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倩蓮 李萬里
(寧波大學科學技術學院,浙江寧波 315300)
外語教材的編寫需要考慮學習者會與“哪些話語和篇章體裁打交道”,即語言與實際應用場景相吻合。在商務環境下,就要使用與之相符的商務語言。在未來職場中,商務英語專業畢業生需應對多元商務環境并做出應答。因此,商務英語寫作教學需有目的性,使用適合不同商務情景的商務英語寫作教材。
體裁出現在一定的職業和社區領域中,具有“能被該社團確認和理解的一整套交際目的”。體裁分析研究“語篇的交際目的和語言使用策略”,涉及文體分析和語篇分析。其中,文體分析回答 “What does the text mean?”和“How does the text mean what it means?”。語篇分析以文化背景為基礎,探討語言或寫作內容與情景語境之間如何產生聯系。決定體裁的是交際目的和交際事件。為了實現其交際目的,基于體裁的寫作,需加入“相關的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但體裁分析超越了單純文體分析和語篇分析,將社會分析學和心理分析學與語言學緊密結合,從語篇的社會性、認知結構和建構策略研究其特點。
ESP寫作教學領域,體裁教學法有助于幫助學習者掌握真正“影響語篇形成和理解的各種變量”,具備分析和判斷體裁的能力。我國商務英語學生在商務英語寫作方面面臨著“不了解商務語篇(包括話語)的結構程式”“沒有掌握特定情境中所要用的語言功能”和“表達不得體”的困難。國內商務英語寫作教材多為引進或翻譯國外教材、國內各高校自主編寫教材,大致分為商務報告類、求學求職類、商務辦公類、商務禮儀類和商務宣傳類這五類商務寫作體裁,包括簡歷、求職信、備忘錄、通知、感謝信、邀請信、公司簡介、產品說明、商務報告、商務建議書等常見寫作體裁。商務英語寫作教學“以培養商務英語交際能力”為目的。體裁分析理論的應用,不僅可以幫助學習者提高語言得體性,還能讓學習者重視語篇的“社會功能和交際目的”,以促成實際商務交易順利進行。
本研究以Bhatia對體裁能力的理解和定義為基礎,參考周文萱和熊有生的分類,從語言能力和非語言能力維度出發,分析《商務英語寫作實例精解》的體裁內容。該教材一共分為6個章節,26個分章節。(見文末附表)
第一,該教材編寫設計側重商英寫作體裁的語言能力。6個章節都或多或少涉及對語言能力的訓練,包括文本知識的修辭組織知識(23個分章節,例如商務寫作中如何安排商務信息)、語用知識中的功能知識和社會語言學知識(22個分章節,例如,如何使用恰當的語言實現商務寫作的交際目的)、句法知識(12個分章節)。但是,該教材較少分析寫作題材的詞匯、語音及銜接知識(9個分章節)。故,該教材編寫重點是寫作體裁文本知識中的修辭組織知識和語用知識。
語法知識方面,編者認為現代商務寫作語言應該是輕松、簡單、直接的,而不是生硬、刻板、冗余的。因此,在“21世紀的商務語言”一章中,編者提出要像面對面交流一般進行書面交流,用生動的語句傳達人情味。為此,編者例舉出了多個方面的“do”和“don't”,例如使用“Please give me a call on 2874722 if you have any question.”詞簡單易讀,而不是“Should you require any further clarification please do not hesitate to contact me.”。又如,避免使用“Arrangements have been made for a repeat order to be dispatched to you immediately.”這樣冗長的被動句,而使用“I have arranged for a repeat order to be sent to you today.”這樣重點明確的主動語態,指出主動語態更積極明確,更易于拉近貿易雙方的距離。句法知識方面,編者在“投訴與處理”一章中提供了可用于投訴函和回復函的常用表達句式,也例舉了不同商務場景下投訴信和回復函的模板。總之,本教材的語法知識,基本以商務本文的體裁為基礎設計和編寫。
