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越山
7月1日前夕,我國首條民營控股高鐵——杭紹臺鐵路施工現場一片熱火朝天,全線萬余名參建員工正在黨員先鋒崗、工人先鋒號的持續帶領下,鉚足干勁、抓緊施工,向著6月底全線鋪軌貫通、年底建成通車的目標奮力發起沖鋒。這是自去年3月底杭紹臺鐵路全線以黨建“聯建共創”為平臺,開展“黨旗飄揚杭紹臺、全面大干掀高潮”專題活動以來,項目建設全面攻堅克難、即將實現的又一重大節點突破;更是杭紹臺鐵路開工建設3年多以來,不斷發揮黨建引領,以黨建“聯建共創”為平臺,持續助力項目建設的一個真實縮影。
杭紹臺鐵路作為我國首條民營控股高鐵,經中共中央批準載入《黨的十八大以來大事記》,是鐵路領域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支持民營經濟改革發展決策部署的重要示范項目。要確保這一國家改革示范項目取得成功,黨的建設不能缺失、丟位,黨建工作也應隨項目一起共同參與改革,發揮好黨組織的引領作用,讓中國首條民營控股高鐵經得起歷史的檢驗。亦正因此,圍繞“以民營為主組建的公司如何建高鐵”這一難題,在杭紹臺鐵路公司設立前期,國鐵集團、浙江省政府和以復星為代表的民營聯合體股東方經過協商決定設立杭紹臺鐵路公司黨委,并寫入公司《章程》;2018年6月15日,杭紹臺鐵路公司黨委正式成立,同年8月15日,杭紹臺鐵路公司黨委牽頭聯合各參建單位黨組織共同開展了貫穿建設全周期的“黨旗飄揚杭紹臺、聯建共創筑精品”活動,充分凝聚全線近千名黨員、上萬名員工形成加快工程建設的強大合力,逐步構筑起了政治引領、聯動共創、服務保障的“大黨建”模式,持續助力項目建設。
據杭紹臺鐵路公司黨委書記吳培榮介紹,杭紹臺鐵路作為改革項目的屬性,決定了更要堅持以黨建引領高鐵建設的新路徑。通過積極探索實踐,杭紹臺鐵路公司黨委堅持以黨建為引領,結合項目特點,逐步形成了黨建“1-5-6”工作法,即:緊緊圍繞“黨旗飄揚杭紹臺、聯建共創筑精品”這“一個”主題,從“把握大方向、構筑大平臺、凝聚大合力、保證大安全、實現大目標”這“五大”發力,以“六聯”為抓手全面抓好落實推進,即通過聯建單位共簽共建協議、成立臨時黨支部,聯抓黨組織建設和隊伍建設,打造齊心共建、合力共抓體系的“組織建設聯抓”;打造命運共同體,形成“1+1+1=1”建設管理模式和“1+N”聯動機制的“工程建設聯推”;聯合組織開展各類主題黨日、黨建專題和勞動競賽活動,實現“一名黨員就是一面旗幟”的“主題活動聯辦”;充分利用和共享施工企業、地方政企、行業專業等各方資源,多維度做好協調保障工作的“建設資源聯享”;內外聯動,串起參建各方、地方政府,實現“合同約定有界面、聯建服務無邊界”的“服務一線聯動”;聯動國家部委、地方各級政府和專業管理部門共同發力,為改革項目的順利推進創造良好環境的“和諧環境聯創”。從而使不同的參建主體有機串聯,確保不因項目民營控股的屬性就降低工程建設標準和質量安全標準,并從最初的與國企參建單位黨組織偏內部的“聯建”,發展到政府機構、基層組織主動加入“聯建”的良性循環,打破民營、國有、政府以及社會組織等不同主體之間的壁壘,推動和形成為杭紹臺鐵路建設“建功立業”氛圍,為全面完成各項建設任務保駕護航。
