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佳佳,吳志林
(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麻醉科,武漢 430022)
麻醉專業臨床危機是指圍手術期突發的各種可能危及生命安全的事件,如果處理不當或處理不及時,可能會出現嚴重的麻醉并發癥,甚至導致麻醉相關性死亡[1-2]。麻醉專業臨床危機有著與其他學科臨床危機不同的特點,患者處于麻醉狀態,無法進行主訴,且部分體征被掩蓋,需結合多種監測方法進行診斷和處理。在麻醉科住院醫師的規范化培養中,麻醉臨床危機思維培訓是麻醉醫師臨床能力培養的關鍵環節。目前,國內麻醉危機培訓仍采用學徒式教學方法,麻醉醫師在應對危機時可能出現理論知識或認知準備不充分,不能依據情景變化妥善處理患者的病情,促成錯誤的決策。以虛擬現實技術為發展方向的模擬訓練廣泛應用于醫學各種臨床專業的技能培訓,也為麻醉醫師開展危機思維培訓提供了條件[3-4]。aneSIM系統是一款成熟的虛擬現實技術,應用復雜的醫學數學建模技術,在遵循美國麻醉醫師協會的相關指南基礎上,取材于臨床麻醉真實案例基于專業邏輯所構建的高擬真環境,用于模擬手術場景進行教學。本研究旨在探討aneSIM虛擬現實教學系統在麻醉專業師臨床危機思維培訓中的應用效果。
1.1一般資料 選取2020年在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麻醉科進行規范化培訓的住院醫師(簡稱住培醫師)共40名,并以隨機數字表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20名。
1.2方法 以休克作為麻醉臨床危機思維培訓案例,每種方法的教學時間均為4 h。對照組采用理論授課+以問題為中心的病例討論的教學方法,理論授課主要講授各種類型休克的發生機制、臨床癥狀、診斷和處理措施及特殊生命體征監測的操作方法和規范;以問題為中心的病例討論首先由教師選取合適的病例,并提出問題,組織住培醫師圍繞問題進行討論,最后教師對問題答疑,并分析總結住培醫師的答案,指導學生進行正確的操作。觀察組采用aneSIM虛擬現實教學系統進行教學,教師選擇相應的病例進行教學。住培醫師利用客戶端登錄系統后,系統會隨機呈現一個休克病例作為需要臨床處理的麻醉危機場景,學生置身于臨床場景中,通過對癥狀、體征及相關輔助檢查進行綜合分析,然后對虛擬患者進行診療和處理,并結合模擬人對操作進行模擬訓練。當場景進行至一定環節時會逐步出現相關的理論問題,回答正確后則進行下一步驟,回答錯誤時重新回答,直至臨床模擬病例結束。模擬結束后,學生就各自在模擬中的表現進行討論,授課教師進行點評及總結,并對模擬過程中錯誤或不規范的操作進行示范。在培訓前對2組學生進行理論考試和特殊生命監測技能考試;在培訓結束后,再次對2組學生進行理論考試和技能考試。培訓結束后,對2組住培醫師采用微信問卷星進行不記名問卷調查,問卷回收率100%。2組住培醫師分別針對各自所接受的教學方法進行評價。

2.12組住培醫師一般概況比較 2組住培醫師在性別、年齡方面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2組住培醫師一般概況比較
2.22組住培醫師培訓前成績比較 2組住培醫師培訓前理論成績和技能成績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2組住培醫師培訓前成績比較分)
2.32組住培醫師培訓后成績比較 觀察組培訓后理論成績和技能成績均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2組住培醫師培訓后成績比較分)
2.42組住培醫師問卷調查分析 觀察組認為所接受的教學方法更新穎,具有創新性;有助于提高臨床思維能力;愿意將此教學方法應用于其他方面的教學工作,與對照組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2組住培醫師對教學方法的評價[n(%)]
