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骼健康與聽覺能力似乎風馬牛不相及。然而,《美國老年醫學會雜志》刊登一項最新研究發現,患有骨質疏松癥和骨密度偏低的婦女,聽力中度受損或重度受損(耳聾)風險會顯著增大。
哈佛大學醫學院附屬布萊姆婦女醫院研究團隊分析了分別開始于1976年和1989年的美國護士健康研究和護士健康研究II涉及近14.4萬名女性的相關健康數據。研究人員檢查了參試女性的聽力受損發病率,參試者通過問卷自我報告病情,問卷每兩年進行一次。研究人員還將通過專業技術測得的聽力測量閾值(基于聲音響度的聽力敏感性測量)數據納入研究范疇。
經過三四十年的跟蹤調查發現,患有骨質疏松癥的女性以及患有骨密度偏低的女性,接踵而至的中度或更嚴重聽力受損的風險高達40%。具體包括:脊椎骨折病史與聽力受損風險高達40%有關,但髖骨骨折與聽力狀況沒有關聯。
研究人員表示,盡管骨松和骨密度降低可能導致老年性耳聾的潛在機理目前尚不清楚,但骨骼的完整性對保護聽力具有重要影響。
不少人有睡前喝酒的習慣,希望能以此幫助睡眠;還有的人喜歡早上喝酒,以減輕宿醉(解前一天晚上喝醉的酒)。近期,日本島根大學研究小組在線發表在《酒精》雜志的一項橫斷面研究報告,這兩種飲酒習慣均會使失眠率大幅度增加。
研究小組以平均年齡59.5歲的746位健康務農者為對象(女性占25.9%),采用自我填寫問卷調查的方式,分析和研究了失眠與上述兩種飲酒習慣的關系。結果表明,研究對象失眠率為23.3%,其中睡前飲酒為18.8%,早上飲酒為5.0%;與不飲酒的人相比,睡前飲酒的人失眠率明顯增加2倍,早上飲酒的人失眠率明顯增加3.26倍,后者被確認為與失眠率的增加有單獨關系;與這兩種飲酒習慣都沒有的人相比,兩種都有的人失眠率顯著增加4.77倍;對失眠的影響而言,早上飲酒比睡前飲酒關系更大(前者風險上升4.09倍,后者上升1.81倍)。
研究人員認為,務農者睡前和早上飲酒,與失眠有關。這一研究發現可用于對失眠個體進行分層,不僅可以改善睡眠衛生,還可以預防酒精依賴。
澳大利亞詹姆斯·庫克大學研究團隊進行的一項新研究顯示,聲音可以用來幫助人們對抗孤獨感。該研究包括12項實驗,針對2000多人,他們分別來自澳大利亞、新加坡、英國和美國。
研究發現,與那些覺得自己更能融入社會的人相比,感到自己被排斥在社會之外的人會更喜歡音量大的聲音,如音樂嘈雜的背景音,這些音量大的聲音可以幫助他們對抗孤獨感。研究人員表示:“大音量聲音幫助人們緩解由于被社會排斥所產生的消極心理情緒?!?/p>
偏好大音量聲音可能不僅僅是受生理因素影響(想從大音量音樂中獲得感官快樂),還有可能是人對社會聯系的需求導致的。調高音量可舒緩消極情緒,或許就在于大音量的聲音給人一種陪伴感。
研究人員表示,此研究結果可適用于許多涉及孤單或孤獨風險高的場景,如醫院或養老院,同樣也適用于獨立工作、生活或疫情期間接受隔離的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