 科研副產品處置不規范
農業科研副產品不像工業產品一樣具有規模化、標準化,其具有季節性和時段性特點,產出數量不確定,標準不統一。目前,農業科研單位對科研副產品的處置主要有出售、成果展示、科普宣傳、作為職工福利發放及隨機處理等方式,處置主體一般在項目研究的課題組,在處置過程中隨意性比較大,存在制度無約束、流程不規范、臺賬登記不清、無領用登記、無發放清單、無領用人簽字,處置過程不透明等不規范行為,這種做法容易造成國有資產流失,容易產生腐敗行為,甚至為設立“小金庫、賬外賬”提供潛在便利條件,會隱藏廉政風險。另外,當科研副產品產出數量規模過大具有一定的收益時,因利益驅使不僅容易導致科研人員在生產和處置上分散更多的精力,還將使科研人員在科技應用和理論研究工作的重心偏離,動搖科研工作在科研單位中的主體地位,而且在利益面前容易誘發科研人員心態失衡,在單位和職工間產生嚴重的負面影響。
2.2 缺乏相應資質,存在違規經營風險
農業科研單位一般屬于國家開辦的公益型應用研究類事業單位,其功能定位是圍繞政府目標提供公益性的農業科研成果、承擔非營利性農業基礎研究和開展區域特色農業技術研究[2]。業務范圍沒有涉及與科研副產品經營銷售相關的內容,取得與經營銷售所需的合法資質十分困難,一旦農業科研單位成為銷售主體,便會出現無證違規經營的困境,甚至會出現違紀違法的嚴重后果。此外,科研副產品多是農業科研單位在研發過程中產生的,缺少種子類的經營許可證、食品類衛生許可證、產品類質量合格證、農藥類含量等相關產品的檢測資質[3]。如果農業科研單位向市場銷售種子、食品及農藥等科研副產品,這些未經檢驗的產品不僅在質量安全上缺少把關,而且銷售環節一旦出現問題,必將受到法律的制裁,令農業科研單位名譽受到極大的損失。
2.3 內控管理制度不健全 一直以來,國家各部委以及地方各委辦局及行業主管部門對各自管理范圍內的科研經費都有完備和配套的管理辦法和細則,確保科研項目的管理和經費的規范使用。相對于管理規范的科研經費,國家對科研副產品的管理還沒有統一的標準和專門的管理規定出臺。加上農業科研副產品存在諸如耐儲性差、保鮮時間短、經濟價值低、監管成本高等特點,多數農業科研單位重視程度不高,也很少結合本單位實際情況研究制定相關的規章制度,在科研副產品的管理和處置中往往存在無章可循、隨意性比較大等問題[4]。即使有少數農業科研單位制定了《科研副產品的管理辦法》,但由于標的物寬泛,內容相對簡單,在實踐過程中,可執行力和操作性較差。沒有臺賬記錄,沒有完善的出入庫登記手續,在實際操作中,就會出現相關科研副產品的處置流程不系統、單據缺失、處置記錄不全面,保管出入庫交接隨意性強等問題,無法形成實時監管與后續追查的標準體系,總之,由于缺乏完善的內部控制體系和有效的風險管理辦法,農業科研單位在科研副產品管理方面的精細化水平總體不高[5]。
2.4 對科研副產品監管不到位 當前,為了提高科研成果顯示度,將科研副產品用于市民開放日的科普宣傳和品鑒活動,能夠起到示范推廣的作用,能及時地從市民口中獲得反饋消息,可以檢驗科研成果的轉化成效以矯正研究目標;將科研副產品用于贈送外單位來訪人員及學術交流,有助于宣傳科研成果,擴大對外影響力等,諸如上面的種種做法對提高農業科研單位的形象和產品的知名度無疑是好的,但農業科研單位對用于科普宣傳和贈送活動的標準沒有嚴格的界定,隨意性較大,缺乏有效的監管,常以各自的利益關系來決定贈送的對象和數量,而且贈送或領用的相關手續不健全,容易導致科研人員假借活動贈送的名義侵占科研副產品,造成國有資產的流失。另外一個容易忽視的原因在于農業科研副產品一般受季節影響大、保質期短、不易保存、價值較低等特點,科研單位常常不會為處置科研副產品專門設置一個監督人員崗位,為監督死角和盲區的出現提供了機會。
3 加強農科研副產品管理的對策
3.1 制定科研副產品處置管理制度
如何規范管理和有效規避處置過程中的風險一直是農業科研單位管理中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科研副產品的管理是一個系統工程,應結合國家政策和單位實際,從制度上加強頂層設計,在風險防控、規范操作方面應充分調研,制定出一套既能適度提高科研人員工作積極性、促進產業健康有序發展,又能夠有效規避科研副產品處置風險的的指導意見。首先應加強臺賬登記管理,把科研副產品全部在臺賬中做好登記;其次,應加強領用登記和出入庫管理登記;最后,應加強分類管理,按照科研副產品的幾種處置方式分別不同的管理辦法,如對出售的科研副產品,要參照同期的市場價格,合理定價,并經所(中心)、站領導班子集體決策后進行出售,出售收入進財務的專用賬戶;用于科普或成果宣傳的要及時做好記錄,有經辦人辦理領用登記手續,讓現場市民在領用清單上簽字;對破壞性試驗銷毀處理的需拍照留存做好備查記錄。此外,單位應成立監督檢查小組,加強對科研副產品的監督和審查,并適時開展不定期抽查,強化問責機制,及時發現制度在執行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問題,總結制度的不足與缺陷,并按實際情況及時修訂、補充、完善相關制度,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切實提高制度的執行力。
