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云龍
6月11日,江西省長易煉紅在贛江新區視察時表示:“把企業感受作為第一感受、企業評價作為第一評價、企業滿意作為第一標準,全力推動營商環境像芝麻開花一樣節節高、越來越好,真正把江西建設成為全國政務服務滿意度一等省份。”為了踐行“企業第一”理念,持續不斷推動營商環境優化,今年以來江西動作頻頻,誠意十足。
在江西省會南昌,每到夜晚,贛江兩岸近300棟樓宇身披炫麗光影,與平靜寬闊的江水相互輝映,共同組成了全長8公里的城市燈光秀舞臺。在各種建筑光影巨幕上,關于疫情防控、平安社會建設等各種標語輪番滾動。但最為引人注目的則是“爭創一流工作作風,營造最佳營商環境”幾個大字時常出現,這也成為江西大力優化營商環境重要的宣誓和宣傳窗口之一。
營商環境是市場經濟的培育之土,是市場主體的生命之氧,為了讓“培育之土”更豐沃,“生命之氧”更充足,2021年江西省在優化營商環境方面采取了一系列舉措,動作之大,力度之強,前所未有。
今年1月1日,《江西省優化營商環境條例》正式施行,這為全省優化營商環境奠定了法制基礎。作為全國第七個出臺營商環境地方性政策法規的省份,江西的地方條例就市場主體保護、市場環境、政務服務、監管執法、法治保障等方面給出了全面而詳盡的規定,其中,推行“贛服通”掌上辦;明確正向激勵、反向約談、容錯免責;開展省領導掛點幫扶等做法盡顯“江西特色”。此外,江西地方條例也呈現出“以問題為導向”的特點,針對“投資創業不夠便捷、監管執法不夠規范、司法保護不夠有力”等問題,給出了針對性的“解決方案”。
打造一流的市場環境、一流的政務環境、一流的法治環境,建立高效的保障機制,是江西省優化營商環境的重點發力方向和終極目標。為此,今年4月,《江西省優化營商環境攻堅行動方案》正式推出,針對企業開辦及注銷、保護中小投資者、政務服務等17個方面展開攻堅行動,在江西開辦企業時間縮減,環節優化,成本更低,服務更優。如今,江西省企業開辦時間已壓縮至1.5個工作日以內;今年年底之前,不動產登記將壓縮至3個工作日。就近辦、馬上辦、自助辦等讓政務服務水平大幅提升,市場活力被進一步激活。
據悉,今年江西優化營商環境,主要聚焦工作機制的健全,以及市場環境、政務環境、法治環境等重點領域的優化。按照4月出臺的《江西省優化營商環境2021年工作要點》,江西明確了“健全工作推進、評價考核、監督督促三大機制,夯實營商環境建設基礎”等在內的37項具體任務,力爭全年為企業減負1500億元以上。
多措并舉維護“企業第一”
在健全體制機制,為優化營商環境夯實基礎,做好制度性保障的同時,江西省也在不斷尋找推動營商環境優化的外部力量。6月7日,最新出臺的《江西省優化營商環境咨詢專家管理辦法》和《江西省優化營商環境社會監督員管理辦法》就是最生動的注腳。
為了給優化營商環境提供更多的“火力支持”,借鑒北京、上海等地的經驗做法,接下來江西將聘請15名左右知名學者和企業家擔任營商環境咨詢專家委員,這些專家的主要職責是:就營商環境全局性、戰略性問題以及重大政策,進行調查研究,提出建設性意見。通過借助外腦,匯聚智慧,江西營商環境頂層設計的科學性、針對性和有效性也將不斷優化。與此同時,面向社會公開選聘50名營商環境社會監督員的舉措一經推出,引起強烈反響。據《江西省優化營商環境社會監督員管理辦法》顯示,當選的社會監督員可以對全省招商引資、公平競爭、行政審批、政務服務等涉及營商環境建設事項進行監督,向省營商辦反饋社會各界對營商環境工作的意見和建議,及時反映損害營商環境的問題線索,同時還可以“開展營商環境調研、明查暗訪等工作”。為了能夠為社會監督員開展工作提供便利,《管理辦法》也特別指出:社會監督員在履職過程中“涉及單位應當積極配合;需查閱相關文件和資料的,涉及單位應當予以提供(涉密文件除外)”。
“營商環境好不好,不能靠我們自己的感覺,要更加客觀,必須要讓第三方機構來看,要讓企業、社會來評。”江西省發改委經濟體制綜合改革處處長喻學鋒說。據其介紹,在此之前,2020年江西營商環境企業評價工作已經全面展開,目前仍在進行中的相關評價工作,也是從三個維度出發,即政府相關部門的自我評價,企業給地方營商環境的評價以及第三方機構的科學評價。
將企業的感受、評價和滿意度作為衡量營商環境的第一指標,無論是施行營商環境條例,還是出臺管理辦法,江西始終錨定市場主體,將“企業第一”理念融入到制度建設、政務服務、考核評價等方方面面。也正是在這一理念的推動下,江西營商環境優化工作成效顯著,這反映在社會經濟發展方面就是:去年在新冠肺炎疫情等不利因素影響下,江西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8.2%,增速居中部第二、全國第五。今年第一季度,江西GDP增速18.4%,位列全國第七、中部第二,市場主體預期高漲。營商環境不斷優化釋放出的紅利,為“基礎差、底子薄”的江西帶來了強勁的發展勢能,助推江西在中部迅速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