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宏偉 孫祿健 李超 許歡歡 高芳瑩
(核工業航測遙感中心 河北石家莊 050002)
土壤是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生態環境物質和能量轉化的重要介質。土壤質量與人類生活質量和發展關系緊密。近年來由工業生產、廢水非法排放等引起的土壤污染時有頻發。我國第一次土壤污染調查表明,全國土壤總超標率為16.1%,土壤狀況堪憂,污染類型多樣,單一性污染比重較大,復合型污染比重較小,工礦企業廢棄地塊土壤問題較為突出[1-3]。
2019 年1 月1 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壤污染防治法》正式實施,完善了我國土壤污染防治法律體系,填補土壤防治法律空白。開展企業污染隱患排查和自行監測可及時發現企業存在土壤污染問題,可有效防止污染發生[4-7]。
通過對醫療廢物企業進行資料收集、現場踏勘、人員訪談、重點隱患識別和重點區域篩選等工作,制定自行監測采樣方案,并針對重點隱患區域進行土壤和地下水監測,分析污染原因,為企業污染風險管控工作提供依據,也為我國類似企業的自行監測工作提供借鑒。
2017 年3 月固體廢物回收處置中心醫療垃圾焚燒項目建設完成,并投入使用;2018 年6 月醫療垃圾焚燒項目停產且企業停止醫療廢物回收;2018 年7 月—2020 年2 月對原有醫療垃圾焚燒相關設施進行拆除作業并在新建醫療垃圾微波消毒項目;2020 年2 月醫療垃圾微波消毒項目建設完成并投產使用,地塊運行微波消毒工藝至今。
企業醫療廢物微波消毒項目建設生產車間1 座,建筑面積1 006.03 m2,位于廠區北側。車間內設處理車間1 座、冷藏間1 座、危廢間1 座、車輛沖洗間1 座、污水處理間1 座、庫房1 座。處理車間內設置一體化微波消毒處理設備1 套,用于處理醫療廢物;冷藏庫位于處理車間內,用于醫療垃圾暫存;危廢間主要對廢催化劑、廢紫外燈管進行暫存,定期交由有資質單位處置;車輛清洗車間用于消毒清洗全封閉廂式運輸車,車間內設有周轉箱清洗生產線;污水站設計處理能力為20 m3/d,處理工藝采用“AO+MBR+消毒”處理工藝;庫房用于存儲清洗后的周轉箱。
通過人員訪談、資料審閱及現場踏勘,開展重點物質、重點設施及區域排查,識別重點隱患區。
(1)土壤隱患排查污染物種類。根據企業情況本次土壤隱患排查需要關注污染物為生產過程中涉及到的有毒有害物質,重點物質為滲濾液(重金屬類)、二噁英、石油類。
(2)本企業重點設施區域包含生產車間、危廢間、污水處理站、污水管線等區域,隱患排查重點關注區為:污水處理站、生產車間和危廢暫存區等潛在污染區域。
在不影響企業正常生產且不造成二次污染的前提下,結合隱患排查識別結果和項目所在區域地下水流向,在重點區域設置地下水和土壤采樣點位,地塊外布設參照點。本項目土壤和地下水監測點位布設情況見表1,監測點位分布圖見圖1。

圖1 監測點位分布圖
根據重點區域和設施的生產工藝和使用功能、污染物的產生和排放情況確定各污染點位土壤和地下水的監測因子,本項目監測因子選取 《土壤環境質量建設用地土壤污染風險管控標準(試行)》(GB 36600—2018)(以下簡稱建設用地標準)表1 建設用地土壤污染風險篩選值和管制值(基本項45項),并補充pH 值、氟化物、苯并[a]芘、二噁英、總石油烴、銻等特征因子;地下水監測因子和土壤監測因子一致。

表1 土壤和地下水監測點位布設匯總表
土壤樣品采集和保存遵循《土壤環境監測技術規范》(HJ/T 166—2004)相關規定;地下水樣品的采集和保存遵循《地下水質量標準》(GB/T 14848—2017)相關規定。
土壤監測項目分析方法《建設用地標準》表3 土壤污染物分析方法;地下水樣品監測項目分析方法按照《地下水質量標準》(GB/T 14848—2017)要求進行。
土壤:采用《建設用地標準》中第二類用地風險篩選值來評估場地土壤環境質量評價標準,若該標準中無規定,則依次參考《建設用地土壤污染風險篩選值(試行)》(DB 13/T 5612—2020)中第二類用地篩選值。
地下水:評價標準采用《地下水質量標準》(GB/T 14848—2017)中III 標準值;標準中無標準值暫不評價。
土壤各污染物監測結果統計表見表2。本項目場地內土壤檢測指標47 項,檢出項10 項。

表2 土壤污染物監測結果統計一覽表
由表2 可知,土壤中重金屬和無機物:鉛、鎘、汞、砷、銅、鎳、銻、石油烴氟化物等污染物均檢出,超標率為0;揮發性有機物(VOCs)和半揮發性有機物(SVOCs)均未檢出;地塊范圍內土壤滿足二類用地質量標準要求。地塊內土壤中各污染物不存在累積影響。
地下水樣品監測結果見表3。

表3 地下水各污染物監測結果一覽表
場地內地下水檢測項目47 項,檢出污染物4 項。VOCs 和SVOCs 均未檢出;重金屬和無機鹽中除pH、汞、鎳、鋅等外,其余監測項目均未檢出。地塊內地下水中砷、pH、氟化物值檢出,水質滿足地下水III 類水質要求;石油烴檢出,但《地下水質量標準》無相關篩選值,暫不進行評價;其余均低于檢出限。
A 區石油烴對地下水有一定的累積效應,砷、pH、氟化物等其余檢測因子無累積效應,B 區各檢測因子對地下水均無累積效應,整體來看,地塊內地下水中石油烴有明顯累積,有一定的累積效應。在生產過程中,應注意重點關注污染因子石油烴對地下水的影響。
土壤中pH、鉛、鎘、汞、砷、銅、鎳、銻、氟化物、石油烴無明顯累積,地塊在生產過程中對土壤無累積影響。
地塊內地下水砷、pH、氟化物值檢出,但未超出《地下水質量標準》(GB/T 14848—2017)Ⅲ類標準;石油烴檢出,但GB/T 14848—2017 無相關篩選值,暫不進行評價;其余均低于檢出限。地塊地下水中石油烴有累積效應,在生產過程中,應注意重點關注污染因子石油烴對地下水的影響。
應當完善土壤污染隱患排查治理制度,每年開展一次土壤隱患檢查工作,加強隱患排查頻次,防止土壤污染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