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長發(fā)
(河南省潢川縣人民醫(yī)院消化內科腫瘤科,河南 潢川 465150)
慢性腎衰竭(CRF)是各類腎臟疾病進展的最后結局,表現為腎實質進行性損傷,腎臟出現排泄功能障礙、內環(huán)境及內分泌功能紊亂等,致使機體出現水電解質紊亂、代謝產物潴留、酸堿失衡等全身癥狀[1-2]。目前臨床對CRF的治療主要包括腹膜透析、血液透析(HD)、腎移植等。CRF屬中醫(yī)“溺毒”、“癃閉”、“虛勞”等范疇,治應以化瘀泄?jié)帷⒀a腎益氣、扶正祛邪、健脾活血為主[3]。本研究用調氣化瘀益腎方聯(lián)合HD治療CRF效果較好,報道如下。
共92例,均為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我院收治CRF患者,根據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治療組各46例。對照組男25例,女21例;年齡42~72歲,平均(53.12±8.38)歲;病程2~6年,平均(4.21±1.08)年;高血壓腎病9例,糖尿病腎病19例,慢性腎小球腎炎18例。治療組男26例,女20例;年齡45~69歲,平均(52.79±8.17)歲;病程2~6年,平均(4.35±1.13)年;高血壓腎病7例,糖尿病腎病20例,慢性腎小球腎炎19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診斷標準:參照2003年第7屆全國中西醫(yī)結合腎病學術會議制定的慢性腎衰竭診斷標準[4],即內生肌酐清除率(Ccr)小于80mL/min,血肌酐(Scr)大于133μmol/L,有慢性腎臟疾病或累及腎臟的系統(tǒng)性疾病病史。臨床分期為腎功能衰竭期(Ccr為20~1080mL/min,Scr為443~707μmol/L)。符合《慢性腎衰竭中西醫(yī)結合診療指南》[5]中慢性腎衰竭相關中醫(yī)診斷標準,辨證為氣陰兩虛,即具備惡心嘔吐、面色無華、脘腹脹滿、少氣乏力、食少納呆、盜汗、口苦口干、舌少苔偏干、脈沉細癥狀中至少4項。
納入標準:①符合中西醫(yī)診斷標準,辨證為氣陰兩虛;②年齡30~70歲;③未參與其他藥物實驗,依從性良好;④簽署同意書,經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
排除標準:①不符合中西醫(yī)診斷標準,不屬于氣陰兩虛;②嚴重感染、嚴重貧血、嚴重出血;③嚴重全身性疾病;④對研究所用藥物有過敏史;⑤妊娠及哺乳期婦女;⑥精神疾病;⑦腎移植或非透析;⑧認知障礙等無法配合。
兩組均進行常規(guī)對癥治療,包括控制血壓血糖、補鈣、改善貧血、預防感染、糾正電解質及酸堿失衡等。用高通量血液透析,采用德國貝朗透析機,透析液位碳酸氫鹽,透析流量為320mL/min。在治療時,若鈉離子的濃度升高為140mmoL時用低分子肝素鈉抗凝。每次4h,每周3次。
治療組加用調氣化瘀益腎方。藥用熟地15g,黃芪20g,菟絲子15g,女貞子15g,丹參15g,石菖蒲15g,赤芍10g,何首烏15g,遠志10g,紅花10g,當歸10g,川芎10g。夜尿頻多、大便溏泄加益智仁及補骨脂各15g,明顯乏力加熟地至30g。水煎300mL,日2次,早晚各150mL,飯后30min溫服。
兩組均治療12周。
氧化應激[谷胱甘肽過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丙二醛(MDA)]指標,抽取靜脈血5mL,離心處理并冷凍保存,采用酶聯(lián)免疫吸附法檢測GSH-Px,采用化學比色法檢測SOD,采用硫代巴比妥酸法檢測MDA,試劑盒均購于南京卡米洛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嚴格按說明書操作。
腎功能指標:治療前、治療12周后采集空腹靜脈血,離心,取上層血清。應用放射免疫法測定血清BUN水平,用肌酐酶法測定血清Scr水平,試劑盒均購于天津博奧賽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記錄相關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包括腹瀉、惡心嘔吐、肝功能異常。
用SPSS20.0軟件處理分析,計數資料以(%)表示、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以(±s)表示、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臨床癥狀消失,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指標水平下降大于等于50%為顯效。臨床癥狀有改善,Scr、BUN指標水平下降30%~50%為有效。臨床癥狀及Scr、BUN等指標無明顯改善或加重為無效。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例(%)
兩組治療前后氧化應激指標比較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前后氧化應激指標比較 (±s )

表2 兩組治療前后氧化應激指標比較 (±s )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0.05。
組別 例 GSH-Px(U/L) SOD(U/mL) MDA(nmol/mL)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對照組 46 67.26±8.73 87.34±9.67* 84.34±13.82 96.44±16.06* 4.65±0.81 2.41±0.24*治療組 46 67.74±8.12 96.68±9.85* 85.18±13.57 109.82±17.98* 4.73±0.85 1.26±0.31*t 0.273 4.589 0.294 3.764 0.462 19.895 P 0.785 0.000 0.769 0.000 0.645 0.000
兩組治療前后腎功能指標比較見表3。
表3 兩組治療前后腎功能指標比較 (±s )

表3 兩組治療前后腎功能指標比較 (±s )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0.05。
組別 例 BUN(mmol/L) Scr(μmol/L)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對照組 46 19.25±2.37 17.48±2.14*524.07±14.45 465.12±24.78*治療組 46 18.86±2.21 14.62±2.89*525.96±16.82 442.19±27.53*t 0.816 5.394 0.578 4.199 P 0.417 0.000 0.565 0.000
兩組不良反應情況。治療組出現腹瀉1例、惡心嘔吐1例,肝功能異常1例,不良反應率6.52%;對照組出現腹瀉1例,不良反應率2.17%。兩組不良反應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中醫(yī)認為CRF以瘀血、水濕、獨毒為標,以腎脾虛損為本,其為本虛標實、寒熱錯雜之證,邪毒內蘊,可損傷正氣,脾失運化,致陰陽氣血俱虧,濕濁內生,留而為瘀,導致腎元衰竭[6]。CRF病程較長,氣虛行血無力,氣血損耗而血行不暢,下焦瘀阻,脈絡痹阻,久病腎陽虛損,陽虛生外寒,濁毒瘀血生火,寒熱錯雜,氣機紊亂,導致臟腑俱病。氣虛血瘀當補氣通絡、活血化瘀,隨著近年來對中藥研究的逐漸深入,中西結合治療CRF療效較好[7]。
研究結果表明,治療后治療組氧化應激及腎功能指標均優(yōu)于對照組,提示調氣化瘀益腎方聯(lián)合HD治療CRF對氧化應激即腎功能指標具有較好改善效果。調氣化瘀益腎方中熟地、黃芪、女貞子可益氣溫陽以扶正,滋補肝腎以顧護胃氣[8]。丹參、當歸、紅花可活血化瘀以通絡。菟絲子可補益肝腎,補虛養(yǎng)血。石菖蒲可開竅化痰,活血祛濕。赤芍性微寒,可散瘀止痛,清熱涼血。何首烏可活絡養(yǎng)血補肝腎強筋骨。遠志可消腫祛痰安神益智[9]。川芎可祛風止痛活血行氣。諸藥配伍,以扶助正氣為主,活血化瘀、補脾益腎,以達調氣化瘀之效。
綜上所述,調氣化瘀益腎方輔治CRF可改善腎功能及氧化應激指標,改善臨床癥狀、提高治療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