3.2 建立科研副產品集中銷售平臺
面對科研副產品的產出越來越多的趨勢,農業科研單位應盡快院層面建立集中管理的統一銷售平臺,科研副產品的銷售收入也應設專戶進行管理,并納入單位財務會計系統進行集中核算[6]。具體操作可以委托院屬有銷售資質的集團或下屬企業集中管理和銷售科研副產品,各研究所(中心)、站和課題組不得私自處置和銷售。此外,各課題組應當將研究過程中所產生的科研副產品及時、詳細地進行序時登記加強管理,內容應當包括生產日期、規格、品種、數量等基本信息[4]。科研人員無論通過何種形式處置科研副產品,都需要填報科研副產品處置申請表,由經辦、復核2人或2人以上經手,經課題組負責人同意,交分管財務負責人審核,最后由單位負責人批準后實施。處置必須遵循“先審批,后處置”的原則,經審批的科研副產品處置申請表及填制完善的出庫單需交平臺經辦人員核對數量是否準確,核對一致后由平臺填寫科研副產品收據,一聯由申請單位取回備查,平臺按合同或協議價格收到貨款后無論金額大小直接打入科研副產品專用賬戶,嚴格執行收支兩條線管理。嚴禁課題組自行處置形成資金的體外循環,切斷可能產生腐敗的根源。
3.3 完善科研副產品內控管理體系
農業科研單位應加強調研,深入了解各基層研究所(中心)、站近幾年科研副產品的類別、性質、產出數量、處置方式等,查找潛在的風險點,梳理控制流程,防止科研副產品收益體外循環[7]。為實現這一目標,一是建立良好的內部控制環境。如建立科研副產品出入庫登記制度、科研副產品處置管理制度、科研副產品監督管理制度、科研副產品審計審查制度等,用制度加強科研副產品各環節的管控行為,做到有章可循,有據可依[8]。二是要加強對科研人員的宣傳教育,使大家掌握內部控制的相關制度規定。一個科學有效的內部控制體系應該是覆蓋所有參與經濟業務活動的單位和部門,做到“全員參與、全員控制、共同配合”,要讓大家充分知曉內部控制是單位全方位統籌實施的,不只是財務部門的會計核算控制。只有引導大家把每個環節和風險點把控好,才能形成良好的內部控制氛圍,達到有效預防和化解科研副產品處置風險的目的。三要善于利用技防手段對科研副產品處置過程中物資流、資金流
和信息流的多重管控,發揮信息化技術在科研副產品內部控制管理中的輔助作用。
3.4 加強監督、強化問責 最后,農業科研單位需堅持教育優先,把加強廉政風險防控教育作為防范科研副產品處置風險的第一道防線,主動預防,從源頭上遏制違規和腐敗行為的發生[9]。具體實施過程中,可以用違規處置科研副產品的典型案例為教材,教育引導每一位科研人員在潛心做科研的同時,也要樹立風險意識,減少工作失誤,做到讓涉及科研副產品的科研人員都能知法守法。此外,還需堅持問題導向,加強對科研副產品管理全過程的監督檢查[10],根據農業科研單位農產品季節性、周期性、受自然影響大等特點,做好科研副產品管理風險的督查工作。其中需著重關注包括制度是否執行到位、程序是否規范、處置收入入賬是否及時等常規問題,推動規章制度落實到位,遏制違規違紀案件發生的苗頭,從而確保全程監督無遺漏和盲區,確保科研副產品管理工作合規有序進行。最后,需明確責任主體,建立農業科研單位科研副產品處置管理責任追究制度,明確院下屬研究所(中心)、站負責人為第一責任主體,對于侵占國有資產的責任人嚴格依法追究責任;單位成立監督檢查小組加強對科研副產品的監督和審查,不定期進行抽查和專項檢查,形成長效追責機制,自覺抵制損公肥私的不正之風,對隨意處置、違規處置副產品的科研人員追究其相應責任,使農業科研單位科研副產品管理工作步入法制化、規范化軌道。
參考文獻
[1]
許真知.淺談農業科研副產品的處置與監管[J].農業與技術,2016,36(23):162-164.
[2] 趙竹明.科研單位科研副產品處置中存在的漏洞與彌補之策[J].中國農業會計,2017(12):76-78.
[3] 劉宇婷.農業科研副產品管理存在的問題[J].中國農業會計,2018(8):48-51.
[4] 段驊,蘭璞,王春敏.農業科研副產品處置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農業科技管理,2020,39(2):50-53.
[5] 朱震霄.淺析農業科研副產品處置風險及控制措施建設[J].中國農業會計,2020(7):15-17.
[6] 孫聰.淺議審計視角下農業科研單位科研副產品管理[J].中國農業會計,2021(3):12-13.
[7] 田俊平,楊軼龍.淺談科研單位科研副產品銷售收入的管理[J].中國農業會計,2019(8):65-67.
[8] 朱琳.農業科研副產品處置的困境及對策探討[J].農業科研經濟管理,2018(1):13-15,38.
[9] 阮倩倩,沙建國,吉曉芹.基層農業科研單位科研副產品管理廉政風險及防控對策研究[J].農村經濟與科技,2019,30(19):289-290.
[10] 吳長付,付廣青,還紅華,等.農業科研副產品規范管理探索:以江蘇省農業科學院為例[J].江蘇農業科學,2020,48(6):290-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