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 剛,何 易,李小白,章 智,張有做,許光治,*
(1.浙江農(nóng)林大學農(nóng)業(yè)與食品科學學院,浙江省農(nóng)產(chǎn)品品質(zhì)改良技術研究重點實驗室,浙江杭州 311300;2.山西省大同市綜合檢驗檢測中心,山西大同 037000)
納米纖維素是纖維素通過酸水解或機械處理等去除無規(guī)區(qū)而獲得的直徑1~100 nm 的超微細纖維素[1]。NCC 具有比表面積大、生物相容性好、高結晶度、高楊氏模量[2?4]等特性,在醫(yī)藥[5?6]、復合材料[7]、食品工業(yè)[8]等鄰域均有廣闊的潛在應用前景。農(nóng)業(yè)廢物中含有大量的纖維素,來源廣泛且經(jīng)濟是制備NCC 的重要原料。但纖維素來源和制備工藝的差異對NCC 產(chǎn)率、形態(tài)尺寸、結晶度等有一定影響,可改變其作為增強材料的性能和應用范圍[9]。因此,有關不同原料和制備工藝對NCC 結構影響的研究引起越來越多的關注[10?14]。
我國是銀杏的發(fā)源地,現(xiàn)有廣東南雄、江蘇泰興、江蘇邳州、山東郯城、湖北安陸、浙江長興六大銀杏產(chǎn)業(yè)基地。2015年,我國銀杏果產(chǎn)量1.8 億噸,約占世界總量的70%[15]。果殼作為農(nóng)業(yè)廢棄物通常直接燃燒或掩埋在土壤中,不僅破壞環(huán)境而且浪費資源[16]。銀杏果殼約含44.34%纖維素,是良好的纖維素源,可用于NCC 的制備[15]。近些年來,為了進一步提高NCC 的產(chǎn)率,有關更加綠色高效制備前處理的研究越來越多,包括有機酸水解前處理、低共熔溶劑前處理、離子液體前處理和溶劑輔助前處理等,更多的是將幾種方法結合。最近,Yang 等[15,17]以銀杏果殼為原料,通過酸水解結合高壓均質(zhì)法處理制得不同長度的NCC,并比較不同長度的NCC 對Pickering乳液穩(wěn)定性的影響,結果表明,小尺寸和高疏水性的NCC 具有更低的界面張力,NCC 可充當Pickering穩(wěn)定劑并形成界面膜。而以銀杏果殼為原料制備NCC 的條件優(yōu)化及表征鮮有報道。
本實驗以銀杏果殼為原料,采用超聲輔助硫酸水解法制備銀杏果殼NCC,以單因素為基礎進行正交試驗來優(yōu)化其制備條件,并比較超聲輔助和常規(guī)硫酸水解處理對銀杏果殼NCC 形態(tài)、粒徑、晶體結構、紅外光譜特性、熱穩(wěn)定性等特性的影響,以期高效地獲得銀杏果殼NCC,為銀杏果殼廢棄物的再利用和NCC 的制備研究提供參考。