麻醉臨床危機思維的培訓對提高麻醉專業人才技能和改善醫療質量至關重要,但是因時間和地點限制,在臨床中能夠親身接觸到的機會并不多,參與處理臨床危機的機會更是匱乏,造成麻醉醫師不能有效地將麻醉相關理論知識與臨床實踐病例相結合,進而轉化為自身臨床技能。因此,應對麻醉危機的臨床思維能力培養成為麻醉科臨床教學中的薄弱環節。有研究表明,危機資源管理教學能顯著提高麻醉醫師對麻醉臨床危機事件的認知,建立危機資源的高效整合、管理及調動能力,加強醫師的理論與實踐技能,提高患者搶救成功率,降低麻醉相關并發癥發生率及圍手術期相關風險發生率,改善患者的醫療安全質量[5-6]。在麻醉科住培醫師規范化培訓過程中增加以勝任力為導向的臨床危機思維的培訓,能夠為住培醫師更好地應對麻醉臨床危機奠定堅實的基礎[7]。
aneSIM虛擬現實教學系統中的所有模擬病例均來源于臨床真實案例數據,由美國華盛頓大學附屬醫院麻醉科主任聯合美國其他醫院及國內醫院臨床專業麻醉教授撰寫和設計,符合國內外麻醉相關指南及專家共識。它可以構建出模擬患者的生理參數及各項監測參數變化,應用3D技術,讓訓練者在無限接近真實的臨床場景下進行學習和訓練。本研究將aneSIM虛擬現實的教學方法應用于麻醉住院醫師臨床危機思維的培訓中,以圍手術期較常出現的“休克”作為臨床麻醉危機處理案例,對照組采用常規的教學方法,首先進行休克相關理論知識的講授,其次以問題為中心進行相關病例討論;而觀察組則采用aneSIM虛擬現實的技術模擬休克案例,而學生通過客戶端自行進行案例的處理。2組醫師在培訓前理論成績和技能成績并無明顯差異,在經過培訓后觀察組的理論成績和技能成績均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學習者在教師的指導下和重復的實踐中,使操作技能及臨床思維能力得以不斷提高,從而達到操作規范,對麻醉危急重癥的應變處理能力更加突出。
aneSIM虛擬現實的教學方法在醫學教育方面有著重大的現實意義[8]。醫學教育的本質其實是實踐,但在教學實施中易受到醫學倫理和各種設備條件的限制,導致醫學生對實踐和臨床思維模式的欠缺,成為制約醫學人才培養的重要因素[9]。通過aneSIM虛擬現實的技術創造臨床麻醉危機場景,為住培醫師提供了更多的實踐機會,但是有效避免了現實病例中實際操作的可能風險與隱患。在這個過程中不但有助于加深麻醉住院醫師對理論課程的理解和記憶,同時可讓麻醉醫師身臨其境地參與臨床危機情景的處理,加深對臨床麻醉危機的理解、認知和處理能力,最終有利于危急時刻改善患者的預后[10]。本研究通過調查問卷發現,被調查者普遍認為這種虛擬教學法更新穎、更具有創新性,有助于提高臨床思維能力,并且更愿意將此教學方法應用于其他方面的教學工作。aneSIM虛擬現實的教學方法能夠通過逼真的模型將多媒體、角色代入、實控操作等方法相結合提供生動貼切的學習環境,能將線下實踐教學中難以反復訓練的操作以線上教學的模式呈現,將抽象思維與形象思維、理論與實踐相融合,獲得相對逼真的臨場感受和接近真實的效果,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加速和鞏固學習知識的過程,熟練掌握各項操作,來彌補傳統教學方法的不足,激發學習興趣,充分調動住院醫師的積極性、創造性和主觀能動性[11],因此被培訓者更樂于接受。
綜上所述,aneSIM虛擬現實教學系統可以提高麻醉科住院醫師臨床危機教學的理論和技能成績,有利于麻醉專業臨床危機思維能力的培養,該系統的不足之處在于臨床危機病例是基于美國的醫療工作系統開發的,且系統內麻醉危機案例有限。因此,在未來的工作中我們需要結合自己的醫學實踐,針對麻醉專業中的各種存在的臨床危機病例進行開發和完善,形成具有我國特色的虛擬現實教學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