文本知識方面,以教材中“詢問函”一章為例,編者強調詢問函應簡潔有序,認為詢問函需說明背景信息、對需要的信息提出要求、提出行動要求或表達希望及時收到回信。在“促銷信及特別優惠”一章,編者強調促銷信的針對性和說服性,所以其商務信息需遵循一定順序,即吸引讀者注意、激起讀者欲望、說明目標商品的優點、贏得讀者信任、勸說讀者做出積極的行動。編者對函調信和促銷信內容安排的設計參照了兩種不同信函的特點,安排和組織商務信息出現的順序,有利于在實際商務環境中實現達成買賣的交際目標。但是,編寫中較少提及如何在商務語篇中體現邏輯關系。
功能知識方面,在“電子郵件”章節,編者指出使用電子郵件的十大陋習和不良后果,隨后提出十點建議,如盡量少使用大寫字母和感嘆號、不要使用網絡流行縮略語等,以提升收件人閱讀感,增加商務嚴謹性。在該章節的最后,編者通過對比不同的電子郵件,直觀地向學習者展示功能知識能夠幫助讀者理清語句、文本和語言使用者的關系。即使同為表達相同的交際目的,口吻、選詞、甚至格式等變化都會影響閱讀體驗,從而影響最終傳達出的效果。同樣,在“催款信”一章中,編者提到書寫延期付款信和催款信的方法,明確兩種信函不同交際目的,其內容側重和語氣不盡相同,以對應不同功能。
社會語言學知識方面,在“網站、博客和社交網絡寫作”章節,編者從社會語言學角度強調網絡寫作使用的情景,旨在提高網絡寫作文本的專業性和可讀性(例如選好關鍵詞、善用小標題和各種數字編號、為方便閱讀留出空白、使用簡短的段落和句子等),有利于讀者快速定位目的信息。“報告與建議書”一章中,編者提及簡明易懂的語言的重要性。銜接知識方面,“正確組織句子”一章中,編者重點對語法術語、標點等做了總結,強調語法的重要性。該章節對如何正確組織句子的闡述體現了其編寫時多方位的考慮,強調了語言的社會功能。
第二,該教材在很大程度上疏忽了商務寫作體裁中非語言能力的培養,整體教材在文化能力方面描述方面有明顯缺失。僅2個分章節涉及話語共同體的參與能力,3個分章節強調跨文化交際能力的重要性,無分章節正面或明確提及學習文化能力在商務寫作中的作用。
例如,在真實商務環境中,商務文書的書寫樣式有“完全平頭式”“混合式”和“半齊頭式”,但編者僅在本教材中介紹了“完全平頭式”格式,未提及另外兩種方式。盡管“完全平頭式”格式簡單,上手方便,但是商務環境變化多端,單一的文書格式顯然無法滿足真實的多元商務情景。體裁分析理論十分重視商務話語共同體的參與能力,強調商務共同體成員要學會根據不同的場合和交際目的使用最合適的格式。
社會文化知識方面,本教材較少涉及,僅“概述”的第一節中提及跨文化交際能力。編者觀察到英語作為國際商務通用語的現狀和趨勢,但是非英語母語人士很難用英語進行思考和表達,因此他們常常會將句子復雜化,或模棱兩可未能盡其意。這也是該教材中提到的唯一一點跨文化交際難題,但跨文化交際中的問題遠不止此。跨文化交際中,母語非英語的學習者面臨的問題是多元的、復雜的。例如,認知能力、情感能力和行為能力、文化差異等。盡管編者來自英語國家,但該教材并沒有解讀更多方面的跨文化交流。
基于體裁角度,《商務英語寫作實例精解》的編寫重點是幫助商務英語寫作學習者分析寫作背景、選擇商務英語寫作體裁、安排信函中商務信息、實現商務交際目的。其核心是培養商務英語寫作學習者的體裁能力,是體裁分析理論在寫作教材中的一次優秀運用。第二,該教材在商務英語學習者的發展拓展性方面較出色,跳出了語法詞匯式教學的定性模式,結合實際商務場景,講解現代商務英語寫作的訣竅,培養書寫商務信函的能力,幫助學習者融入商務職場,與客戶有效交流,快速提升專業和職場優勢。第三,該教材涉略體裁廣,不僅僅對商務英語學習者行之有效,對進入職場多年的商務人士來說也有借鑒價值。
但同時,該教材缺乏對非語言能力的訓練,尤其是缺少對體裁文化能力的描述。因此,作為教材編寫者,應關注學習者的隱形需求,尤其是在當今社會背景下,文化碰撞加劇了學習者的困難。在此,本研究認為,需加強寫作教材的文化作用,增加教材中文化知識的占比,提高編寫者的英語思辨能力和文化知識。
附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