銀杏果 2019年9月采自浙江農(nóng)林大學東湖校區(qū)(剝殼,脫去內(nèi)皮,洗凈,果殼60 ℃烘干,粉碎后過80 目篩,正己烷脫脂,4 ℃冰箱保存?zhèn)溆茫粊喡人徕c、硫酸、氫氧化鈉、冰醋酸、乙二胺四乙酸二鈉、硼酸鈉、十二烷基硫酸鈉、乙二醇乙醚、無水磷酸氫二鈉、十六烷三甲基溴化銨、十氫化萘、無水亞硫酸鈉、丙酮等其他試劑 分析純,國藥集團化學試劑有限公司。
KQ-500DE 數(shù)控超聲波清洗器 昆山市超聲儀器有限公司;TGL-20B-C 高速離心機 上海安亭科學儀器廠;ZetaPALS 電位及粒徑分析儀 美國Brookhaven 公司;Quanta 650 掃描電子顯微鏡 美國FEI公司;JEM-1400EX 透射電子顯微鏡 日本JEOL 公司;XRD 6000 X-射線衍射、IR Prestige-21 傅立葉變換紅外光譜儀 日本島津有限公司;STA 409C 綜合熱分析儀 德國Netzsch 公司;Freezone 冷凍速干機美國Labconco 公司。
1.2.1 銀杏果殼纖維素提取 銀杏果殼木質(zhì)素和半纖維素的去除按照參考文獻[10]進行。木質(zhì)素去除:取銀杏果殼粉,按料液比1:10 加1.5%(w/v)的亞氯酸鈉溶液(pH=3~4),70 ℃水浴中持續(xù)攪拌2 h,抽濾,水洗濾渣至中性,重復漂白過程5~6 次,直到獲得白色產(chǎn)物。半纖維素去除:去除木質(zhì)素的銀杏殼用1 mol/L NaOH 溶液處理2 h(65 ℃),抽濾去除溶解的半纖維素,水洗濾渣至中性,得到化學純化的銀杏果殼纖維素(chemically purified cellulose from ginkgo nut shell,CPC-GNS),60 ℃干燥,粉碎備用。
1.2.2 主要化學成分測定 銀杏果殼和銀杏果殼纖維素中纖維素、木質(zhì)素和半纖維素含量的采用范氏(Van Soest)法[18]測定。
1.2.3 銀杏果殼納米纖維素的制備 稱取上述銀杏果殼纖維素,按1:20 的料液比分散于指定濃度(按質(zhì)量分數(shù)計)的硫酸水溶液中,室溫潤脹10 min。將混合液置于恒定功率(120 W)的超聲波清洗器中,不斷攪拌,恒定溫度下反應一定時間后,加入約20 倍的4 ℃預冷去離子水終止反應。對反應產(chǎn)物進行高速離心(10000 r/min,10 min),棄取上清液,沉淀物用去離子水洗滌,重復3~4 次離心(溶液呈弱酸性)至上層液體為乳白色的納米纖維素懸浮液,將此懸浮液裝入透析袋中,用去離子水透析至pH 呈中性。透析好的NCC 懸浮液經(jīng)真空冷凍干燥得到銀杏果殼納米纖維素粉末。
1.2.4 NCC-GNS 得率的測定 取20 mL 透析至中性的NCC-GNS 懸浮液于稱量瓶中,105 ℃烘干至恒重,取出至干燥器內(nèi)冷卻30 min,稱重,按下面的公式計算得率。

