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壽山 陸章權 李進林 鄧耀秋 辛賢風
(1.桂平市土壤肥料工作站,廣西 桂平 537200;2.桂平市農業行政綜合執法大隊,廣西 桂平 537200;3.桂平市江口鎮農業農村中心,廣西 桂平 537200;4.桂平市南木鎮農業農村中心,廣西 桂平 537200)
為了評估冠元生物有機肥的施用效果,確定其在大宗作物水稻的施用量,探討其替代化肥的可能性,以期促進化肥減量增效和種植業可持續發展,應廣西桂平市冠元科技有限公司之約,桂平市土壤肥料工作站于2020年早稻開展冠元生物有機肥施肥效應與化肥減量增效水稻隨機區組小區試驗。
試驗地點位于桂平市南木鎮古楞村10隊石階垌,即東經110○7'37.88",北緯23○28'18.14"。供試田塊寬闊、平整、開陽,交通便利;供試土壤為潴育棕泥田,肥力中等。供試肥料有廣西桂平產冠元生物有機肥(有機質82.84%,N 0.98%,P2O52.43%,K2O 2.35%,干基),廣西柳州產尿素(N46.3%),廣西貴港(中化)產普通過磷酸鈣(P2O514%),加拿大產氯化鉀(K2O 60%)。不施任何其它肥料,包括葉面肥和生長調節劑。供試水稻品種為野香優2號,早季全生育期127天。
試驗設7處理3重復隨機區組小區試驗。小區之間筑寬25cm,高20cm的田埂相隔,區組之間設置40cm獨立進水排水溝,田埂包裹雙層農膜,以防肥水串漏。小區面積7m*3m=21m2。
處理1: 不施肥。
處理2: 只施冠元生物有機肥200kg/畝,其它肥料不施。
處理3: 只施冠元生物有機肥300kg/畝,其它肥料不施。
處理4: 只施冠元生物有機肥400kg/畝,其它肥料不施。
處理5: 只施冠元生物有機肥600kg/畝,其它肥料不施。
處 理6(對 照,CK): 按 推 薦 施 肥 量(N-P2O5-K2O:12-3.5-9 )施肥。氮由25.92kg/畝尿素提供,磷由25kg/畝14%普通過磷酸鈣提供,鉀由15kg/畝60%氯化鉀提供。
處理7: 按推薦施肥量(N-P2O5-K2O:12-3.5-9 )同等養分施肥,磷全部以有機養分代替,有機肥用量為144kg/畝,氮以22.87kg/畝尿素、鉀以9.36kg/畝60%氯化鉀補足,不施磷肥。
有機肥、普通過磷酸鈣全部作基肥,氮、鉀肥30%作基肥,50%作分蘗肥,20%作穗肥,全程具體施肥明細見表1。

表1 水稻冠元有機肥試驗各階段施肥量
肥料由桂平市土壤肥料工作站技術人員稱量并現場指導施用。插植規格:8寸*5寸,病蟲草防治等其它農藝措施由田主按當地習慣一視同仁施行。
水稻成熟后,由技術人員與田主商議決定收獲時間。收獲時分區收割核產,并取濕谷樣曬干算曬率,在一個重復內每處理梅花狀取植株10蔸用于考種,考種結果見表1。

表2 水稻冠元有機肥試驗農藝性狀觀測結果
根據各小區的單產,并通過方差分析,分析各處理間的差異,作出施肥效果判斷。
根據表3分析結果,得出產量排序:處理7>處理6>處理4>處理3>處理5>處理2>處理1,即化肥與生物有機肥配施處理單產最高,其次是單施化肥處理;相較于單施化肥處理,單施冠元生物有機肥各處理都出現不同程度減產,減產幅度在7.0%~13.6%之間,配施處理顯示增產效果,增幅4.8%。經方差分析,配施處理較單施冠元生物有機肥各處理均有顯著甚至極顯著的增產效果,但配施處理較單施化肥處理增產效果不顯著,只顯示增產的苗頭。

表3 水稻冠元有機肥試驗各處理單產的差異性分析單位:kg/畝
利用處理1、處理2、處理3、處理4、處理5的施肥量和單產數據繪制施肥效應曲線(見圖1),通過回歸分析推算出最高產量的冠元生物有機肥施用量是386.7kg/畝,超出此施用量即無增產的可能,繼續加大施用量就會減產。減產原因可能與冠元生物有機肥NPK含量不平衡有關,P含量相對多,當施用量達到一定程度時,P過量對水稻產生脅迫,如果繼續單施冠元生物有機肥而沒有補充NK(N用量最大),就出現了減產現象。
5.1 在產品的技術性能不改善的情況下,單施冠元生物有機肥是不可取的。
5.2 冠元生物有機肥與化肥配施顯示了增產的苗頭,說明化肥減量是可行的。在當前重視保護生態環境的大背景下,降低人們對化肥使用的依賴度勢在必行,冠元科技有限公司應當勵精圖治,節本增效,使冠元生物有機肥起到促進化肥減量增效的模范標桿作用。
5.3 本試驗是在中等肥力的水稻田實施的,數據難免有局限性,應該探索不同的土壤與作物環境條件下冠元生物有機肥的施用效應,建立各種土壤、各種作物的肥料效應數據庫,這樣既有利于冠元生物有機肥的改善與推廣,亦有利于新產品的研究與開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