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名揚
(長沙縣食品藥品安全檢測中心,湖南 長沙 410010)
在我國,散裝白酒生產企業通常規模較小,以小作坊居多,且大多數小作坊的廠房簡陋、設備陳舊、技術能力低,缺乏質量管理制度,生產工序沒有得到有序控制,生產管理者安全意識淡薄,致使產品質量把關不嚴[1]。此前,我國多地都發生過不合格的散裝白酒引發的中毒事件,這既危害了消費者的身體健康和合法權益,同時也給白酒行業帶來了負面影響[2]。為加強白酒小作坊和散裝白酒生產經營監督管理,保護消費者的生命和財產安全,長沙縣每年對轄區范圍內所有的白酒小作坊進行專項執法檢查和抽檢監測。本文對2018—2021年5月315 批次抽檢樣品的結果進行研究,分析白酒質量安全狀況,為監管部門實施更科學、更有效的監管提供參考。
數據來源于2018—2021年5月長沙縣轄區范圍內白酒小作坊生產的白酒監督抽檢結果,共抽檢315批次。
將抽檢不合格項目檢測數據作為研究對象,進行匯總整理后導入Excel 2017 軟件,以《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蒸餾酒及其配制酒》(GB 2757—2012)[3]和《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GB 2760—2014)[4]為評價標準,分析長沙縣白酒小作坊生產的散裝白酒的質量安全狀況及存在的主要問題。本研究對于樣品的檢測結果低于方法檢出限(LOD)的痕量值,以1/2LOD計算[5]。
2018—2021 年5月,長沙縣對白酒小作坊進行了全覆蓋抽檢,共抽檢315 批次,不合格樣品57 批次,2018—2021年5月,每年的不合格率分別為41.67%、14.29%、10.09%和5.48%,呈現逐年降低趨勢,不合格的項目是甜蜜素、糖精鈉和甲醇,相關統計數據見表1。

表1 白酒小作坊抽檢結果表
由表1 可知,2018—2021年,長沙縣白酒小作坊共出現49 批次樣品甜蜜素不合格,5 批次樣品糖精鈉不合格。可以看出,違法添加甜蜜素是白酒小作坊的主要質量安全問題。長沙縣監管部門通過加大執法力度和指導進行技術改造,白酒小作坊違法添加甜蜜素的現象大為改善,檢出率逐年降低。2018年,甜蜜素不合格批次數為32 批次,在當年抽檢不合格總批次數的占比為88.89%,且最大值達到0.883 g·kg-1,4年抽檢不合格總批次數的占比為65.31%。2021年1—5月,僅2 批次樣品出現甜蜜素不合格,最大值僅為7.39×10-4g·kg-1,見表2。

表2 白酒中甜味劑檢測結果表
幾乎所有的固態法白酒國家標準中均明確規定,白酒應“未添加食用酒精及非白酒發酵產生的呈香呈味呈色物質”,顯然,甜味劑(糖精鈉、甜蜜素、安賽蜜和三氯蔗糖等)均是人工合成的非自身發酵物質,是不可以添加的[6]。《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GB 2760—2014)中允許使用甜味劑的酒類僅限配制酒。由于中國白酒屬于蒸餾酒,國家食品安全標準不允許在白酒中添加任何甜味劑。
陳仁遠等[7]在研究白酒中甜味劑含量的本底值及來源時分析驗證:所有正常生產過程酒及成品酒中的4 種甜味劑(甜蜜素、糖精鈉、安賽蜜和三氯蔗糖)的檢出值均分別遠低于國標現行方法檢出限,僅甜蜜素可能考慮本底值存在,但超過國家標準檢出限,應視為非法添加,不存在誤判的問題。
筆者發現,有一家白酒小作坊生產的散裝白酒從2018年起連續3年出現甜蜜素不合格,結果值分別為0.342 g·kg-1、2.67×10-4g·kg-1、1.85×10-4g·kg-1,后兩年的結果值明顯遠低于2018年的結果值。2020年,監管人員在的現場核查中,排除了人為非法添加的可能性,同時該小作坊也未外購基酒及外購調味酒,但監管人員發現其陶瓷儲酒壇仍為2018年同一批儲酒壇,監管人員讓其更換了陶瓷儲酒壇。在2021年的專項抽檢中,該小作坊未再出現甜蜜素超標的現象,這說明儲存過添加甜蜜素的白酒的陶瓷酒壇,其內壁可能殘留甜蜜素,且可能導致所儲存的后續生產的白酒甜蜜素超標。
甲醇產生于釀制發酵過程中原輔料所含果膠質的水解,按正常生產流程進入酒體的含量非常少。但若生產過程中采用果膠含量過多的薯類原料或不法生產用工業酒精勾兌時,會導致甲醇超標。過量的甲醇攝入會給人體造成巨大安全隱患[8]。
由表1 可知,4年間共5 批次樣品甲醇不合格,在3 個不合格項目中批次最少。根據抽檢樣品信息,2020年1—5月3 批次甲醇不合格的樣品來源于同一白酒小作坊,監管人員在進行現場核查時,并未發現該小作坊存在使用工業酒精的違法行為,因此,監管人員提出的僅使用稻谷和部分高粱作為原料和按照“掐頭去尾取中段”的方法來截取原酒的建議,該小作坊在2021年的監督抽檢中未出現甲醇不合格。
由表3 可知,甲醇的檢出率逐年升高,2018年的檢出率為36.90%,而2021年則升高至100%。這提示長沙縣白酒小作坊生產的白酒中甲醇安全風險逐年升高,需要引起監管部門的注意,加強日常監督檢查并督促白酒小作坊積極履行食品安全主體責任,同時監管部門應組織開展培訓加以技術指導,降低甲醇的檢出率。

表3 白酒中甲醇檢測結果表
2018—2021 年5月,長沙縣對白酒小作坊進行了全覆蓋抽檢,在2018年不合格率最高,且以甜蜜素不合格為主。監管部門通過加大執法監督力度和指導進行技術改造,長沙縣白酒小作坊抽檢不合格率逐年降低,違法添加甜蜜素的現象大為改善,檢出率逐年降低。這充分說明,白酒小作坊專項抽檢和執法行動取得了積極的成效,白酒小作坊法制意識和食品安全主體責任意識顯著提高。但甲醇檢出率逐年升高的現象需要引起監管部門的注意,需要繼續加強日常監督檢查并督促白酒小作坊積極履行食品安全主體責任,同時應組織開展培訓加以技術指導,降低甲醇的檢出率,保障消費者的飲用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