式中:Y—納米纖維素得率,%;m1—干燥后稱量瓶和樣品的總質(zhì)量,g;m2—稱量瓶的質(zhì)量,g;m3—纖維素原料的質(zhì)量,g;V1—納米纖維素懸浮液的總體積,mL;V2—量取的納米纖維素懸浮液的體積,mL。
1.2.5 單因素實驗 取一定量的銀杏果殼纖維素,按方法1.2.3 制備NCC。以NCC 得率為指標,選取硫酸質(zhì)量分數(shù)(44%、46%、48%、50%、52%)、反應溫度(50、55、60、65、70 ℃)、反應時間(15、20、25、30、35 min)作為單因素條件進行實驗分析,選取某一因素進行實驗時,其他因素均選取固定水平(硫酸質(zhì)量分數(shù)48%、反應溫度60 ℃、反應時間25 min)對應的參數(shù)。
1.2.6 正交試驗 為了優(yōu)化實驗參數(shù),根據(jù)單因素實驗的結果,以NCC 得率為考核目標,采用正交試驗來研究硫酸質(zhì)量分數(shù)、反應溫度和反應時間對NCC 得率的影響,以確定最佳的制備條件,正交試驗設計見表1。

表1 正交試驗因素水平表Table 1 Factors and levels of orthogonal experiment
1.2.7 NCC 形貌表征
1.2.7.1 SEM 分析 用掃描電子顯微鏡進行形貌觀察。取干燥備用NCC,通過導電膠沾在干凈的樣品臺上,并進行噴金處理,設置電壓為1 kV。
1.2.7.2 TEM 分析 用透射電子顯微鏡觀察NCC的形態(tài)和粒徑分布情況。將鍍碳支持膜銅網(wǎng)放置封口膜上,取一滴NCC 懸浮液(1wt%)到支持膜表面,停留10 min,去除多余溶液。再將干燥后的支持膜放置封口膜上,加1 滴醋酸雙氧鈾染液,染色約90 s,吸去多余染液,干燥3 h 后進行觀察。
1.2.7.3 粒徑分析 從透射電鏡照片中選取100 個單獨NCC,利用Gatan Digital Micrograph image J軟件進行標記,用圖片尺寸測量NCC 的長度和直徑,通過Origin 軟件來完成數(shù)據(jù)統(tǒng)計分析制圖。
1.2.7.4 Zeta 電位和DLS 測定 用ZetaPALS 測定NCC 懸浮液的Zeta 電位和顆粒尺寸,測試條件為25 ℃,測試3 次,取平均值。
1.2.7.5 XRD 測定 用X-射線衍射儀進行測定,Cu靶,電壓40 kV,電流30 mA,掃描范圍為5°~40°,連續(xù)掃描,掃描速度2°/min,間距0.02°。用分峰法將無定型區(qū)散射與各晶面的衍射峰分開,根據(jù)各峰的面積計算結晶度Xc[19]。
1.2.7.6 FT-IR 測定 用傅立葉變換紅外光譜儀(KBr 壓片法)記錄樣品的紅外光譜,掃描范圍400~4000 cm?1。
1.2.7.7 TGA 測定 用綜合熱分析儀分析樣品的熱力特性,溫度范圍為30~600℃,升溫速率為10 ℃/min。
實驗采用 SPSS 25.0、Jade 5、Origin 2017 等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處理與統(tǒng)計分析。
本實驗使用的銀杏果殼主要化學成分為:木質(zhì)素(52.12±0.89)wt%、纖維素(36.26±1.03)wt%、半纖維素(4.52±0.91)wt%(見表2),主要化學成分與Yang 等[15]報道的數(shù)據(jù)基本一致。通過亞氯酸鈉和NaOH 處理去除木質(zhì)素和半纖維素,得到銀杏果殼纖維素,其纖維素含量提高至(83.22±1.18)wt%,木質(zhì)素和半纖維素的含量分別降至(5.05±0.81)wt%和(0.53±0.17)wt%,表明化學純化得到的銀杏果殼纖維素可用于NCC 的制備。

表2 銀杏果殼和銀杏果殼纖維素化學成分Table 2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GNS and CPC-GNS
2.2.1 硫酸質(zhì)量分數(shù)對NCC-GNS 得率的影響 由圖1可知,隨著硫酸質(zhì)量分數(shù)的不斷提高,NCCGNS 的得率呈先增大后減小的趨勢,當硫酸的質(zhì)量分數(shù)為48%時NCC-GNS 的得率最高,為37.01%。硫酸濃度是NCC-GNS 制備的關鍵因素,不同來源的纖維素結構存在差異,制備NCC-GNS 所需硫酸的濃度也不盡相同。硫酸濃度較低時體系中的氫離子濃度較小水解程度較低,難將纖維水解到納米級別,NCC-GNS 得率低;隨著硫酸濃度的升高,更多纖維素分子之間的糖苷鍵發(fā)生斷裂,產(chǎn)生更多的納米級纖維素,NCC-GNS 得率增加。但過高的硫酸濃度又會導致纖維素的進一步水解,降解為葡萄糖,使得NCC-GNS 得率降低[13]。

