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秋艷
進入夏季,許多地方的天氣或冷或熱,人體免疫能力下降,加上飲食調節不當,如暴飲暴食、進食大量冷飲等,使患慢性淺表性胃炎的患者大幅增多。另外,夏季氣溫高、濕度大、食物易腐敗、病菌繁殖快,這些都是慢性胃炎的誘因。因此,慢性胃炎患者在夏季,尤其要注意飲食和生活調理。
炎炎夏日,冷飲、涼拌菜、冰鎮西瓜等無疑是眾多人解暑的首選。可是,對于患有腸胃炎疾病的人而言,過食寒涼的食物會加重病情。有研究顯示,吃一大杯冰淇淋后,胃內的溫度會由37℃快速下降至20℃以下,這將導致胃腸道血管收縮,影響胃液、胃蛋白酶等消化物質的分泌,容易造成積食、腹脹,次數多了便會引發消化不良,影響機體對蛋白質、鐵等營養元素的吸收和利用。此外,大量食用冷飲會稀釋胃液,降低胃酸的殺菌能力,一些腸道致病菌容易通過胃進入腸道,引起痢疾、傷寒、腸炎等疾病。所以,胃炎患者即使在炎炎夏日,也要少吃寒涼食物,食用冷飲和冰鎮水果時,從冰箱拿出后應該將其放置一段時間,使其溫度恢復至與人體體溫接近后再食用;一次性攝入冷飲的量應控制在150毫升以內,忌一飲而盡,否則易造成胃部溫度驟然下降。
再者,一些人在夏季喜歡暴飲暴食,冷熱不同的食物交替攝入的情況也很普遍,胃部受涼時,又加上熱的食物的刺激,如此冷熱反復腸胃無法適應,更容易加重胃炎癥狀。因此,要盡量避免冷熱食物交替進食。
此外,忌諱長時間將食物存放冰箱內。調查顯示,大腸桿菌、傷寒桿菌和化膿性葡萄球菌均能在-170℃的低溫下生存,冰箱內的食材不可避免地會遭受細菌侵襲。因此,家中冰箱需定期清理,防止長期存放被致病菌污染;注意生熟分開,蔬菜瓜果最好先清洗干凈再放冰箱;生肉、海鮮、蔬菜、蛋類和其他需要冷藏的食品,購買后不要在室溫下超過2小時(室溫超過32℃則不要超過1小時);剩菜剩飯務必要徹底加熱后再繼續食用,食用水果前需對其進行仔細清潔。
夏季炎熱,很多人喜歡長時間呆在開著空調的室內,而且將空調溫度控制得很低。如果此時再穿著較少,或在夜間蓋得少,長時間暴露在過低的室溫下,極易導致胃部痙攣,加重惡心、胃脹等胃炎癥狀。所以,胃炎患者在夏季也不要貪涼,在空調房內時可以加穿一件小背心,還可以有事沒事拿個熱水袋捂在自己的胃部,讓胃暖和一些。
據統計,胃病的發作50%與精神緊張有關。夏季天氣炎熱,易使人產生焦慮不安、煩躁惱怒等不良情緒,從而出現食欲減退、腹脹疼痛、腹瀉或便秘交替等癥狀,嚴重者甚至還會導致消化性潰瘍、慢性胃炎加重或復發等。因此,要注意調控好自己的心態,保持心情舒暢,防止疾病的發生。
過度疲勞也是引發胃炎的一個原因。夏日高溫下工作或過多運動對慢性胃炎患者來說是不合適的,這樣會導致胃液分泌的減少,破壞胃腸屏障。有鍛煉習慣者可以清晨和傍晚到戶外進行適度運動,勞逸結合。
慢性胃炎患者若出現上腹隱痛、餐后飽脹、反酸等癥狀,或者因進食寒涼食物而加重病情時,需及時進行治療,千萬別認為胃疼忍幾天就好了。胃黏膜損傷引發的胃痛只有及時進行藥物治療,才會避免病情進展。有些藥物如解熱鎮痛類藥物阿司匹林、某些降壓藥會引起胃黏膜的損傷甚至引起消化道出血,在用藥時要慎重,就診時一定要向醫生提供相應的病史,盡量避免亂吃藥。