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貞波,劉春芳,黃桂軍,宋精靈,滕曉華
(貴州省黔南州中醫醫院,貴州 都勻 558000)
輸尿管結石屬于泌尿系統發生率較高的結石類型,結石主要來源于腎臟,因下移至輸尿管而導致疾病,造成腹部、腰部的疼痛不適,并引發血尿。輸尿管鏡氣壓彈道碎石術目前在臨床廣泛開展,創傷小,但是術后會出現并發癥,并且有著復發的可能。中醫可通過降低結石濃度、抑制結石形成的方式進行干預[1]。本研究用手術結合三金排石湯治療輸尿管結石效果較好,報道如下。
共76例,均為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治療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38例。對照組男28例,女10例;年齡32~68歲,中位年齡(45.23±4.13)歲;病程4天~5個月,平均(2.32±1.13)個月;結石位置為輸尿管上段8例,中段16例,下段14例。觀察組男26例,女12例;年齡32~67歲,中位年齡(44.87±4.16)歲;病程3天~6個月,平均(2.54±1.15)個月;結石位置為輸尿管上段9例,中段17例,下段12例。兩組基礎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診斷標準:西醫參照《實用泌尿外科學》[2]中輸尿管結石診斷標準,單側發病。中醫參照《中醫內科學》[3]“石淋”標準,為濕熱蘊結型。
納入標準:臨床表現為腰腹痛、尿痛癥狀,經CT檢查確診,無遠端輸尿管畸形、狹窄、梗阻等,簽署實驗同意書。
排除標準:腎功能障礙、凝血功能障礙,合并腎結石、膀胱結石,精神異常,未簽署實驗同意書,依從性差。
兩組均行輸尿管鏡氣壓彈道碎石手術,實施硬膜外麻醉,取截石位,使用斑馬導絲將輸尿管鏡置于輸尿管管腔,置入金屬探桿,將壓力泵氣壓調整至2~3kPa,進行單脈沖或者連續脈沖碎石,將結石碎至直徑為3mm的細石,完成手術。
觀察組加用三金排石湯。丹參、王不留行、芒硝、枳殼、赤芍各10g,雞內金、金錢草、虎杖各30g,瞿麥、萹蓄、牛膝、滑石、車前子各15g,甘草6g,琥珀3g,每日1劑,煎煮后取500mL藥液,分早晚2次服用,共14天。
兩組均于14天后統計療效,隨訪12個月,觀察復發情況。
術后1周、2周結石排凈率及排凈時間。
中醫癥狀積分包括腹脹、尿頻、尿急、血尿、腹絞痛、排尿灼熱感,分為無癥狀0分、輕度1分、中度2分、重度3分,總分18分。
并發癥(血尿、惡心嘔吐以及腰腹疼痛發生率)、術后12個月復發。
用SPSS23.0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數資料以(%)表示、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以(±s)表示、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參照《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4]。治愈:B超或X線檢查結石消失,臨床癥狀消失。好轉:B超或X線檢查結石下移,尿常規檢查正常,臨床癥狀改善。無效:B超或X線檢查結石無變化,臨床癥狀無變化。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例(%)
兩組術后1周、2周結石排凈比較見表2。

表2 兩組術后1周、2周結石排凈比較 例(%)
兩組治療前后中醫癥狀積分比較見表3。
表3 兩組治療前后中醫癥狀積分比較 (分,±s )

表3 兩組治療前后中醫癥狀積分比較 (分,±s )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P<0.05。
組別 例 治療前 治療后對照組 38 11.54±1.89 5.14±0.64*觀察組 38 11.56±1.78 3.21±0.58*△
兩組并發癥和術后12個月復發情況比較見表4。

表4 兩組并發癥和術后12個月復發情況比較 例(%)
結石排凈時間對照組(14.12±2.01)天,觀察組(9.72±1.86)天,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輸尿管結石在臨床屬于常見的結石類型,可出現不同程度的腰腹脹痛,并引發尿路梗阻,如不能及時控制可引起腎臟病變。對于直徑較小的結石可進行藥物治療,對于較大的結石則需要手術治療,但是手術治療術后并發癥是需要關注的問題[4]。輸尿管鏡氣壓彈道碎石手術通過脈沖的方式進行碎石,治療時不會產生電能,損傷較小,有利于疾病恢復,但是術后不可避免會出現一些并發癥,同時結石在移動期間對輸尿管產生刺激,也會導致各種炎癥[5]。
輸尿管結石屬中醫“石淋”范疇。濕熱蘊結而致結石,在尿道內發生梗阻,造成排尿疼痛[6]。三金排石湯中雞內金通淋化石,金錢草利尿,赤芍、丹參、虎杖、王不留行活血化瘀,車前子、瞿麥利尿[7],芒硝瀉下,甘草緩解疼痛,牛膝引石下行。諸藥合用,可促進輸尿管蠕動,利于結石排出。
手術結合三金排石湯治療輸尿管結石療效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