圖1 硫酸質(zhì)量分數(shù)對NCC-GNS 得率的影響Fig.1 Effect of sulfuric acid mass fraction on NCC-GNS yield
2.2.2 反應溫度對NCC-GNS 得率的影響 由圖2可知,隨著反應溫度增加,NCC-GNS 的得率先增大后減小,當反應溫度為60 ℃時NCC-GNS 的得率最高,為37.06%。這是因為反應溫度會影響硫酸水解纖維素的效率,溫度較低時酸水解反應不充分,NCCGNS 得率較低,隨著反應溫度的升高,促進了更多纖維素分子鏈上糖苷鍵的斷裂,纖維素被水解細化到納米級別。但過高的反應溫度也降低NCC-GNS 得率,甚至還會導致纖維素的炭化[20]。

圖2 反應溫度對NCC-GNS 得率的影響Fig.2 Effect of reaction temperature on NCC-GNS yield
2.2.3 反應時間對NCC-GNS 得率的影響 由圖3可知,隨著反應時間的增加,NCC-GNS 的得率先增大后減小,當反應時間為25 min 時NCC-GNS 的得率最高,為36.58%。這是因為酸解時間較短時纖維素與硫酸接觸不充分,反應不完全,隨著反應時間的增加,水解反應進行程度不斷增大。但是過長的反應時間,纖維素在硫酸溶液中發(fā)生均相水解反應,纖維素進一步降解為葡萄糖,使得NCC-GNS 得率降低。

圖3 反應時間對NCC-GNS 得率的影響Fig.3 Effect of reaction time on NCC-GNS yield
2.2.4 正交試驗結果 根據(jù)單因素實驗的結果,以NCC-GNS 得率為指標,采用正交試驗來研究硫酸質(zhì)量分數(shù)、反應溫度和反應時間對NCC-GNS 得率的影響,以確定最佳的制備條件。正交試驗結果及直觀分析見表3。

表3 正交試驗結果及直觀分析Table 3 Orthogonal test results and visual analysis
由表3極差分析結果可以得出,A、B、C 三個因素影響得率的主次順序為硫酸質(zhì)量分數(shù)>反應溫度>反應時間,最佳條件組合為 A2B2C2,即硫酸質(zhì)量分數(shù)48%、反應溫度60 ℃、反應時間25 min。進一步檢驗3 個因素的顯著性程度,對實驗結果進行方差分析,分析結果見表4。

表4 方差分析表Table 4 Variance analysis table
由表4可知因素A、B、C 對實驗結果都有顯著的影響。實驗指標是NCC-GNS 的得率,在不考慮交互作用的情況下,最優(yōu)方案應取各因素最大K 值所對應的水平,為A2B2C2,即硫酸質(zhì)量分數(shù)48%、反應溫度60 ℃、反應時間25 min。與單因素實驗結果相符。在最優(yōu)條件下進行驗證實驗,得到NCCGNS 的得率為36.89%±1.2%。
本實驗采用超聲輔助硫酸水解法制備NCCGNS,主要利用超聲波的空化作用提高反應效率,較高于常規(guī)硫酸水解(未加超聲輔助,硫酸質(zhì)量分數(shù)48%、反應溫度為60 ℃、反應時間為25 min,制備NCC-GNS 的得率30.16%±0.91%)。
為分析NCC-GNS 的結構特征,在最優(yōu)制備條件下,對超聲輔助硫酸水解法制備的NCC-GNS和常規(guī)硫酸水解法制備的NCC就形態(tài)、粒徑、Zeta電位、結晶度、紅外光譜及熱力學特性進行表征。
2.3.1 形貌觀察 NCC-GNS 和NCC 的掃描電鏡如圖4所示,NCC-GNS 呈棒狀結構,納米棒緊密的纏結在一起,形成了類似“薄膜”一樣的結構。

圖4 NCC-GNS 和NCC 的掃描電鏡Fig.4 SEM of NCC-GNS and NCC
NCC-GNS 和NCC 的透射電鏡結果如圖5所示,與掃描電鏡結果一致,NCC-GNS 呈棒狀結構,棒狀細長,納米棒之間有粘連和堆疊的現(xiàn)象。但NCCGNS 較NCC 分布均勻,這可能是因為超聲輔助處理促進了納米棒的分布。但NCC 粒徑很小,比表面積巨大,使得納米棒之間受范德華力的影響較為明顯,導致團聚和堆疊現(xiàn)象的發(fā)生[21]。

