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云久
(廣州市土地房產管理職業學校 廣東·廣州 510320)
本文以廣州市中職校園足球聯賽發展影響因素為研究對象,其中以參加廣州市第四屆中小學聯賽(中職組)比賽的34支隊伍作為調查對象進行研究。
問卷調查法、文獻資料法、數理統計法。
參賽報名人數要求分別是:領隊 1人,教練 2人,醫務人員1人,運動員20人。與上屆校園足球聯賽相比,增加了1名教練員。從下表中報名情況來看,第四屆聯賽各隊上報的運動員人數差異較大,絕大部分參賽隊伍沒有按照要求報滿人數,在現場比賽了解到報名人數與實際到場比賽人數還存在差異,與領隊以及教練員交談得知導致人數不夠很多原因。如:隊員訓練或前期比賽受傷無法到場;隊員表現一般難以上場比賽干脆缺席;比賽雙方實力差距較大,教練員只帶部分運動員到場應付比賽(見表1)。

表1:廣州市第四屆校園足球聯賽中職學校代表隊人數統計表
足球是一項同場對抗性體育活動,場地大,耗時長,在比賽中要求隊員要有較好的體力。中職學校的學生大多在15-18歲,經過長期訓練的隊員少,因此各隊必須有足夠的替補隊員來保障比賽順利完成。本次聯賽對隊員的替換沒有進行限制,從上表可以知道,替補隊員最多的隊伍有12人,最少的隊伍只有5人,差距較大。結合上表通過計算,男隊平均每隊人數為17.6人,有12支超過平均人數,9支隊伍低于平均人數;女隊平均每隊人數為18人,超過平均人數的隊伍有9支,只有4支隊伍低于參賽平均人數;這說明本次校園足球聯賽中職組參賽人數總體上較好。
2.2.1 參賽隊員訓練情況調查
隊員每周參加足球訓練次數的調查數據結果中可以知道,廣州市第四屆校園足球聯賽期間,有200人是每周訓練1-2次,占調查問卷總數的37.6%;有162人是每周訓練3-4次,占調查問卷總數30.45%;有150人每周訓練5次以上,占調查問卷總數28.2%,還有20份結果顯示沒有參加過訓練,占3.76%。
每次訓練時長調查結果得知,有233人每次訓練90分鐘以上,有162人每次訓練在60-90分鐘,有107人每次訓練在30-60分鐘,有40人每次訓練在30分鐘以內,比例分別占:占總數的 41.92%;占總數 30.45%;占總數 20.11%;占總數7.52%。一個完整的足球訓練課分三部分由第一準備活動、第二身體素質訓練、第三專項訓練、放松活動組成,每一個環節都需要一定的時間作保障,而每周1-2次,每次30分鐘的訓練想要提高足球技戰術是很有難度的。2小時以上的訓練時間對于中職學校的學生來說量比較大,偶爾1-2次可以接受,長時間如此是不科學的。參賽隊員是整個賽事的核心,賽事的精彩程度由參賽隊員的水平決定。各學校因地制宜科學制定訓練計劃,區別對待。
2.2.2 參賽隊員參加聯賽的動機調查
532份調查問卷中“影響你參加校園足球的主要因素”的統計結果。可知,影響學生參加廣州市中職學校校園足球活動的因素是多樣的,其中,有109人選擇“其他”,占比20.49%;有89人選擇“場地不足”,占比16.73%;有82人選擇“相關器材不足”,占比15.41%;有76人選擇“沒有人組織”,占比14.29%;“沒有老師指導”和“學校不注重”分別都有57人選擇,占比是10.71%?!皩W習任務重”和“家長不同意”分別有49人和13人選擇,占比分別是9.21%和2.44%。“其他”因素有單一因素也有多樣的因素,如自己不喜歡、時間不充裕、朋友不參加等等。
通過調查與訪談發現,帶隊參加廣州市第四屆中小學生足球聯賽中職組比賽教練員團隊分別有三類人員組成是:第一是非足球專項體育教師;第二是足球專項教師;第三是足球教練員,以下全部統稱為教練員。
從表2可以知道,被調查的42名教練員中可以說明廣州市中職學校的足球教練員學歷層次較高,教練員隊伍呈年輕化趨勢。近年來,全國高校紛紛擴招,每年高校畢業生不斷增多,就業競爭大,年輕人擇業觀發生變化,教師成為許多年輕人的選擇之一,為學校的發展注入了新鮮血液的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動校園足球的發展。