其中,黨建“聯建共創”融合發展,助推杭紹臺鐵路水土保持生態文明建設就是其中一個生動的案例。為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生態文明思想,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水利部太湖流域管理局聯合浙江省水利廳,紹興、臺州市及杭紹臺沿線縣(市、區)水利局,杭紹臺鐵路公司及各參建單位,中國電建華東院生態院的基層黨組織,在杭紹臺鐵路開展黨建“聯建共創”活動。通過以黨建為引領,以“聯建共創”為平臺,各方積極聯動,多次開展棄渣社會化利用與復墾協調、聯合檢查、觀摩交流等活動,并組成現場督導檢查組進行現場指導幫促,從而打破了溝通壁壘與服務屏障,使監管與被監管單位進一步主動對接,面對面解決問題,對發現的問題進行協調促進和整改落實,形成了良性融合,共同確保水土保持與工程同步達到高標準要求,助推杭紹臺鐵路打造生態文明示范工程,真正實現“來時青山綠水、走時綠水青山”,共建“金山銀山”。
正是在這種“大黨建”模式的持續引領下,杭紹臺鐵路各參建單位的建設合力得以充分凝聚,使得項目建設持續加速,向著打造“精品工程、示范工程”的目標不斷邁進。截至今年5月底,杭紹臺鐵路開累完成投資388億元,占PPP總投資的92%,站前工程全面收尾,“四電”、站房工程完成過半,并創造了椒江特大橋主墩鉆孔樁深度達143米、國內沒有先例的硅藻土施工、華東地區最長隧道、首個單洞四線大斷面隧道等多項高鐵建設施工紀錄。全線計劃于6月底實現正線鋪軌貫通、9月份開始聯調聯試、年底建成通車。杭紹臺鐵路是我國第一條民營控股高鐵,連接杭州、紹興、臺州三地,是長三角地區綜合交通網的重要組成部分。全長266.9公里,設計時速350公里,于2017年底開工建設,總工期4年,計劃2021年建成通車。項目總投資448.9億元,由復星牽頭的民營聯合體、國家鐵路集團、浙江省、臺州市、紹興市共同出資,其中民營聯合體占比51%。該項目作為唯一的社會資本投資案例載入《黨的十八大以來大事記》。作為國內首條民營控股高鐵,雖然投資和建設實施主體是民營企業牽頭,但開工建設以來,通過積極創新實踐與探索,堅持以黨建引領高鐵建設,確保了項目的順利推進。
杭紹臺鐵路項目被寫入黨史,成為十九大民資控股高鐵的一個標志性工程。因此,黨組織引領全線提高政治站位,樹立改革標桿示范定位不動搖,以“三項意識”確保實現各項建設目標。
增強政治意識,建人民滿意工程。樹立杭紹臺鐵路建設的最終目的是為了服務人民,最終受益者也是人民的理念。如果人民不滿意,建設成果就會大打折扣,改革示范意義也就得不到充分體現。黨組織堅持把講政治貫穿于項目建設的全過程,認真踐行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思想;同時,通過對項目重要節點的宣傳,使得項目建設過程與人民群眾共享,自覺接受人民的監督,更好地實現建設人民滿意工程的目標。
增強使命意識,確保項目如期建成。杭紹臺鐵路能夠在中國共產黨建黨100周年之際建成,是國家賦予全體參建企業、建設者和參與者一個無上光榮的任務。各級黨組織通過加強教育引導,使各參建單位和全體參建員工牢固樹立使命意識,主動增強責任擔當,以頑強拼搏、不辱使命的精神,全力確保如期建成。
增強標桿意識,打造精品示范工程。各級黨組織在過程中堅持以改革創新為引領,踐行?“精品工程、示范工程”目標,積極探索實踐,開創投融資“杭紹臺”模式、創新高鐵建設EPC項目管理的新模式。通過堅強的黨建引領,讓黨旗在項目建設工地高高飄揚,努力將杭紹臺鐵路打造成新時代改革創新的示范引領新標桿。
目前,杭紹臺鐵路建設正值全面沖刺、決戰決勝的關鍵階段,面對開通前的各項艱巨任務,黨建的引領作用變得更加重要,黨建“聯建共創”的平臺作用也愈發凸顯。在民營企業聯動國企、政府開展黨建“聯建共創”模式引領下,在這股不竭“紅色”動力的持續推動下,杭紹臺鐵路2021年底將實現高質量開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