圖5 NCC-GNS 和NCC 的透射電鏡Fig.5 TEM of NCC-GNS and NCC
2.3.2 粒徑分析 根據(jù)透射電鏡的結果,進一步用軟件Gatan Digital Micrograph image J 分析NCC-GNS的長度和直徑分布。由圖6可知,NCC-GNS-Y 長度集中在80~180 nm,直徑集中在3.5~5.5 nm,而NCCGNS-N 長度和直徑范圍更寬,長度在40~220 nm,直徑在3.5~7.5 nm。說明超聲輔助處理制備的NCCGNS 尺寸更加均勻,與透射電鏡觀察的結果相符。NCC-GNS-Y 長徑比為27±3,大于以開心果殼和菠蘿葉等廢棄物為來源制備的NCC[11,22]。高長徑比會增加界面面積,從而提高復合材料的機械性能[12]。NCC-GNS-Y 直徑小、長徑比較高,在復合材料中有較好的應用前景。

圖6 NCC-GNS-Y 和NCC-GNS-N 長度和直徑分布圖Fig.6 Distribution of length and diameter of NCC-GNS and NCC
2.3.3 Zeta 電位和DLS 分析 超聲輔助和常規(guī)硫酸水解制備NCC-GNS 懸浮液的Zeta 電位和DLS 分析如表5所示。NCC-GNS 和NCC 懸浮液Zeta 電位絕對值均大于30.00 mV,表明體系比較穩(wěn)定;NCC-GNS 經(jīng)DLS 測得長度尺寸略小于NCC;經(jīng)DLS 測得兩種方法制備的NCC-GNS 長度尺寸略小于TEM 的觀察結果,其懸浮液的Zeta 電位和粒徑大小無明顯差異。

表5 Zeta 電位和DLSTable 5 Zeta potential and DLS
2.3.4 X-射線衍射分析 銀杏果殼、銀杏果殼纖維素、NCC-GNS 和NCC 的X-射線衍射如圖7所示,樣品均都在2θ=14.7°、16.4°、22.4°處出現(xiàn)了較強的衍射峰,分別對應的是1-10、110 和200 晶面,與天然纖維素Ⅰβ 的特征衍射峰一致[23],表明酸水解和超聲處理均未改變主晶體結構。但NCC-GNS 和NCC 出現(xiàn)了兩個小峰(圖7,虛線圓圈標記為1 和2),可能是由于少量的纖維素II 存在造成的。樣品結晶度從原料GNS 的52%分別提高至NCC 的75%和NCC-GNS 的88%。與陸紅佳等[24]超聲波輔助酸法制備納米薯渣纖維素的結果相似,超聲處理提高了NCC 的結晶度。說明超聲處理通過空化作用促進了NCC 的水解分離,對NCC-GNS 的結晶度產(chǎn)生積極的影響。

圖7 銀杏果殼、銀杏果殼纖維素和NCC-GNS XRD 圖Fig.7 X-ray diffraction of ginkgo biloba shell,ginkgo biloba shell cellulose and NCC-GNS
2.3.5 紅外光譜分析 銀杏果殼、銀杏果殼纖維素、NCC和NCC-GNS 的FT-IR 光譜如圖8所示。不同樣品的特征峰沒有發(fā)生明顯變化,說明超聲輔助硫酸水解制備NCC 過程中未破壞和改變纖維素分子的主要化學結構。純化和提取纖維素的過程,1730、1510 和1270 cm?1處的光譜峰逐漸消失,表明大部分木質(zhì)素和其他多糖已被去除[10],這些譜峰與酯基(C=O)的特征拉伸頻率和木質(zhì)素、半纖維素以及其他組分中的芳環(huán)拉伸振動有關[2]。