表2:廣州市第四屆中小學生足球聯賽中職組教練員學歷、教齡一覽表(N=42)
參加第四屆廣州市中職學校聯賽學校足球教師數量情況,有26.19%的學校沒有足球專業教師,42.86%的學校有1個足球專業教師,23.81%的學校有2個足球專業教師,4.76%的學校有3個足球專業教師,還有2.38%的學校有4個足球專業教師。通過交流了解到,沒有足球專業教師的中職學校主要原因是:學校已經有成型的一項或多項體育特色、學校領導對校園足球的認識較淺,不夠重視。有2個或以上足球專業教師的中職學校大部分是足球特色或者推廣以及定點學校,濃厚的足球文化氛圍離不開領導重視。
圖1“學校對廣州市校園足球聯賽的支持情況”的42份調查結果中,有 29份表示很支持廣州市校園足球聯賽,占69.05%。只有 1份表示的學校不太支持校園足球聯賽,占2.38%。圖2中可以看到,42份調查問卷結果中,有24間中職學校足球隊有男隊和女隊,占57.14%,有8間學校只有男隊,占19.05%;有4間學校只有女隊,占比9.52%;也有6間學校是臨時組隊參賽,占14.29%。這與學校的重視程度和有無專業足球教師相關。從參賽實際情況來看,男隊數量比女隊多,這與參賽隊員的年齡特點和足球項目特征有關,中職學校的學生,基本在15-18歲,大部分學生已經具備了自己獨特的審美觀,特別是女生,她們欣賞運動場上男生帥氣的身影,但卻不想成為他們。再者足球是同場對抗性項目,肢體沖撞較多,不太受青春期女生的青睞。

圖1:學校對廣州市校園足球聯賽的支持情況

圖2:學校足球隊情況
學校是否定期舉辦足球比賽的調查中可知,有21間學校,約50%,每年舉辦一次;有4間學校,約9.52%,每學期舉辦一次;有5間學校,約11.9%,不定期舉辦足球賽;還有12間學校,約28.57%,不舉行足球賽。舉辦的校園足球比賽中,15間學校有校際比賽,18間學校有校內比賽,10間學校有年級比賽,12間學校有班級比賽,14間學校沒有組織比賽。這說明足球比賽已經進入了廣州市大部分中職學校中,比賽的形式呈多樣化。
(1)廣州市第四屆中小學校園足球聯賽中職組參賽隊只有少部分隊伍按要求報足人員,本次校園足球聯賽中職組參賽人數總體上較好。
(2)參賽訓練隊聯賽期間訓練情況不夠合理,有個別隊員完全沒有參加過訓練,訓練計劃內容沒有能夠根據本校實際情況科學安排訓練時間以及內容,制定訓練計劃缺乏有效性,沒有盡可能做到循序漸進,區別對待。
(3)廣州市中職學校學生參賽動機是比較正面的。學校對足球的重視程度會從上至下影響到每一個人,學校不重視,可能會導致場地器材缺乏,體育教師懈怠,學生參與積極性低。
(4)本次聯賽的教練員基本屬于業余足球愛好者,足球專業水平較低,參加過專業系統足球培訓的教練員較少,學歷與足球教學訓練水平不相當,獲得教練員相應等級證書少,級別偏低。
(5)足球比賽已經進入了廣州市大部分中職學校中,比賽的形式呈多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