圖8 銀杏果殼、銀杏果殼纖維素和NCC-GNS 紅外光譜圖Fig.8 FT-IR spectrum of ginkgo biloba shell,ginkgo biloba shell cellulose and NCC-GNS
由圖7可知,兩種方法制備的NCC-GNS 與NCC均存在纖維素Ⅰ的特征吸收譜帶:1435、1061 和895 cm?1處的吸收峰分別對應-CH2-(C6)-彎曲、吡喃糖環(huán)C-O 拉伸和β-糖苷鍵的彎曲振動吸收峰。在1636、3420 和2900 cm-1處的吸收峰分別對應吸附水中H-O-H 的彎曲振動、纖維素分子中羥基的OH 的伸縮振動和亞甲基的C-H 對稱伸縮振動吸收峰[25]。NCC-GNS 和NCC 在1200 cm?1出現(xiàn)的小峰是硫酸基團S=O 振動的結果,酸水解后NCC-GNS表面引入的帶負電荷的硫酸基團[26]。
2.3.6 熱重分析 銀杏果殼、銀杏果殼纖維素、NCC 和NCC-GNS 熱重分析如表6和圖9所示。根據(jù)以前的研究[27],第一階段出現(xiàn)的熱失重現(xiàn)象,溫度低于100℃,主要與吸收水的蒸發(fā)有關;第二階段,溫度大于170℃時開始纖維素熱分解過程,包括解聚、脫水和糖苷單元的分解;第三階段熱分解過程溫度大于270℃,主要是纖維素分解的殘余燒焦物。由DTG曲線可以看出,NCC-GNS、NCC 和銀杏果殼纖維素最大失重速率時的溫度分別為254、309、331 ℃,NCC-GNS 最大失重速率時的溫度明顯小于NCC 和銀杏果殼纖維素。原因是經(jīng)硫酸水解制備的NCCGNS 表面接枝了帶負電荷的磺酸基,超聲輔助使得NCC-GNS 的表面熱暴露增大從而接入了更多的磺酸基團[28],從而降低了NCC-GNS 的熱解溫度。由于磺酸基團的阻燃行為和NCC-GNS 的高結晶度[29],在600 ℃時,NCC-GNS 的殘余率為24.38%,高于銀杏果殼纖維素。

表6 綜合熱分析結果Table 6 Result of comprehensive thermal analysis

圖9 銀杏果殼、銀杏果殼纖維素和NCC-GNS TG、DTG 圖Fig.9 TG and DTG curves of ginkgo biloba shell,ginkgo biloba shell cellulose and NCC-GNS
兩種方法制備的銀杏果殼納米纖維素,它們的TG 和DTG曲線變化趨勢極為相似,制備的銀杏果殼納米纖維素具有良好的熱穩(wěn)定性,在耐熱性復合材料中應用表現(xiàn)出一定潛能[30]。
本實驗探究了超聲輔助硫酸水解法對制備NCC-GNS 的影響,并通過單因素實驗和正交試驗獲得最優(yōu)制備條件。超聲輔助和常規(guī)硫酸水解法制備的銀杏果殼納米纖維素均為長棒型,尺寸無明顯差異,其中超聲輔助制備的銀杏果殼納米纖維素長度和直徑范圍相對集中。兩種方法制備的銀杏果殼納米纖維素均具有較低的Zeta 電位。超聲輔助硫酸水解制備的銀杏果殼納米纖維素結晶度為88%,高于常規(guī)硫酸水解的75%,仍屬纖維素Ⅰβ型。此制備過程中未發(fā)生化學結構的破壞和改變,纖維素分子的化學結構保持不變。超聲輔助硫酸水解制備的NCCGNS 在600 ℃時仍有較高的殘余率(24.38%),有良好的熱穩(wěn)定性。采用超聲輔助硫酸水解法制備出的高得率、高長徑比、高結晶度、良好熱穩(wěn)定性的納米纖維素有望在食品包裝、復合材料等領域中得到進一步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